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篇《IT时代周刊》的封面文章《淘宝腐败黑幕调查》,将淘宝内部的腐败问题推到公众面前,引发广大媒体和舆论热议。淘宝乃至阿里巴巴集团再次站到了声誉危机的风口浪尖。
对此,阿里巴巴集团向所有网商发布公开信予以回应。在这封题为《坚持透明诚信,捍卫大家的淘宝》的公开信中,阿里巴巴将腐败的原因归结为“少数年轻的小二未按公司规定履行职责,滥用资源,倒在贪欲面前”和“一些网商违背诚信经营的原则,希望通过“潜规则”实现自己的不正当利益”,阿里巴巴同时也强调“凡有巨大商业价值的地方就可能出现不诚信的行为,就像细菌病毒永远伴随人而存在,而打击不诚信也势必会遇到种种阻力和困难。”这些解释看似合理,但是阿里巴巴显然回避了其制度本身可能存在的问题,将腐败原因归结为人性和部分人“意志不坚定”既不够深刻透彻也有推卸责任之嫌。
无论如何,对于腐败行为,阿里巴巴和淘宝负有不可推卸的管理责任,阿里巴巴有必要就内部腐败问题道歉,并正视和反思自身制度设计和管理上的问题。而如果没有改革积弊的决心和勇气,公开和透明也容易成为口号。
稍加留心不难发现,淘宝的腐败问题由来已久。自2007年以来,就不断有腐败的小二被开除或离职,阿里巴巴原CEO卫哲、聚划算原CEO阎利珉的离职,都与淘宝内部腐败相关。近年来,阿里巴巴集团内部打击反腐的力度层层加码,2010年淘宝成立了廉正部,用以处理内部不正当利益输送问题;2011年,廉正部上升到阿里巴巴集团层面,并由公司创始人之一蒋芳领衔;在阿里系内部,运行着一部《阿里巴巴集团商业行为准则》,其对财务利益、关联交易甚至接受礼品、款待等都有详细规定。但是腐败问题屡禁不止甚至越禁越厉害,如同野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不得不令人反思。
在阿里系中,被称为“店小二”的普通员工往往掌握着商家能否进入平台,能否得到参与促销活动的机会,还能利用自己的权利影响卖家好评率、成交量统计等多个方面,而在拥有巨大交易额的阿里系平台上,这些就意味着利益。当“店小二”手里的权力可以主导利益时,也就极易滋生腐败。如果这些权力长期得不到有效的监督,腐败问题也就迅速泛滥,而阿里巴巴也有必要重新审视自身的政策。因此对于阿里巴巴而言,反腐绝对不只是处理几个人和商家那么简单。
淘宝小二腐败的根源一方面是权利缺少制衡,缺乏监督,从而引发权利寻租;另一方面,阿里巴巴的部分政策和规则过于强势,这给了执行人员过大的操作空间。要解决腐败问题,不仅要有反腐制度,还要保证制度能够得到遵守和贯彻,这就需要完善权利监督和制衡的机制,让权利在透明和阳光下运行。不能简单将其视为“少数人‘潜规则’”,也不能奢望仅通过一场反腐运动就可以消灭腐败。
阿里巴巴对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巨大贡献有目共睹,千万网商通过阿里巴巴平台获得财富改变命运,阿里巴巴也因此成就自身。但也正因如此,阿里巴巴的平台影响巨大,一举一动都关乎百万网商利益,社会对阿里巴巴的要求和期待也自然更高。阿里巴巴有责任维护其旗下平台的公平公正,这也是阿里巴巴的命脉所在。
作为一家高速成长的公司,阿里巴巴在管理和机制方面有不足可以理解,笔者也认可阿里巴巴透明反腐的决心,但是也需要注意,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腐败背后的制度和规则设计等深层次的问题需要被重视和改变,阿里巴巴也应该真正重视网商群体的利益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