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的本质 中国公司海外套保频频巨亏的本质原因



   近期,众多公司频频出现所谓套期保值产生的巨额亏损。先是香港红绸公司恒指成分股中信泰富在澳元美元外汇品种上巨亏180亿港元,然后又爆出内地上市公司深南电在高盛的帮助下于原油上产生巨亏,香港上市公司中国高速传动也在与高盛对赌中败北,而紧接着便是中国国航在原油套保上巨亏34亿元,东航也披露消息说在原油套保上巨亏18.3亿元。林林总总,为什么中国公司老是在国际金融市场套期保值而出现巨额亏损呢?难道真的是中国人的运气实在是不怎么样吗?这里面有没有什么具体原因呢?

    答案就在于此:

 视频的本质 中国公司海外套保频频巨亏的本质原因
    本质原因就是:这些合约都是外资金融机构对中国企业设下的陷阱让中国人钻。外资机构打着套期保值的幌子实际上是对中国公司进行金融诈骗。

    在这些陷阱里,有些比较骗术比较高明,而有些则比较低智商。有些条款上看起来像是套期保值但实际上是挂羊头卖狗肉;有些则是明晃晃的赌博协议。

    先来看看比较简单的诈骗吧:

    深南电一共和高盛签下了两份合约,先来看深南电的协议:

    第一份合约: 从今年3月至12月有效,如果油价高于63.5美元,深南电就可以获得不超过30万美元的利润。如果油价跌到62美元以下,每跌1美元,深南电就亏40万美元。

    第二份合约:从2009年1月1日至2010年10月有效,协议规定:当浮动价高于66.5美元/桶时,深南电每月可获34万美元的收益。浮动价低于64.5美元/桶时,同样是每跌1美元深南电支付40万美元。

    

    这份合约的实质就是深南电卖出了一份石油看跌期权,行权价是63.5美元和66.5美元,相关期权费是30万美元/月。仅此而已。而我们知道,期权的卖出方是收益有限(期权费),而亏损是无限的。实际上是高声利用了这份合约为自己买进了一份看跌期权做了套期保值!保证了油价跌破63.5美元/桶时高盛回避了油价继续下跌的风险,而如果

    从第一份合约来看:理论上最高盈利为30×10=300万美元,最高亏损额为40×62×10=2.48亿美元。而第二份合约理论上最高盈利是748万美元,而亏损理论上可达5.85亿美元。

    而高盛可以找各种理由来“诱惑”深南电比如油价将要继续上涨到200美元、还可以搬出很多期权模型比如B-S模型计算结果等等。迫使深南电就范。

    好了,有了一份不平等合约,现在缺少的就是“天时”,这是这份合约的关键。而高盛为什么那么有勇气在原油上和深南电对赌呢?那是因为,看似不可控的油价的定价权实际上就是在高盛等国外金融机构的手里。

    今年伊始,自从奥巴马这个反对炒作商品价格的“源头”有迹象要上台,美国政府对被疯狂拉高的油价越来越显出厌恶的态度,此时国外金融大鳄商品价格未来要下跌的“做盘预期”已经早有安排。这时金融大鳄纷纷继续唱多油价尤其是高盛的“200美元论”,演绎出一部147美元那最后的疯狂。趁这个机会,巨头纷纷对油价进行向下的套期保值,比如骗取深南电手中的看跌期权等等,中国国航和中国东方航空等等不平等条约也是此一阶段和国外金融大鳄签下的。然后油价等商品价格就有如早有预谋般的暴跌,使得那些国有企业出现巨额的浮亏。

    由于国航等重点央企的智商明显比深南电等地方国有企业来得高,所以签下的合约表面上更为“公平”,比如国航的合约中不但包括了卖出一份看跌期权,还包括了买入一份看涨期权,看似更像一个“套期保值”的合约。东航的合约性质虽未披露,但性质应该相同。

    大额们知道,中国的国有企业,特别是大型国企有一个特性:如果投资出现巨额浮亏,国资委一定是下达命令“叫停”,认赔出局(美其名曰“交学费”,反正钱不是自己的)而不是和对手斗争到底。所以,金融大鳄们知道,只要短期内迫使中国国有企业出现短期巨额浮亏如果是规模小一点的企业就没有办法加足保证金而破产,即使是大国企实力够强,一定会被国资委叫停,结果都是大家坐下来协商谈判,而占足了天时地利人和的自己就可以打捞一笔。所以大额们尽可以签署一些长期合约,而不必为了这份合约的盈利而长期做盘。很可惜的是,国航东航深南电已经出现了金融大鳄们早就计划好的“叫停”。也就是说,那些合约在签署之日起,就命中注定会造成中国公司的巨亏。

    那么中信泰富的澳元合约事件和这个有没有关系呢?告诉你,中信泰富虽然签的不是大宗商品而是澳元美元的外汇合约,但还是没有逃得掉金融大鳄们的“五指山”。商品价格08年下跌是早就“预料”到的事情,而澳元呢?那是因为澳大利亚长期以来是一个资源出口国,其汇率和大宗商品价格如铁矿石、铜等密切正相关,如果商品价格下跌,澳大利亚出口金额就会下降,导致贸易顺差减小或者贸易逆差扩大,澳元就会自然下跌。基于这一简单的原理,澳元的合约实际上也就相当于商品价格合约。

    但是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诈骗者和受害者都是有其自身原因才导致了诈骗案的发生。对于国企来说,正是国企领导人过于追求利润,一方面放松了警惕性,相信了“天上会掉馅饼”,一方面是由于国企领导人没有对股东(无论是对国资委还是对流通股东)的信托责任,导致了在追求利润的同时根本不进行风险防范,反正盈利了自己可以炫耀功劳、拿奖金,亏损了钱么也不是自己的,只要说声“这次算是交学费”就完了。陈久霖当时也是这么想的,可惜的是他身在新加坡,不是中国内地,于是就被关进了监狱。当然,也有一些企业真的想要套保,但是盲目听从海外大投行,吃了大亏。

    另外,财务人员眼界太小也是原因之一。很多的合约都是公司的财务人员签署,并没有金融从业人员的参与。很多大型国企的财务人员只对会计做账相关内容非常熟悉,但是对于金融衍生品却一点不懂,对带有卖出期权的复杂合同(比如中信泰富的外汇合同)更是云里雾里,投行说什么就是什么,公司也不会聘用金融从业人员还为自己做顾问,最后酿成了苦果。当然,也有不相信天上会掉馅饼的公司,如上海某电力上市公司,曾经在2004年通过聘用金融顾问的方式识破了某外资投行的阴谋而没有签署所谓的“套期保值”合约,逃过一劫。

    一切恍若回到6年前,当时中航油新加坡子公司就是听从了高盛的推荐,什么都不懂的陈久霖同样由于不顾一切追求利润作出了对原油“卖出看涨期权,买入看跌期权”的操作导致了5.5亿美元的巨额亏损,陈自己也被新加坡政府判刑。对方正是三菱高盛等控制原油价格的家伙们。和此次事件多像啊,上次的时间还没结尾,中国的国有企业又被以相同的方法“坑”了。可见所谓的教训还没有学到。

    解决方法其实也不是没有,就看那些大型国企愿不愿意做。由于很多合约中的条款并不是发现不了其中的猫腻,如果每次这种合约能够花一点小钱来聘用美国的一些中小金融咨询顾问(特别注意那些从大投行出来自己创业开公司的那些顶尖人才的公司,但是千万不要直接聘用大投行或银行,如果聘用大投行的话等于多了一个唱戏的反而更容易受骗上当),这种种小公司为了能够接到如此的大笔生意会不遗余力地为你工作,用美国人来灭美国人,而花的钱相对于以后可能的损失来说只是一个芝麻小的数字。而每次识破诡计的过程中也中国公司也可以系统地学习经验,逐步培养中国自己的金融人才。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04842.html

更多阅读

特劳特中国公司枣品牌的定位盲点 特劳特定位培训

特劳特中国公司“好想你”枣品牌的定位盲点 作者:吴春芳在去年,(好像是)北京的一家广播电台邀请我跟“好想你”董事长共同探讨“好想你”枣品牌的问题(我写了一篇《特劳特中国公司好想你枣品牌的定位盲点》文章)。我用专业的定位角度分

东北高速:中国公司治理的一面镜子

  东北高速作为中国公司治理的一面“经典性”的镜子,照出了中国式公司治理制度设计和操作的诸多问题  东北高速股份有限公司(600003),可以说是中国公司治理的一面镜子。能够梳理清楚东北高速的公司治理问题,就能梳理出中国公司治理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中国公司治理的十大流行性谬误(下)

  曾经非常著名的中国商业第一股——郑州百文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很早的整体上市企业,没有母公司,没有绝对控股的股东。50%以上是流通股,第一大股东郑州国资局只有12%的股份,甚至早于有关部门规定引入了独立董事,但却出现了严重的公司

声明:《视频的本质 中国公司海外套保频频巨亏的本质原因》为网友志当存高远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