市场决策是老板、总经理、总裁在管理企业时的基本职能。
市场决策的任务是在了解市场对企业产品需求的基础上,去解决产品管理、营销策略及人力管理与组织转型等问题,这些问题同时作用于管理者的决策,就是我们所做的市场决策工作。
事实上,市场决策所针对的问题只有一个:在变化的市场面前,决策者如何使用一种科学的评价体系和衡量标准对大量的调研信息与问题进行综合的分析与研判,以便在决策中对诸多决策事项分出轻重缓急,并最终达到使企业自身实力与市场需求相匹配的目的。
正如大家所知,市场决策是企业老板、总经理、总裁进行战略、战术决策的前提决策,是企业实现产品变成资金、变成利润的根本出发点。市场决策产生后,企业生产产品数量、生产产品品种、生产产品规格、产品包装、产品外观等等必须以此为导向……事实上,这些观念已被我们的国内企业接受,有的国内企业已将这些观念在市场实战运用自如,倍尝甜头。
但是,到了二十一世纪,竞争的边界不断被打破,随着经验面与理论面的不断积累,对于决策者来说,市场变得越来越难以驾驭。这种现状,用权威一点的说法即是,市场各主体之间的博奕关系越来越复杂。国家市场之间的搏弈,企业与环境之间的搏弈,企业之间的搏弈,厂商之间的搏弈,企业联盟和消费者联盟之间的搏弈,媒体之间的搏弈,企业内部的搏弈,消费者之间的搏弈……或者通俗地说,就是竞争对手越来越聪明,从研发到营销招式愈演愈奇;而顾客的理性购买与冲动购买交替发作,越来越难以捉摸;再有就是基于宏观环境的产业价值链也一样“急惊风”般起伏跌宕,不断给决策者展示出挑战与机遇并存的趋势背景。所以,当今的中国市场,一切都像进入到了一种战略相待阶段一般的胶着不明的状态。
面对这样一个关系复杂的市场,我们的股东、企业、企业家、职业经理人又在做什么呢?他们开始觉得战略进程太慢。他们于是开始选择、青睐、依恋那些速效性的手段去代替市场决策。
市场决策被抛弃了。
而这种做法的产生,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的决策者在确定方针大计的时候,有一个习惯性的思维,他们总是在想,人对了,世界就对了。
比如想开发一个市场,高层坐下来一议,结果争论的重点不是这个市场有没有前途,而是谁来管这个市场。如果这个人失败了呢?那就请一个名气更大的。如果还不行呢?那就把世界“第一”的麦肯锡请来。因为人好,事儿就好,方法自然好。
但是,试微之事,人又怎么会可靠呢?
理性思维的缺失和集权文化的人治情结是这种惯性思维的根源。
所以,虽然绝大多数企业都同意以市场决策代替人治,即根据市场需求状况,去进行市场战略规划、产品研发和内部转型等决策的制定,但在实践中,企业的市场决策并未有效产生。其原因在于两点:一方面是如上述所说,惯性的人治思维使决策者在市场决策的时候充满了个人价值取向上的随意性和浪漫化,市场决策由此难以步入正轨;而另一方面,做为一种管理方式,市场决策在系统化和工具化上,并未得到理论成果的创新与支持,这使得市场决策缺乏有效的管理原则。比如,市场部的市场调查结果出炉了,但决策者却无法从现有的营销理论中找到了一个兼顾企业内外的评价体系,以便对调研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这使他们无法用更精准的决策眼光来判断这些数据如何转化成与企业自身成长相切合的工作。
结果就出现我们所看到的现状,由于不清楚、不重视、不懂得对事前基本假设的研讨,导致企业难以确定什么才是正确的事。没正事,必然没正形,既危机四伏又人人自危,于是各类高手、大腕奔忙于形形色色的危机企业之间,以揽狂澜于即倒自居。这样就出现了一句流行语“快鱼吃慢鱼”,企业死了,给出的结论却是:处理危机的动作慢了。
这些精英不知道,他们其实被困在一个永远没有希望的思路里。这是目前国内企业存在的一个很大问题。
纵观工业社会的历史,考察世界著名企业领导的决策思维与方法,我们就会发现,他们在市场决策时所重视的是市场需求与自身实力的切合点,而不是那些收藏在明星人物和策划大腕头脑中的可以暂时“解决问题”的工具方法与技巧。换言之,成功企业的市场决策者是势与术、道与法并用并存的。道理在哪里呢?正如历史让我们所看到的:工业社会的意义是“分工”,分工产生产业,从“产业链”看“价值链”,再从“价值链”分析出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清晰滤完一遍,回头来看“品牌”、“营销”、“研发”、“培训”等等工具、方法,市场决策者就会知道哪些手段、方法、工具可以用,哪些没什么用处。这是势和术、道和法之间的根本区别与联系。在这一点上,那些成功的企业,其共同的市场决策特征就是,把势与术二者之间协调的很好,在市场决策的时候,他们既重视宏观产业环境与自身实力的切合点,又重视顾客价值与产品体系的重叠处,最后将“内”与“外”两种力量有机地结合了起来。
下面,本人就根据自己多年市场咨询与实战经验,针对市场决策的基本功能和他的决策体系加以阐述,供读者参考,也便于企业决策者能清醒地认识市场决策或企划的出发点与作用,以免将市场决策与企划导入歧途。
(《市场营销策略与管理》一书将由中信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