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节:约法三章的精神(3)
系列专题:《曾仕强中国式管理巅峰之作:中道管理》
我们将管理原则归纳之后,再依优先顺序加以排列。最好把它归纳成为三大管理法则,以便记忆和应用。我们要按照“约法三章”的精神,把自己的管理法则扼要说出来,然后再讲给你的干部去听。 例如,你对部属说:“我这个人希望什么事情都知道,你们在工作中有没有困难?”假如他说没有困难,就知道这个人是不太可靠的,怎么可能没有困难呢?你问他:真的能做到?他说真的。你要问:“那告诉我,你是怎么做到的?”他说我把任何事情统统请示完才去做。你马上就知道他是不可靠的了,为什么?工厂着火了,他也跑来请示你要不要灭火,工厂岂不完了?然后再问第二个人:有没有困难?他说是有点困难。什么困难?就是对于一些紧急的事情,他不知道如何先报告、先请示。你要告诉他:“紧急的事情要先做完,就不必让我知道了,只要事后报告就可以了。”有时间就事前报告,突发的时间就事后报告,为什么不可以?什么事情都要事先请示,那这个人完全是奴才;什么事情他都先斩后奏,做了再说,甚至做了不说,那这个人还得了?可见什么事情都让你知道,并不难。 我们一般人一听到部属说没有困难,就很高兴,但以后的情况就会一塌糊涂。因为凡是答应得很快的人,基本上都是没有信用的人;凡是会讲“我有些难度”的人,你就知道他是很用心的人;凡是说“我尽量去做”的人,都是应付的人。因此你一问,看他怎么回答,就全了解了。
五、管理原则的理想程度 管理的法则,它有一个理想的程度,就是你不能过分理想化,以免实施上有重大困难。管理者要求部属,事无大小都要事先向自己报告,就是太理想化了。其实事后报告也是可以的。还有一种方法是边做边报告,部属也是可以做到的。 管理原则有时很可能是彼此矛盾的。例如,我们在管理书籍上看到的“指挥统一”原则,可能和“专业分工”原则相抵触。一个人可能有两个顶头上司。我们要求自己要尊重专业,但你的顶头上司不一定有专业,那你到底听谁的?参谋是有专业的,但是营长是有发号施令的权力的,指挥系统是属于他的。我们是听营长的,还是听参谋的?如何把这些矛盾事先化解掉,这是管理者最大的责任。 一般人多以“应该怎样”来思考管理原则,往往过分理想化。谁都知道“应该”,但是实际上有限制,有困难,谁都做不到。在评估管理原则时,必须同时考虑“实际上如何”,才能够因时、地而制宜。 我们一定要有相当程度的理想,否则不可能进步。可是当你有理想的时候,一定要落实,不能过分脱离现实,这样才会有好的效果。所以世界上的事情,有时候要两面兼顾:要顾及实际情况,却不能完全没有理想。一个完全务实、一切按照实际状况的人,基本上进步很困难。一个人把理想定得太高,完全只看到未来,而没有脚踏实地的话,那也很容易变成空谈。在理想和现实当中,寻找一个合理的平衡点,是确立管理原则的标准。 所以作为一个管理者,要清楚你自己的管理原则到底是什么,你应该和自己的部属多次交流,形成团队的共识,这是非常重要的。 六、管理原则的基本要领 管理科学萌芽于19世纪末叶,是在美国开发出来的。当时的知识和现在的比起来,还是相当有限的,所以人在管理上只被视为一种手段,一种工具。 但是我建议大家,人不是手段,不是工具,人本身就是主体。人活着就是目的。我们不能说谁有贡献谁没有贡献,那是站在人的立场来看的。如果每一个人都很勤奋地工作是好还是不好?基本上也是不好的。人要各种各样,各有所好,各取所需。每个人有他的人生目标,有不同的理想,这是不能勉强的。我们在一个组织中,要求少数人志同道合就够了。正因为人有差异性,才有各自不同的道路。路是每个人自己走的,大家不要都走到同一条路上去,这不是老天的意思。 当然西方的管理学,也体察到了这一点。所以行为科学把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知识统统都纳入到管理中来,使管理这门学问越来越扩大。所以他们就认为,管理要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只有在人际关系很和谐、很协调的单位或组织中,大家才会乐于工作。我们要乐在工作上,因为从一天时间来看,每个人在家度过的时间除了睡觉以外,几乎很短。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工作职场中度过的。如果工作的时候很苦闷,很紧张,很忙碌,让人无法忍受的话,那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尤其是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悠闲的民族,我们优哉游哉,快快乐乐、轻轻松松地过日子,这不是坏事。我们千万不要丢掉这个优点。只要不耽误我们的生存发展,悠闲一点有什么不可以的?每天那么紧张干什么?美国式管理是很紧张的,日本式管理是很忙碌的。而这两种管理方式恰恰都是我们不太喜欢的。 管理已经随着时代的改变,逐渐走上尊重人格、相互依存的道路。我们与客户、供应厂商是互依互赖的关系,与经销商更是互依互赖的关系。我们和员工之间,当然不要摆官架子,不要让自己看起来好像很了不起,更不要看不起自己的员工。彼此尊重,大家快乐,这才是管理者今后应该走的正确道路。 管理原则的订立,应该以“人”中心。西方的整个管理,是以“事”为中心的,这点我必须要说清楚。怎么样把事情做好,怎么样把事情做对,那是西方人的观念。我们今天很容易接受西方的观念,就是因为没有深入思考这件事情。 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情,把事情做对,这都是西方的管理观念。对西方人来说,这些当然都是对的,只是不合我们的需要而已。我们的中国式管理强调的是把人安好。只要把人安顿好,管理工作就完成了一半。很多企业家在回想自己这么多年来的奋斗成果时,说只要找对人,只要把人安顿好,只要让每个人好好地去发挥才能,自己就很轻松了。这也是一种说法。到底是以人为中心,还是以事为中心,由你自己选择。我们中国人是偏向以人为中心的,因为从人的角度来思考管理的法则,比较正确有效。要做什么事先找人,找不到人就少动这个脑筋,因为最后的结果可能就是失败。 中国的企业往往都是把员工先安顿好,解决吃、住等生活上的需要问题,先让他安心了。我曾访问过很多跳槽的员工,我问是因为这家公司不好吗?他说很好。是因为对薪水不满意吗?他说其实很满意,与大家相处得也不错。那为什么要走呢?他说没有办法了。仅是中午吃那一餐饭,就够伤脑筋的了,人挤得要死,餐厅热得要命,吃的又不好,所以就走了。员工的跳槽都是为这些琐碎的事情,并不是对公司的薪水不满意。这样的公司岂不是很冤枉吗?其实公司建一个好的员工餐厅,解决他们中午吃饭问题,又有什么困难?甚至于还可以考虑到女性员工的特点,为她们的小孩设一个幼儿园,又有什么关系?女性员工早上来上班的时候,就把孩子交给园长派来的人,以后的事情就不麻烦了。这些是很容易做的事情,为什么不做呢?我们一定要把人安顿好,让他没有后顾之忧,他就可以一心一意地做好事情,管理者自然就轻松了。 我们是从“人”的角度来管理的。西方是从“事”的角度来管理的,员工一天上班时间应满八个小时,少一分种都不行;一小时内要做几件事情,少一件都不行;做的工作要符合标准,差一点都不行,这样人就变成机械了。所以西方人上班往往会很累,你看西方人一到了周末,累得要命,要喝咖啡,要休闲,要放松,要不人是受不了的。我们中国人上班的时间一秀般比他们长,却不会感到很累,上班跟下班也差不多,礼拜天就是上班天,上班天就是礼拜天,这是很奇怪的。 现代化的管理,已经从科学化管理进入人性化管理的时代。而全世界对人性最了解的,就是我们中国人。我们古代的思想家都在研究人性,以人为中心,发扬人性,提倡顺应人性去管理,就是要发扬“约法三章”的精神。
更多阅读
第22节:女人的幸福女人定(22)
系列专题:《自由是幸福真意:女人的幸福女人定》 谁拿走了我的东西,我就必须找他或她算账 谁说了我的坏话,我就必须找他或她算账 谁待我不公,我就必须找他或她算账 谁打了我的耳光,我就必须找他或她算账 谁粗暴地对待我,我
第22节:做梦的第一道关口(5)
系列专题:《心灵成长与自由意志:做梦的艺术》 他努力强调做梦注意力是巫士世界所有行动的关键。他说在我们梦中的众多事项中,存在着真实的能量交换,会有外来的陌生力量进入我们的梦中,只有巫术才能够找出它们、跟随它们。 他的强
第22节:认真参加会议(3)
系列专题:《丽人职场变身记:女人的职场华尔兹》 将要做的事都写下来以后,下面要做的就是排序了。哪些事是非常紧急的,周一必须完成;哪些事可以缓一缓,到周五完成也行--按照工作的轻重缓急,将工作计划加以分类。 好了,周一早晨到了!现
第14节:幸福的方法(3)
系列专题:《人生成败分水岭:神奇的情智管理》 所以,通常情况下,如果心中有喜就会喜形于色,心中苦闷产生出来的则是忧愁的情绪……各种神态,正所谓一言一行皆为内心的自然流露,即情绪由心生。 3. 幸与不幸的情感交替 通常,人们总以
第22节:大师的投资习惯(22)
系列专题:《投资智慧:大师的投资习惯》 从经纪人角度看,同斯坦哈特打交道的一个好处是,如果他信任你,他会立即下单,而不会将这个消息带到委员会讨论或搁置起来慢慢考虑。从一个紧急电话中,你能得到一个10万股的买单。你一定会对此1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