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 美国因房而危教训与中国因房而兴方略



此文曾应征山东省第三届经济学年会并收录相应的论文集(11月22日)此前于11月10日隐藏发布到3948博客,今天公开] 

——写给中央和地方决策层希望付诸实施

——写给诺贝尔奖评委希望改变颁奖导向

——写给某期刊编辑部希望正式刊发本文 

 (祁县政府网络信息中心,15039603948,[email protected])

李光维 

    摘要:本文认为美国因房地产泡沫破裂引发金融危机的首要原因是理论上抛弃了价值理论而把投资消费倒置。第二原因是放肆的金融创新,实质是把货币发行权交给了民间。包括中国在内甘做亏本生意的外国顺差供应国起了推波助澜作用。我国出口受阻是挑战更是步入正道,启动内需并不困难,办法是利用土地国有和集体所有得天独厚优势,把民众从房奴中解救出来,彻底解决普通民众的居住问题,进一步推进城市化和社保进程。核心是让利于民。着眼点是扶助内需企业,救助出口企业应限于破产和转产。有关金融领域和土地制度等更大设想,由于涉及更大的制度变革思路只能期待人们关注《权益机制经济学——基础经济学新体系》,作者期待经济制度的革命性变革。

  关键词:经济 房地产 住宅 金融 货币 

 

一、引言

 

  当前,美国金融危机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对美国金融危机的剖析和对我国应对方略的研究成为理论界、经济界和决策界必须迅速反映的课题。总结美国金融危机的教训,找出我国应对的突破口和关键,是本文的主要目的。以下两部分分别是记取美国因房而危教训和谋划中国因房而兴方略。重点分析了导致危机的导火线及深层根源,分析了我国面临的问题和形势,并提出了思路。最后是结语,作了总结并表达了更大心愿。本文坚持了既严肃认真又不唯书不唯上敢于反思常识的原则。考虑到形势逼人,时间紧迫,现仓促提出。

 

二、记取美国因房而危教训

 

  美国金融危机既成事实,影响深远。导火线显然是房地产泡沫破裂。

房地产为什么会形成泡沫?头号“罪人”应该是理论,是理论上抛弃实体价值论,进而把住宅这一本来是消费行为的商品视为投资品的产物。

分析生产住宅的房地产业不难发现,抛开地皮就其建筑工程而言,虽然也有资质、品牌等垄断因素,但与普通商品生产并无多少区别。要说有区别,也只是因为产品无法移动而一定程度上影响价值的实现。由此可见,住宅价格奇高,只能与地皮的所有权和垄断有关。因而只能从地皮的绝对地租、级差地租和垄断地租找原因。

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地租总体上是地皮所有者享用的。在土地非公有的国度或地区,地皮所有权是一并交割的,但交割时原地皮所有者自然会预期相应的绝对地租、级差地租和垄断地租。所以住宅购买者也难取得投资价值。在我国,地皮是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在总体上应该是国家和集体享用相应地租,更不应该有投资性。

当然,在土地非公有的国度或地区,原地皮所有者的预期与现实毕竟不是完全等值的。出售者出于及时成交或受其他因素制约也可能自觉地让渡一定地租。在我国取得地皮一定期限使用权的开发商和房主,也能一定程度上分享超出预期的级差地租。开发商更能够通过追加投资,比如提高楼层、改善区域环境而提高地皮利用率,进而享用期间增加的级差地租。从这些方面看,住宅有一定程度的投资性。

不过,如今,好多住宅是高楼。单户住宅的地皮不具有独立性,再开发的价值受到很大限制。而且,地皮通过摩天大厦式的利用及人们对最佳居住环境标准认识的多样化和居住环境事实上的新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突破垄断。所以住宅应该不具有值得考虑的投资性。

但事实上不少人还是把住宅作为投资品,有的也取得了不菲的收益。这是人们集体错误预期的结果。如今泡沫破裂惨重损失也是对这种错误的应有惩罚。

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已经抛弃了实体价值理论。这就为预期就是根据立了论。既然预期要涨,那就是有投资价值。泡沫正是这样产生的。

历史上的实体价值论因其局限性被抛弃了。但实体价值论的方向我认为是不容否定的。我在上世纪80年代中就创立了二元对立统一价值论,得出了商品的交换价值,是商品的生产价值与消费价值的统一(李光维,2006)。住宅有它的生产价值,由相应的劳动价值和替代劳动价值构成。住宅也有相应的消费价值,虽然不容易衡量,但主观考量本身一定有内在的客观根据在里面。正是住宅的生产价值和消费价值,决定了住宅交换价值的合理区间。未来生产价值和消费价值变化了,它的交换价值区域也跟着变。从可变这一点看,虽然有一点投资空间,但有意义的主要是由地皮决定的地皮的绝对地租、级差地租和垄断地租的影响。这种影响由于交割前的预期,由于单用户地皮的非独立性,在我国则还有所有权不交割的特殊情况,根本不具有投资价值。

可见,从深层看,酿成房地产泡沫,是由于价值论出了问题,导致了出现集体错误预期而把住宅作为投资的结果,是错误理论导演的悲剧。

房地产形成泡沫的第二号“罪人”就是包括所谓“次贷”在内的放肆的金融创新。

米什金在分析金融创新产生的原因时指出,除了顺应需求和供给变化外就是规避管理,也即所谓“发掘漏洞”(米什金,1998中译本,214页) 。可见相应的金融创新能是什么货色。在我看来,“金融学有不少内容是经济学垃圾。它是‘泡沫经济’的重要根源,也是投机者盘剥实业者和民众的一种工具。其加速资本有效重组和为投资者保险的初衷已经扭曲。”(李光维,2006,6页)金融的罪恶其实不仅限于盘剥本国的实业者和民众,还具有很强的国际性。我曾针对我国购买美“两房”债券受损写过如下感言:作为“学生”从国外学点金融理论,最终被“先生”愚弄是不难理解的。我们怎会玩儿过人家。只要是外汇储备太多,陷阱就一定会在前面等着,甚至难逃投到那里那里就是陷阱的可能!历史终将证明:金融学是垃圾!金融大鳄是恶魔!金融大国是强盗国家!(2008,李光维)这话虽然有些情绪化,但大理是不会错的。 

  放任金融创新,不仅是放纵了罪恶,实质是把国家独有的货币发行权放到了民间,造成了膨胀的货币供应量,相应的国家信用这一巨大无比的无形资产被丢弃和损毁了。

两个“罪人”合谋,结果可想而知。一方面是把消费品当作投资品预期会涨,一方面又似乎通过金融创新放大了货币供应并找到“保险”。何乐而不为呢?就这样,泡沫吹大了。

  需要进一步揪出来的是甘愿当“奴仆”者。在美国,买房就可以贷款,贷款买房就可以发财,他们的钱都是多产的母畜,钱生钱太容易了。可是这样来钱容易为什么不会成为废纸呢?因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好多国家,都争着抢着或自以为得意地哄着要做美钞的“奴仆”,源源不断地把最好的商品送上门,想要的不是更多更好的商品,而是印刷成本很低的美钞,更多的是连美钞都不用印刷的票据。这样才能使这个泡沫吹得足够大。

两个“罪人”和一帮“奴仆”把泡沫合力吹得足够大时,人们自然会看在眼里,高价买房的自然会担心,泡沫就这样开始破灭了。泡沫的生成和破灭也许还与房市炒作有关。大鳄们要通过使房市有大的波动赚取更大的收益。房市推高后,自然成为大鳄们获利了结的美好日子,接下来自然就是跌势了。当然,房市炒作只是加大了波动,根源依旧是两个“罪人”和一帮“奴仆”的合力所为。是泡沫就总会有破灭时刻的铁则决定了资金链断裂,金融危机生成的结局。

应该说两个“罪人”都是可恶的。但“奴仆”们是无辜的,至多是不惜血本娇纵了他们。当我看到有人竟然指责美国金融危机是由于中国只挣钱不花钱时,当即发出“不要再做美元印钞机奴隶”的呼喊。“如果中国等价换回了相应的商品,美国的灾难将不仅限于金融领域及目前的局面,伤筋动骨的将是美国民众更大幅度的生活质量,直接影响的将是美国更大程度的富有。” (李光维,2008)

如果金融是国有的话,只是资金链断了,并不是难解之事。国家举债或印钞票太容易了。美国的问题只是由于是私有的。所以国家没有道理去救助。为什么那么多著名经济学家坚决反对去救?因为按照市场规则就是毫无道理、毫无根据的。这样救下去,实际毁掉的是市场规则,副作用是隐性的、长期的。

从理论上看,美国通过国家的力量,接好断裂的资金链后,只要恢复人们的信心,只要好多国家还是甘当“奴仆”地急切地供应美国商品。美国照样繁荣富强。怕的只是信心无法恢复和“奴仆”们的觉醒。一旦信心无法恢复而“奴仆”们又真正觉醒,美国将惨重崩塌。

最大的可能是金融危机造成人们信心一时难以恢复,需求萎缩,国内企业运转也一定程度上受阻,进口减少,外国供应商也因出口无利而面临困境。但由于国外出口商调整产业结构需要时间,而且好多并不能真正觉醒,美国又由于有国家介入,美国还不至于崩塌。但泡沫总归是泡沫,美国人本不应该过那样富有的生活自然一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回归。

总结美国因房而危的教训,可以得出两条:其一,住宅不应该成为投资品。其二,“金融必须国家绝对垄断,并建立严密的法规体系予以规范。”(李光维,2006,205页)。实质是货币发行权不能交给民间。这样也就可以推论出股市超出投资成份的投机,道理也是一样。

当然,美国财富的缩水应该是理性的或者说市场规律使然的必然回归。这种回归本身不应该算作危的范畴,所谓危的意思是由于这种回归导致惯性过度和动乱。这种可能性,也不是不可能存在的。也正因为这样才值得记取教训。

三、谋划中国因房而兴方略

  美国金融危机是令人不安的。但任何事物都是辩证的,我曾写过这样的文字:“美国金融危机也是值得我们欢呼的伟大事件,因为这将迫使中国不管明白还是不明白,不管糊涂还是不糊涂,实实在在地走向正道。《权益机制经济学》的洞见和政策建议,将一定程度上得到实现,国人作为美钞奴隶的时代有可能结束。金融海啸的力量将代言我的心声,将弥补本人人微言轻的悲哀!” (李光维,2008)  我不敢说众人皆醉我独醒,我相信好多人也明白,捅破这层窗户纸后更多的人会明白,但如果不是美国金融危机,我喊破嗓子也难回正路。

事实上,我们过去一直干得就是赔本买卖。我曾针对“中国产登山鞋在美国卖10元(人民币)”(齐力军,2008)的贴子,有感而发写过如下评论:我早就对这出口贸易的问题关注了。问题很明显,因为有出口退税商人才有利嘛。出口退税是什么?是国人的财富。实际上出口企业是挣国人的钱。退税其实只是一方面,由于换回并储备了美元,人民币发行有了“根据”,于是发了更多的票子,通过人民币贬值又一次盘剥了国人。更可悲的是换回来的美元储备起来了,没有进口更多的东西。而美元由于种种原因,包括由于我们存了更多的美元而在不断贬值。假如把其中的部分鞋子免费发给那些穿不起像样鞋子的人,国家付款,效果不会两样。只是我们少储备了一些美元。至少相当于美元贬值损失的部分用上述方式送人是等值的(当然,送人后潜在市场有所缩小)。这就是外贸繁荣的真相。这就是传统或主流经济学指导下的政策主张的产儿。我想叫的只有两个字:荒唐!(李光维,2008)

实际上,并不仅限于出口退税,靠人民币贬值推动出口也是同样的机制。换回美元后从国家兑换了本不应该那么多的人民币,而国家又以此为依据发行了本不应该那么多的相应的人民币,显然是通过相应的通胀全国人民分摊了,同样相当于挣国人的钱。

2003年时,成思危根据《金融时报》发表的数据说过,按美元算“中国工人的小时工资是50美分”,“美国工人是16美元”(成思危,2008)。这有可能不存在人民币不贬值吗?

进一步看,出口企业还在生产资源的竞争上,争走了优质资源,抬高了相应成本,压制了内需企业。不难看出,出口企业的繁荣,很大程度上是靠货币贬值、出口退税和我国外汇管理及相应的人民币发行方式而盘剥了非出口企业及相应的人群而实现的。从区域上看,也是沿海发达地区盘剥了相对落后的内陆地区。

这里我没有否定对外开放和对外贸易好处的意思,否定的只是贬值出口和大额顺差。可能正是对外开放和对外贸易的好处遮蔽了人们的眼光而产生了错觉。“人们为什么会产生错觉呢?我考虑根源有三:一是错误地把绝对成本说和比较成本说已经证明了的对外贸易的益处,与贸易顺差联系起来了;二是没有找到充分利用闲置资源的有效方式,主动扩展国内市场的手段乏劣;三是保障国家经济信用的手段原始,不得不用大额外汇储备这一浪费惊人的办法来维持。”(李光维,2006,213页)当今国际贸易理论进一步发展,但无论是俄林的要素禀赋说,还是克鲁格曼的规模经济说,所能证明的只是对外贸易的好处,而并不能证明贬值出口和大额顺差的好处。

这次危机可以迫使我们即使无知也会走上正路。确实给了我们觉醒和新生的机会。

(一)问题剖析

美国金融危机对我们的直接影响就是出口受阻,外汇储备受损和贬值,迫使大量出口企业破产或转产。要转产,就必须有内需,启动内需也就成为成败的关键。

在内需的投向上,可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继续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教育投资、环保投资等,虽然也是重要方面。但周期长,效益与近期实惠结合上有距离,较难启动内在的再需求,容易形成贱了无法生产贵了没有人买,不继续外在追加投资经济将停滞而价格却不落,也即所谓滞涨局面。所以很重要的一方面是要启动民众的消费需求。在启动民众的消费需求上社保投资有直接的影响,但社保水平能升难降的刚性约束不能不使我们考虑国家整体经济水平的限制。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余永定认为,“面对结构调整,中国应该有决心将重点转向增加消费方面”。这个大方向说得没错,但他又认为“中国目前实不应该再追加房地产投资了”(余永定,2008)。这就大错特错了。事实上,只有进一步加大这方面的投资,而且是国家让利式的投资,把众多国人从房奴中解救出来才是从根本上启动内需的法宝。伦敦经济学院许成钢教授“廉租房能大规模刺激内需”的观点至少方向上是正确的。他关于“住房,金融,经济的链条”的特点抓得很准,认为可以同时解决内需导向、城市化和缩小贫富差距三个问题的概括也很准确。住宅有了,伴随的消费需求太多了。现在老百姓不敢消费,很大程度上就是为房所累。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都是这样。城市房价高,显而易见。农村价格虽低,但更新换代频繁,更有的地方只为盖得地基高一些隔些年就翻盖。一些本应该走进城市的人不敢进城,也与房价贵不无关系。因而直接影响了城市化进程。

可见,基础设施投资、教育投资、环保投资、社保投资等虽然也有助于启动内需,应该量力而行适度加大,但更关键的突破口,应该是住宅投资。

    进一步分析民众为房所累的原因,要找“罪人”的话,错误的理论和观念仍然是第一“罪人”。

跟美国一样,把住宅消费作为投资这是最大的误导。

还有一个错误的观念就是出于保护耕地的目的,借地皮垄断地位抬高价格。关于保护耕地的问题,还是摘一段拙作《权益机制经济学——基础经济学新体系》中的话吧:“现在全国上下把农业放在首位的呼声很高,这没有错。但如果以此来排斥城市化进程,或人为地加大城市化成本,则无疑会犯历史性的错误。比如,对于保护耕地问题,我认为应该科学地加以认识。城市化肯定需要占用一部分耕地,但不搞城市化农村非农产业用地、农户建房用地也同样会占用耕地,而且很难像城市那样经济地利用。我们应该算清这个账。解决人多耕地少的矛盾,不应该机械地控制耕地,而应该从多方面着眼。比如可以采取减少粮食浪费,控制粮食及其以粮食为原料的商品出口等等。这样无疑可以缓解粮田不足的矛盾。我们出口粮食一类商品,看起来赚了一些钱,换回了一些外汇,但如果把因耕地不足妨碍了非农产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机会成本算起来,把妨碍了扩大消费价值大于生产价值的生产领域考虑到,把影响解决失业问题和促进国民经济充分发展预示见,也许是最惨重的赔本。”我“主张土地国有,用意之一就是减少非农产业用地和城市化用地的限制及其成本,以促进城市化和非农产业化的协调发展,促进减少失业。”(李光维,2006,237页)余永定认为,经济政策以住宅为中心是有害的,认为与保住18亿亩耕地红线有矛盾(余永定,2008)。我考虑,在这个红线下,应该还大有潜力可挖。就是挖地三尺移地补换,也应该扩大城市化规模。

    再一个错误的观念就是,发达国家也不是人人有房,似乎老百姓买不起房是正常的。我不知道我们有什么理由什么都与发达国家比,有什么理由什么都以他们为标准。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国家的土地是国有和集体所有的。我们有什么理由不让勤劳的百姓按建筑成本大体相当的价格买起住宅呢?

    还有一个错误的观念是房地产业只有在高价位上才能发达,才能保GDP,才能带动国民经济,住宅价格低了会毁掉整个产业。我实在找不到,非得以成本价格高出那么多价格才可以发达这个产业的理论根据。从理论上讲,只要有规模,成本价格稍高甚至成本价格就完全能兴旺整个产业。至于GDP,降下来买起的人多了扩大规模后,按可比价算的话,GDP贡献更多。

要找第二个“罪人”的话,就是政府,收了太多的费和税,制度设计和管理没到位,而且观念上的错误也不无关系。

至于开发商,甚至包括投机者,利润第一无可非议。制度设计和管理到位后,让其失去、吐出不当得利,甚至赔本也是自然的。当然,整个产业的发达,开发商至少保本和有一定利润是应该的。

    (二) 形势判断

  虽然问题摆在我们面前,但我国形势则面临相对更好局面。因为将逼着我们走上正路。面临的只是转向摩擦和短暂失重。而且,我国国力充足有让利财力;土地是国有和集体所有有掌控的物质基础;金融体系还没有完全被引向深渊,国家经济信用尚可发挥巨大作用;我国城市化水平还低,消费水平还低,潜力巨大;民众为房所累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政府造成的,解铃的就是系铃者,操作起来得心应手。

因此,我们没有理由悲观、恐惧。应该充满信心。我一直相信,即使世界经济面临大的滑坡,中国也会独善其身。郎咸平近日在烟台耸人听闻地以“未来很悲惨,我都不想讲了”为题演讲,助涨人们消极预期。我愤然写了,“散布悲观论调者们请闭嘴!”(李光维,2008)的文章反驳。郎咸平教授是一位眼光独特的令人尊重的学者。有些问题分析的也很中肯。但烟台的演讲无疑于是在破坏生产力。我们需要广开言路,但不应该无视这些论调的蔓延。

其实好多学者也做了积极的判断。周其仁认为“中国经济衰退几率等于零”。史晋川认为“最早在四季度末,迟至09年一季度,这一轮宏观经济会见底,然后缓慢回升。”陈志武认为“金融海啸中国可能是最大赢家 ”。这些个人的判断不能说明什么,但积极的看法本身就是生产力。只要大家群策群力,相信决策层定会做出明智决断。

(三) 具体方略

光有信心当然是不够的。不采取措施应对局面变化,也将出现不应该的损失和痛失借这次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振兴中华的机遇。

  思路很简单,就是要大刀阔斧地启动内需。具体就是利用土地国有和集体所有的得天独厚优势,把民众从房奴中解救出来,彻底解决人们的居住问题,积极推动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大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力度。核心是要让利于民。着眼点是扶助内需企业。可以无视出口企业的破产,但一定要关注满足内需企业的繁荣。救助困境中的出口企业,应该限于破产保护和转产扶持,除非出现因外汇赤字严重影响稳定局势,除了战略考虑需要限制的出口物资和技术,外贸应放任自由。

成思危近日发表文章指出:“关键是要启动内需,增加消费。这就首先要增加人民群众的购买力,在物价增长较快的时候,应尽量采取疏导的方法来增强人民群众应对通货膨胀的信心。这一方面要增加人民群众的实际收入,例如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切实落实好减免税费、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职业培训补贴等促进就业的财税政策,建立工资及存款利率随CPI调整的制度,等等。另一方面要开拓消费热点,例如住房、电动及混合动力汽车、继续教育、旅游、保健、健身、绿色食品,等等。”(成思危,2008)虽然,我对“存款利率随CPI调整”有不同看法,但对把住房放在了开拓消费热点的首位,我十分赞同。

我认为关键之关键就是要解决民众的住宅问题。国家要大幅度减少建房税费,地价合理确定,以建筑成本合理定价,以市场方式售卖住宅,同时收取高额土地占用费,按家庭免征一定面积。让无房户放心买,坦然消费。让非自住的投资者无利可图。让高收入者有条件花大代价住面积大的房子。

为了解决防止在推行过程中等待观望,解决越跌越不买的问题,和解决现存房的问题,可以考虑这样实施:迅速推出上述方案,逼迫房地产商保本甚至适当亏本来尽可能低价处理现存房。划定期限,核算近年高价房因政府多收的费和税部分,作为房地产商或现在无房的购房者抵免今后国家相应义务的凭证,有能力补偿时也可以考虑全部或部分现付补偿。具体是给房地产商合适,还是直接给无房的购房者合适,可进一步研究或试验。

最后需要考虑的是科学规划布局,减少取缔地域特权。互联网时代,身居一隅也不一定是劣势了。这一点可以一定程度上引导人们不再都向大都市挤,而缓解大都市住宅的压力。

在讨论美国因房而危教训时曾指出:股市超出投资成份的投机,道理也是一样。所以在这里有必要顺便谈谈相关的股市问题。“股市需要一定程度的投机性,没有投机性的股市,其吸引力是不够的。但过度的投机性其危害也是明显的。受挫者引发的社会问题需要考虑,对整个国民经济冲击也不能无视。如果真有国外巨额资金兴风作浪,更不能无动于衷。在上一次股市较大调整时,据说格林斯盘提出中国政府不应该干预股市,我感觉更需要我们深思。国家简单地武断地干预股市我也是反对的。但有弹性地节制过度投机,把股民及机构投资者引向真正的投资也是无可非议的。可行的方案是,可以按年报和季报设置正常交易涨停限制。比如,股价满足超过净资产5倍或市盈率50倍的股票设涨停限制(具体指标,应该请有关专家进一步论证)”,“我认为这样就可以有效解决过度投机问题了。相应的技术性问题我想是不难解决的。年报季报内容就应该把相应的涨停价报出来。在公告日对交易系统作相应的调整。”(李光维,2007)

限制股市,虽然看起来与启动内需没有直接关系。但事实上也是有影响的。股市在一定程度上是金融大鳄们的乐园,普通民众在股市获利的只是少数。股市受损自然会影响到他们的消费。而且股市的过度投机,浪费了太多的民众甚至经营者的精力,误导了不少人的努力方向。对生产和消费都是有不利影响的。房市与股市的问题应该一并解决。

 

四、结语

 

本文的结论是,美国由于理论上抛弃了实体价值理论并把投资消费倒置,加上包括类似“次贷”一样放肆的金融创新,再加上包括中国在内甘做亏本生意的外国顺差供应国起推波助澜作用,吹制了房地产泡沫,最终因破裂引发金融危机,需要吸取两个教训。其一,住宅不应该成为投资品。其二,“金融必须国家绝对垄断,并建立严密的法规体系予以规范。”(李光维,2006 ,205页)。实质是货币发行权不能交给民间,就是说股市超出投资成份的投机,也一样应该控制。

就我国而言,出口受阻是挑战更是步入正道。启动内需并不困难。社保投资、基础设施投资、教育投资、环保投资等虽然也有助于启动内需,但考虑到刚性约束和防止滞涨,应该量力而行适度加大,更关键的突破口,应该是住宅投资。办法是利用土地国有和集体所有得天独厚优势,把民众从房奴中解救出来,彻底解决普通民众的居住问题,进一步推进城市化进程。核心是让利于民。着眼点是扶助内需企业,救助出口企业应限于破产和转产。同时房市与股市的问题应该一并解决。

与此相关的金融领域和土地制度更大的设想,比如,控钞一税抑息和土地进一步国有,及在此基础上的微观上充分自由等,由于涉及更大的制度变革和限于本文主题还无法论及,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看拙作《权益机制经济学__基础经济学新体系》,我期待着其中的洞见和政策建议能够尽快分阶段实施,期待着中国和世界经济制度的革命性变革。

就是在现行体制下,我也相信,美国虽然因房而危,我国则会因房而兴!盼望赞同相应观点的专家学者,进一步研究相应方案的可行性,深刻记取美国因房而危教训,审慎谋划我国因房而兴方略,共同呼吁决策层尽快出台借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振兴中华的战略举措。

本文的论述,突破了本本,甚至有违常识,虽然这也许正是本文的价值所在,但本文未能进行严密的模型化语言证明,甚至还有一些应该忌讳的或然判断,尚有待进一步完善,诚请专家学者及有兴趣者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李光维,2006,《权益机制经济学——基础经济学新体系》,中新出版社。

李光维,2008,3948搜狐博客,《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人大经济论坛》

[美]米什金,1998中译本,《货币金融学》,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4页。

李光维,2008,“读我国购买“两房”债券的3760亿外汇储备到底怎么了一文的感言”,3948搜狐博客2008-10-1

李光维,2008,“不要再做美元印钞机的奴隶__美国的金融危机与中国只挣钱不花有关吗?”3948搜狐博客2008-10.-5。

李光维,2008,“ 散布悲观论调者们请闭嘴 ”3948搜狐博客2008-10-25。

齐力军,2008,“中国产登山鞋在美国卖10元(人民币)” ,《留美三博士与博友们的经济学圈子》http://zoudingxie.q.sohu.com

李光维,2008,“ 外贸繁荣的真相——由中国产登山鞋在美国卖10元人民币(比国内便宜)想到的”3948搜狐博客2008-3-8。

成思危,2008,“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和对策”科技日报2008.10.27-28-29。

余永定,2008,“不能依靠房地产来保持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2008-10-28

许成钢,2008,“廉租房能大规模刺激内需”《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2008-10-26 

 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 美国因房而危教训与中国因房而兴方略

周其仁,2008,“中国经济衰退几率等于零”,周其仁搜狐博客,2008-10-27 

史晋川,2008,“史晋川就宏观经济走势与我打赌”,叶航搜狐博客 2008-9-13

陈志武,2008,“金融海啸中国可能是最大赢家”,陈志武搜狐博客 2008-10-23

李光维,2007,“关于规范股市的建议” 3948搜狐博客2007-5-10。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04865.html

更多阅读

浅谈次贷危机原因、影响及对策 2008年次贷危机的原因

浅谈次贷危机原因、影响及对策——陈金鸽随着美国次贷危机能量的全面爆发,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的负面影响也逐渐显现出来,全球经济增长将放缓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发生在美国的次贷危机究竟是怎么回事?次贷危机究竟如何影响到全球经济?解

关于美国次贷危机的思考 关于美国次贷危机的书

宗乐新 2009年 8月号2008年3月,美国著名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宣布破产倒闭,标志着美国次贷危机正式爆发,进而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深度影响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发展和金融秩序。危机还在持续,世界经济走出低谷尚需时日。本次危机给全世界所带来

次贷危机 对次贷危机的政治经济学思考

  文/李晓翼  资本扩张的经济悖论  关于美国次贷危机的根源,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关于次贷危机形成过程的描述却是大体一致的。一般认为,次贷危机的形成经过了三个相关联的阶段:  第一阶段:房地产市场繁荣导致抵押贷款标准

美国次贷危机的原因 别让你的销售也产生了次贷危机

时间又一次迈入了新的纪年,而忙碌的我们也进入了一年之中开始总结的时刻了,伴随着全球经济持续的寒冬,我们免不了回头盘点一下过去,以便展望未来。一切都是“次贷危机”惹的祸。那么,所谓的次贷危机是如何出现的?为什么今天又要提起它?我

声明:《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 美国因房而危教训与中国因房而兴方略》为网友徘徊月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