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办公室里的超级斗争:超级老板七十二计》
第三十六计 以人为本 老板之计,计计为赢——互利共赢。为了赢,为了成功,关键在于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地利,你无法控制,无法改变,只有善加利用。人和,是你唯一可以管理和控制的。所以不管多少计谋,最重要的,是以人为本。无意中看见一句广告——人道就是力量——可以说是对以人为本的很好诠释。 本,本源,上帝。世界的本源是什么?唯心主义以人心意识为本,唯物主义以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为本。做为老板——企业主义、人业主义,则应以人为本。这是整个老板新三十六计的压轴大计。 那么,究竟什么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到底指的是什么,恐怕许多人都是一知半解,不能说出其确切含义。 既然大家都无法确切地定义何为以人为本,那么就再来个逆向思维,来思考一下什么是“不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反面,是不以人为本,比如以规则为本,以权为本,以财(而非才)为本。当机器效率提高,人员富余,就会下岗失业,就是一种不以人为本,而以利润为本。 与其玩弄概念,不如举几个例子,更能解释清楚。先看以人为本的例子: 联想公司,在枯燥的生产线上,员工可以一边工作,一边欣赏MTV;其研发人员可以不考勤,不打卡,实行弹性工作制,只要完成工作目标考核过关就行。
![一切以人为本 第72节:第三十六计 以人为本](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9532758155146.jpeg)
以人为本,换个说法,就是尊重人权。以人为本,有时候会成为一个借口,一个美丽的幌子,就象某国的人权卫士,实际上只是把自己当人,把别人当猪养到一定程度就宰了。 以人为本,仅仅从字面上理解,还可以解释为:以人才为资本,这种资本比其它物质资本,价值更高,所以更要珍惜。人才资本可以创造物质资本,物质资本也可以吸引人才资本。 以人为本,若是解释为以人性为本,大概是以人性本善为基础和出发点的。如果人性本恶,也要依着人性吗?那不是助纣为虐吗?那么人性本恶,还是人性本善呢?正如前文所述,人性本无善恶,以人性为本似乎失去了根基。所以说以人为本,应该是以人道为本,人性化管理,确切地讲,应该是“人道化管理”。 什么是人道?应该是人类的道义,道德仁义。扶危济弱,体恤民心民情。人道化管理,就是不要做不人道的事情,举例来说,就是不要残暴没有或缺乏人性的管理。看来,说来说去,人性化也好,人道化也好,其实都是要符合人性。 凡事都以中庸为美,过犹不及。以人为本,也是如此。大多数情况下应该以人为本,但有些时候却不能以人为本。 千万不要一味地以人为本 讲人情讲人性适可而止,毛病是惯出来的。。胡萝卜加大棒,以人为本,以法为准,必须两条腿 走路,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人性是贪婪(夸张的说法,实际上应该不知足)的,有了免费班车,还要免费午餐,有了免费午餐,还要免费早晚餐,衣食住行不要钱才好。农村的集体主义经济所以行不通,不正是因为美好的愿望不符合残酷的现实,祟高的理想不符合人性的弱点吗? 相当年,一切为公,公家富足了,百姓自然发达了,然而,人,不可能没有私心,就算有几个人一些人多数人没有私心,也肯定有一两个人有私心,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大锅饭的大厦大厨,建立在大公无私基础上,无疑沙漠建高楼。自然轰然倒塌。 以部分人为本,就是不以另一部分人为本。以男人为本,即是对女人的轻视;以研发人员为本,就是对其它人员的不公。 更有许多人,不知不觉地偷换概念,只要对自己有不利,不管事情本身正当与否,公平与否,合理与否,都借以人为本为名,大加指责,比如把工作经验文件化标准化,某些人因此失去了经验优势,就说这是教条主义,不是以人为本,把以人为本这个概念,当成为一己私利辩护的武器;还有人懒惰贪心,却说这是人性,应该以人为本,把以人为本当成自己错误行为的护身符。 小结 纵观三十六计,根本在于调和阴阳,不可极左,不可极右。善于管理者,总是能够一碗水端平,就如开车掌握方向盘,总是要不停地左右左右,但总体总是在中间方向。企业如人,走极端就会产生这样那样问题,阴阳失调就会生病,人体是小宇宙,企业也是小宇宙。 无为而无不为,只要为就有过,不为,则无过,但只能停留原地!无为必须是在功成之时,身退必在最高点。拍皮球,在最高点时;拍过之后,不可再拍。 但是一味求中,亦不可取,必须以正反之力,推动中不断地向前向前向前。当达到“中”时,必须再左之或右之,实现另一个“中”。如此螺旋上升,循环而不往复——不会回到原点,而是到达新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