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节:人性管理M理论(5)



系列专题:《曾仕强中国式管理巅峰之作:中道管理》

  “相随心转”还不够,“境随心转”才厉害。现代科学已经证明,“境随心转”,所有的环境,都是随着你的心来改变的。所以从现在开始,你坐上餐桌,每一道菜端上来时,如果你说好吃,它就真的很好吃;如果你说这菜怎么这么难吃,它就真的很难吃。所以一个做馒头的人,如果他很健康,常常笑容满面的,你吃他的馒头就会觉得很甜,你也会跟着健康起来;如果这个人整天愁眉苦脸的,他做的馒头就不会太好吃,你就要少吃这种馒头。这不是迷信,是很科学的东西。

  我们对客户要有一份期待。一个客户进来,我们认为两人的生意做得成,它就真的做得成。如果认为今天谈判不会有结果,它经常就没有结果。我们对员工有一份好的期待,知道他是可以改变的,只要我们好好地待他,他就会有好的表现,这才是用之四海而皆准的管理。

  员工到底是否理想,就看你怎么看待他。所以管理的第一招,就是要看得起你的员工。你看不起他,你就很难待他。因此你要看得起他,把他当人看,尊重他,多听他的意见,一切好好地商量,这是最好的人性管理。

  (二)员工如果关心工作,就会自动随机应变,以便寻求此时此地的合理解决方案。

  无论你怎么管员工,其实都是没有用的。因为你管得了他的人,却管不了他的心。他心里在想什么,永远不会对你讲,你也永远无法掌握。所以如果我们能让员工自己去关心工作,能让他把心放在工作上,他就会自动随机应变,自然会做好工作了。

  很可惜,大部分员工是不关心工作的。他们会认为自己总共才挣这几个钱,再怎么奋斗,也不可能成为富翁,有必要关心工作吗?所以有时候管理者对员工说:“好好干,你有前途!”员工心里都觉得很好笑,我有什么前途?一天到晚做那些重复的事情,谁都讨厌。我们今天的生产线,其实是非人性化的。你看以前做鞋子的人,他边做鞋子边唱歌,很开心。现在做鞋子的工人不会唱歌,他是不快乐的。为什么?因为以前的工人,他是从头到尾把一双鞋子做出来的,是有乐趣的,顾客试穿很满意,他更有成就感了。现在的制鞋工人是完全没有乐趣的。你看下面几个问答,就一目了然了:你在哪里工作?我在皮鞋厂工作。你会做皮鞋?不会。那你做什么?我专钉那个鞋后跟,而且只钉左脚,右脚从来没有看过。这种工作有什么乐趣?

  皮鞋厂的工人没有一个人会做皮鞋的,汽车厂的工人没有一个人会造汽车的。这就是现代化所带来的一种现象。当我们把工作分解得特别细的时候,工人就重复着那些很简单的动作,他是完全没有乐趣可言的。但是我们为了生产方便,为了提高生产的效率,不得不这样做,然后使得人没有兴趣,没有能力,没有技术。所以分工是一种必要的罪恶。

  现在的生产线,让每个人只做一样工作的情况已经越来越少。我们想方设法让一个人同时做好几件工作,而且还可以定期换一换。让员工的工作有变化,他才有乐趣,才会用心工作。

  我们想办法让员工关心他的工作,必须要让他安心。一个人的心安定下来,他就会专心。他心不安,就不会专心工作。凡是工作中的伤害,都说明他的心思跑到别地方去了。你看电脑打字员,如果他在工作的时候,想着中午到哪里吃饭?要到哪里排队?他打字就容易出现错误。他不关心工作,因为他自己有烦恼;他不关心工作,因为自己有问题不能解决;他不关心工作,因为他遭遇到困难。管理者要从心理上把员工这些问题化解掉,他自然就关心工作了。

  (三)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是人,彼此都需要被了解和同情。

  我是人,他也是人,谁都是人。管理者要把被管理者当做人,就是你要了解他,要同情他。西方人一直强调“同理心”,我们许多人一听就觉得这个很有道理,然后就想变成我们的东西,我是不太赞成这点的。

  中国人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民族,我花了30年时间去研究中国人,现在才搞清楚我们为什么这样。我相信一般人是搞不清楚的。西方人是你有道理,他就听你的,比较理性。中国人是你越有道理,他越不听你的,为什么?因为他没有面子,恼羞成怒。因此中国人是对也骂,错也骂。我访问过100个总经理,我说你这个人很奇怪,你的部属说错了你骂他,我可以谅解,你的部属说得很对,你也骂他,这是为什么?他说你没有发现,部属越对我越没有面子,我不骂他,我下得了台吗?所以中国人讲话,讲得很对的人都是很吃亏的,这是中国很特有的现象。中国历史上为什么忠臣都死得快呢?就是因为他们说的、做的让皇帝坐卧不安,让皇帝觉得自己越来越不像皇帝了。

  你去销售产品,你讲得越对,客户越不想购买你的产品。我们要小心这一点。我在大学当总务长时,专门负责采购东西,当时各种各样的商人都到学校来推销东西,我一观察就知道,凡是到大学来展示产品的、介绍得越清楚的商人,越卖不成东西。什么道理?因为大学的教授对这些产品都很内行,那些商人不介绍便罢,一介绍教授就知道全错了,这还能买吗?我发现有的业务人员真是能干,他把东西打开后,并不介绍,只是说老板特别交代,大学的教授是行家,是权威,所以今天不是展示和说明产品,而是请行家检验有什么缺点,告诉他们,他们回去改。这些教授一看,产品还可以,就买了。所以我们常常讲一句话:“关老爷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

  我们训练业务员要小心,你碰到行家,最好少说话。你不开口,他不知道你错在哪里,你一开口,他就知道你差得很远了。“真人面前不说假话”,“关公面前不耍大刀”,“孔夫子面前不背四书五经”,这些都体现了中国人的修养。

  我们千万要记住,道理是对方讲的,不是你讲的。你讲的道理基本上是没有人听的,他讲的道理才算数。所以管理者应少讲话,让对方讲,这样管理才会很有效。善于做领导的人,在订立公司制度规定的时候,要让员工去讲,这样的制度才算数。你自己讲了半天,是根本没有效果的。

  从这三个要点来看,我们将M理论推广到全世界去,几乎都是可以通用的。因为我们站在人性的角度谈管理,就能够把最高的原理找出来,其实就三句话而已:

  第一句话,你要承认他是人。

  第二句话,你要把他当人看待。

  第三句话,你要想办法让他自己改变,整个管理就完成了。

  你不可能改变任何人,但是你可以让他自己改变。我们一直想用高压手段去改变别人,最终都没有办法,因为威胁利诱改变不了任何人,但是如果他自己想改变,他就改变了。所以很多父亲对我讲,你看我改变了我的儿子,我说你错了,是你儿子自己改变了自己,不是你在改变他。一句话,除非你的儿子愿意改变,否则你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同样,除非你的部属自己愿意改变,否则你改变不了他。人只有自己愿意改变,才可以改变;如果你不愿意改变自己,谁都拿你没有办法。

  人是可以改变的,具有可塑性,但是要靠自己。所以孔子告诉人们要自己反省,要自己修养,还是有道理的。求人不如求己,要求别人来管你,不如自己管好自己;要求别人来改变你,不如自己改变自己,这就是中国哲学。

 第30节:人性管理M理论(5)
  上面这三个人性的要点,就是我们M理论的主要依据,如果依据这三个“人性”的要点,来实施管理,便是人性化管理。按照这三个人性要点来管理,可以管得合理而且提高效益。

  我们现在对人性其实有很多成见,好像人都是自私的,好像人都不想工作,尤其对中国人的误解更多。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点:

  (一)我们认为中国人很被动,其实错了,但是书上都是这样写的。

  我们都喜欢主动,不喜欢被动。中国人主动起来,那是很可爱的,但被动起来也是很讨厌的。当一个中国人与你计较的时候,他就是被动的,当一个中国人很大方的时候,他就是主动的。你看他主动要送给你东西的时候,即使很贵,很难买,他也不心疼。可是当他被动的时候,就开始斤斤计较了,会锱铢必较,会说钱先到手我才动,没有钱免谈。

  所以中国人对你很主动的时候,你是轻松愉快的。你可以什么事都不用做,他都给你做得好好的。但中国人很被动的时候,你就只能很无奈、很消极地等待了。我们一直被灌输“中国人被动,推一步才会动一步”的说法,这不是事实。

  (二)我们认为中国人是很自私的,没有社会公德。这点我也不赞成。

  孔子说过,人性是不能改变的,但是习惯是很容易改变的。我们经常把随地吐痰行为当做我们的民族性,一直认为中国人不能改掉这个习性,这是不对的。随地吐痰只是一种习惯,和民族性有什么关系?你看现在很少有人随地吐痰了,就是改过来了。如果有一天每一处地板都清理得干干净净的时候,中国人就不敢乱吐东西了。

  习惯是后天养成的,人性是先天带来的,两者是不一样的。如果你一直认为中国人没有社会公德,他就真的越来越没有社会公德了。新加坡76%的人口是华人,他们就做到了规规矩矩,地面干干净净,中国人哪有做不到的事情?一句话,中国人是“愿不愿意做”的问题,他愿意做,什么都做得到;他不愿意做,你拿他一点办法没有。所以我们要想办法让他很乐意去做,就不能用高压的手段,就不能一天到晚去讲大道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04407.html

更多阅读

第30节:不干胶先生(5)

系列专题:《最伟大的推销员是怎样炼成:职道》  我说:"那你为什么忍气吞声不找他要呢?"  汤剑在路灯下,眨着眼睛说:"以前我身孤力单,现在有你就好了,咱们联合起来,与他陈主任斗。厂长曾经表过态,业务费至少要给我们业务员个人70%,其余30%留

第30节:结果的四大原则(5)

系列专题:《胜者才能生存的商业原则:靠结果生存》  在我们的工作中,含糊的情况其实并不少,不要以为你的工作远没有宇航员们那样充满危险性,可你因为含糊而浪费掉的时间和机会,同样是你的重大损失!  所以,我一直强调,在工作中进行结果定

第30节:为改变指明道路(5)

系列专题:《企业如何实现利润最大化:走向精益》  但是,一旦危机出现,所有的这一切将会迅速发生变化。  试想,当生产线上出现混乱之时,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呢?从原材料短缺到延误交付,任何妨碍稳定经营流程恢复的因素都值得高层管理者注意

第30节:改掉忧虑的习惯(5)

系列专题:《顶级成功学大师的箴言:做最好的自己》  让忧虑"到此为止"  华尔街股票市场上有一个止损的方法。即在市场上所买的每一宗股票,都可以设定一个到此为止、不能再赔的最低标准。比方说,买的是每股50元的股票,可以规定不能再

第30节:何以解释涓滴理论的神秘魅力(3)

系列专题:《经济政策影响生活:牛奶可乐经济学3》  这幅漫画跟现实毫无共同之处。20世纪50年代,美国高管的收入比今天少得多,负担的边际税率也更高,可大多数人仍干劲十足地顺着企业阶梯往上爬。认为税率稍微调高些就会让如今的主管们放

声明:《第30节:人性管理M理论(5)》为网友拾荒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