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节:不值得的情妇
系列专题:《台湾励志图书:了解人性的八堂课》
不值得的情妇 若想要为爱付出,至少也应斟酌: 他爱不爱我,我值不值得。 任何三角恋情,都有三个人受苦,只是个人苦难程度不一。 许多丈夫有外遇的女人,常觉得是外面的女人占尽老公的好处。事实上,我常听一些与有妇之夫交往而自苦的女子诉苦,发现她们其实都过得不好,也自认为不值。然而,这种妾身未明的感情使她们身陷流沙,无法自拔,最后只好“冬烘”地安抚自己:“算命先生说,我命中注定要做小的……”继续当着苦命的情妇。 情妇这个古老的职业,“现代化”的程度其实很有限。多数情妇都还像上一代情妇般,躲在旧巢穴里,吸吮着阴暗黏稠的苦汁。最近我看了一位化名作者所出版的亲身经历:《第三者日记》,仍不免如此感叹。 作者写作功力不弱,描写第三者的心路历程十分细腻。但书中情妇,让我想起了二十年前廖辉英《不归路》中为情为爱付出所有的情妇李芸儿,这样的新时代情妇,学历很高、工作很好、思想与行为开放,心态上却仍然传统而卑微。 在角落里暗自哀怨的第三者,仍然得处理“不小心怀了孕”的伤痛,仍然渴望元配位置,仍然希望男人快点说出“离婚”两个字,仍然故作明理,即使她不敢明讲,明明希望他留下来,却还要明白告诉男人:“你的妻儿在等你呢。” 这样的第三者,仍是“传统第三者”——心里仍供着传统道德的旗帜,不想当公害,所以自苦。 这样的情妇柔弱而无助。道德观使她不能伤害另一个女人,而高等教育又使她以自己的理性和冷静自豪,如此,只能自伤了。分不了手,又承受不了和别人分享一个男人的无奈。她会在假日里彷徨无依地徘徊在男人家附近,情不自禁地打电话给应该在陪小孩及老婆、尽“假日父亲”责任的男人,说:“我好想见你。”眼泪不争气地澘澘落下。 男人说:你明明知道…… 她只好乞求:“我没办法阻止自己不打电话给你。可是你可以将手机全天关机,以避免困扰。”
再一次打过去。男人的手机真的关机了。听着空洞的“你所拨的电话现在没有响应”的声音,她心如刀割。 男人照她的话做了。但那也证实了幽藏在她心中的想法:没错,男人不想要为了她而伤害自己家庭的完整性。她没那么重要。他也没爱她爱到想要让自己的家缺任何一角。 这本书详实陈述了现代情妇的古老心情:她们仍然喜欢找借口安慰自己。其中也写到,当幽会结束,男人开车送她回家,碰上了大塞车,男人无意间说:这样可以多点聊天时间,塞车是最好的理由,她心里开始有一股暖流。 她要的不多,而得到的更少。 像一只墙角洞穴里的可怜小老鼠,乞求着主人掉下一点爱的饼干屑,她便可以用爱情的想像力,将这饼干屑想像成美味的糕点。 她没看见,他的爱情小窝还有别的老鼠洞存在。她不是惟一的第三者,只是所有第三者中最不让男人费心的一个。 最让我跌破眼镜的情节有两段:一是男人午夜里喝醉了跑来找她忏悔,说自己刚在KTV中碰到前女友。两人情不自禁进了厕所做爱。 另一段是男人为了买生日礼物给另一个女人,请她帮忙选,她故做大方选了自己舍不得买的香水,泪水往肚里吞,男人竟然没想到,不久之前她生日时,根本没有买礼物给她…… 在我看来,第一段故事,就算发生了也不该跟她说。 第二段故事,男人根本不该找她选,她也不必假装不在乎。 “你知道我为什么那么爱你吗?因为你永远不让自己失控。”书里,男人对女人这么说。 这话绝对不是赞美,只是在为自己的残忍找借口。 如果男人胃口这么好,又强调自己爱上的是她的无害而已,她还真的不值得。 撇开道不道德,现代女子若想要为爱付出,至少也应斟酌:他爱不爱我,我值不值得。 两者都无,何苦当之?甘于当情妇,也得等到值得的人。
更多阅读
《团购内幕》第12节:明争暗斗
系列专题:团购模式研究 第12节:明争暗斗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黄真真作为市场部经理,实打实的广州分公司三朝元老。在市场部之内,论资历,论能力,确实无人能与之匹敌。 悲催的是,在整个广州分公司之内,论资历,论能力,与黄真
第12节:小老板的生意经(12)
系列专题:《45个赚钱诀窍:小老板的生意经》 老李又一次调整方法:每天买菜采用轮班制,每次搭配的2个人都不同,今天是张三采购,李四监督,明天是王五采购,张三监督,使他们没有时间来达成攻守同盟。可这样还是不行,不是所有的人都会买菜。千万
第12节:逃脱抱怨的牢笼(4)
系列专题:《改变你的人生轨迹:不抱怨的法则》 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对吸烟和疾病之间存在联系的研究活动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其中吸食烟草上瘾的数据最为引人注目,而这一点大概在17世纪就已经为大家所熟悉。这样的话,烟草公司把吸烟定
第8节:不抱怨的沟通才有效(3)
系列专题:《改变你的人生轨迹:不抱怨的法则》 如果一味地不停自责,那么某些双重烦恼就会转化为三重烦恼。假设你遭到错误的指控,你首先会感到气恼,然后就想“那是我的错,想必我已经做错事了”。这样就在一个难题上面又加上了另一个难
第7节:不抱怨的沟通才有效(2)
系列专题:《改变你的人生轨迹:不抱怨的法则》 上述观点的起源 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的演说家马库斯·塔赖斯·西塞罗曾说过:“因为你不知道在你出生前发生的事,所以有时你会像孩子那样想当时的问题。”类似的事情确实曾在我们自己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