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迫于生计,本已无暇再写点了,却有感于戴维先生一再的无私奉献,故再顶一篇文章。
我曾在上篇“由7000亿被否决想到的”文中提到过了:".7000亿,让美国人平分每人可得2000多美金,要那么多吗?显然,它不是仅仅用来救银行,而是一篮子的.但是,美国的公民却想选择让投资商破产,这样好让负债者脱困,投资者损失.这些投资者是全世界的,包含持美国债券最多的日本和中国......".并提出了注资救金融,加强管理良好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显然,由于人们对我这篇文章看到的不多或是理解不够。结果,第一批不少救援投资落入了不良资产的高官们的腰包,降低了救援力度。当然,美国当局的反馈力度是快速的,更正也快,及时防止了投资的进一步的流失。同时,也不能否认美国经济管理团队的实力,美国的改进措施,不会延续老的路子,可能的是走我在最早的文章中提到的扩大经济及贸易范围的建言。因而,中国出口的廉价低质商品会再受到冲击。假如,美国不能维持油价在60美元以上,如果快速跌破40美元,那么,毫无疑问,世界经济形势将迅速变化,经济格局将发生改变。因此,中国经济所面临的困难是不能低估的。
我们目前的经济困境,不仅仅是国际金融危机所造成的,因为,现在我国的国有企业还是占主导地位,资金周转能力较强,影响有限,但是,将来就难说了。在中国,真正陷入困境的是外资,合资和民营企业,他们的资本是有限的。经不起冲击的。我最早在去年就有文章指出了加息对中国经济的冲击性。并提议减息可以延迟性的缓解通货膨胀的文章,由于我的观点与当时主流学家的观点相反,没有引起共鸣。还记得在今年3月的与谭先生的一番对白,现在的形势,却正是朝我们当时共同议论的方向走过来了。
其本质原因是中国的国情与国外某些发达国家有本质的区别,象日本,失业率根本不是问题,他们是找不到人来打工,只好用加息来抵消强劲的发展势头。而在中国,经济发展的技术水平较低,企业盈利能力不强,劳动者成本低廉,就业率低,社会福利保障机制不发达,企业和劳动者的分摊比例太大,劳动者个人和企业的负担过重,造成了一旦政策变化,就难以为续的局面。加息,升值导致了那些私营企业的破产。记得当时人民币升值过快的时候,我就提出了我们中国准备好了吗的文章.
真因为如此,中国是早先一步进入了实体经济危机的.我和戴维先生当时就分别写文章指出了危机的来临,是7月份开始的.那时,加工性企业工厂倒闭裁员已不计其数了.现在就要轮到资源性企业工厂倒闭裁员了.当资源性企业倒闭潮过后,就是轮到商业性企业倒闭了,这是最残酷的,最好不要发生.早在3月或更早去年,我们就提醒控制加息了.现在拨款救经济,还是晚了点.这次洗礼,将使中国很受伤,但不知有多少人会记取教训.学会尽早防备.
看来高层是要下决心,改变这个被动的局面了,从降息到首批4万亿的投入,来带动内需发展。怎么能用好这些投资,使得投有所值。高层的方向是明确的,以民生为主题.
我认为目前,最紧迫的民生问题,就是加强保障机制的进步,提高民众的福利保障水平,确实的减轻劳动者和企业的负担;医疗,养老,教育,居住首当其冲。
再者就是加强科技创新的开发及应用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的品质和效率,说实在的,这丢脸的三聚氰胺混入饲料就本不应该发生的,更何况到人吃的食物。早在多年前,我们就已研发了相当环保的具有高品质的剩余食物饲料供应链,但就搁浅与开发应用的投入资金的缺乏。民间的优秀创新,往往能弥补我们的不足,应当建立专门的可持续的推动性的专门基金来帮助其进行开创阶段的发展。我有个建议文章,有时间会整理出来。
三者,就是加强对风险和灾难的抵抗能力,今年,我们遇到了雪灾,地震,水灾,金融危机,股市危机,企业实体危机。明年还会发生什么,如何进行预测,准备和防止,减少损失。这就是我们所希望的。
4万亿平摊到中国每个人,就可以达到3000多元,高于人均的月收入。用的好的话,国家和人民将收益不浅,如再来几个几万亿,中国将赶上发达国家的步伐,但是,钱必须用到实处是个前提,钱用得有价值。否则,就会象美国先前救不良资产一样,再多的钱都会填进无底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