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几年中,互联网在中国的高速发展无疑为中国的中小企业提供了一个新的营销渠道与发展机遇,也为中国培养出了一批依靠网络经营的“网商”。而中国的中小企业通过网络贸易也加深了对网络和全球贸易的理解,让网络开拓了企业的创新思路。全世界透过网络更近距离的认识了中国,看到了中国那奔腾不息的发展潜力,网络不仅连同了全球化的海洋,还不断在向世界输送着“中国制造”的丰沛水源。
而人口众多的中国也正在创造一个世界商业发展的奇迹,全球每4支吸管就有一支来自中国,而每3双袜子就有一双“中国制造”,每10个玩具就有7个由中国制造。几乎每一个小时,中国都会想世界输出一亿美元的商品。然而,这台制造能力和动力惊人的“中国制造”发动机却迎来了发展中的一次严冬。
从2007年初中国玩具风波开始,到目前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经济减速,处在全球商业链条最底层的中国中小企业们不断的感受着这次全球经济动荡所带来的蝴蝶效应。从中国制造的“阵痛”到中国中小企业遭遇寒冬,危机信号的不断加强让中小企业开始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大幅上升的原材料和人力成本、人民币升值造成的出口萎缩、全球经济的不景气……这一个个坏消息像是一道道“紧箍咒”,箍得不少中小企业喘不过气来。
经济的寒冬让中国的中小企业不自觉的开始寻找各种应对危机的预案,而这其中,通过网络扩大自己的销售渠道,通过网络发展新的客户和达成交易减少营销成本成为了许多中小企业打算用来“抗寒”的首选方案。其实,目前大多数中小企业之所以将网络作为今后发展的主要营销渠道也不无道理,网络让中小企业在信息方面具备了比大企业先发的优势,对市场发展嗅觉更加敏锐。同时,凭借网络架构以及电子商务平台资源,依靠广阔的市场和灵活的生产方式快速转型,从而保持了企业的高利润和核心竞争力。更重要的是,电子商务帮助中小企业打破地域限制,加速了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
也正是因为上述原因,网络营销目前在中国拥有较高的信任度,并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早期通过低成本的网络营销获得显著回报的鲜明案例,都从根本上放大了网络营销的魅力。以至于很多中小企业认为,只要企业添置几台电脑,租用一个网站空间或者干脆去阿里巴巴之类的B2C网站开个店面就可以成为网络商家,为产品开拓出一条新的渠道了。因此这就不难理解中小企业对网络营销表现出的非凡热情和积极参与网络营销活动的踊跃性。
网络营销实现企业新的增长点似乎成为了目前众多中小企业的救命稻草,“有了企业的网站,通过网站宣传企业产品就能够熬过温暖的寒冬。”这仍然是部分中小企业管理层对于企业网络营销的认识,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简单。只有在网络营销中投入响应的资金和精力才能够实现中小企业发展的真正创新,也只有这样,企业才能维持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长盛不衰。不过,正像有句话说的,钱不是万能的,资金投入和网络营销并不能简单画上等号,那么,在它们之间还必须具备哪些环节,才能把投资真正转化成创新能力?
目前中国网络经济已经开始日趋成熟,而在网络营销三个主要环节中,网站建设是基础,网络推广是核心,客户服务是保障。在有效的网络营销过程中,网站建设、网站推广与客户服务的三个环节一个都不能少。否则,即使运用了最好、最有效的营销工具,都无法转化潜在客户为现实客户。而多数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水平偏低,所以中小企业要想应用网络营销来改变企业的传统经营管理模式,就需要提升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加深对网络和网络营销的认识。
前不久据说迎接冷酷的经济寒冬,阿里巴巴将投入3千万美元启动空前规模的全球推广,在全球20余个国家大量增加广告投放和媒体曝光,同时对目标人群进行针对性的覆盖如与各个商会组织接洽、展开深入合作等,助力中小企业全力拓展海外市场。这一措施或许多少能够带动或者减少中小企业在进入网络营销时的成本,但是选择网络营销企业更应该提高储蓄的能力。
其实,如今的企业网络营销,早已经不是一台电脑一个网线就能够为企业带来商机的原始发展阶段,企业实现网络营销也不单纯是建设简单的网站,而网络归根到底仍然只是一个沟通的平台与工具。目前中小企业在网络基础建设方面都有一定的投入,但是投入并不意味着就会有自动的产出,如果企业仅仅只在硬件上投入,而不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用在网络营销的探索上,那么网络就不能为企业增添一条真正的网络营销渠道,这一理念也是中国电子商务的教父马云在网商大会上反复强调的。
那些曾今在网络中碰过壁的中小企业如果真正能够检讨自己过去在网络营销中存在的不足,并能够通过提升软实力,增长企业在网络营销方面的软件与经验。那么,将会让中国的中小企业群真正具有开放性和融合性。才能够让寒冬真正变成暖冬,让危机变成机遇。让更多高附加值的产品进入到品牌竞争、进入到产业链上游的竞争,改变企业低成本、低价格的低端形象,使自己在全球化的舞台上彻底告别“跑龙套”,成为一个主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