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经济发展建议 对四万亿急救经济的五点建议



    四万亿急救计划,震惊了世界。

    新华网转发了英国《泰晤士报》网站11月10日刊发的文章《正如奥运一样,北京的5860亿美元救市计划击败所有对手》,作者利奥·刘易斯写道:

    即便前面加上“巨大”或“庞大”一类的形容词,“一揽子金融刺激计划”这种说法也根本解释不了北京9日晚上发生了什么。“奥林匹克”的意思最接近。这实在是一场北京金融刺激计划奥运会:惊人、过度、铺天盖地。英国、韩国和日本等国政府为刺激经济实施的计划只能算平凡普通。中国5860亿美元的计划完全是另一回事。如果华盛顿拿出GDP的同样比例实施一揽子刺激计划,那将超过2.2万亿美元,结果会“极其恐怖”。

  细看之下,中国其实可能比庞大的一揽子刺激计划更可怕。北京端出的事实上是一杯猛烈的政治宣言鸡尾酒,是大博弈外交。北京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自己是多么负责任。世界本周将开会讨论谁该干什么,中国这时候则亮出一项谁也没见过的让一切相形见绌的计划。这很像奥运开幕式上的焰火(寒冰注:据媒体援引专家的话说,8月8日奥运会开幕式焰火燃放量相当于此前28届所燃放焰火总和的4倍)。但是,围绕周日这一消息的还有中国对垮掉的金融体系能做什么这个隐含的问题。试想:推出一项规模庞大的刺激计划,不仅使本国经济免于衰退,而且使之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发动机,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大博弈策略。如果这个计策成功,那5860亿美元可花得太值了。(配图说明:不仅要看上面是什么,还要看下面是什么)

    看了此文,我不禁感慨,外国人没有见过世面啊,不知道我们其实天天都在开奥运,只是,那次奥运把世界各国召集到了一起罢了。老外听见四万亿就如此尖声惊叫,也是可以理解的。如果是10万亿,我真担心他们会疯掉。也许,连我们的居委会老大妈都会说,这是老外政治上不成熟的表现,心态问题啊,都是国外当地政府思想工作不到位给闹的。相信,等这些老外到中国多了,接受高规格接待多了,心态也就慢慢放平了。

    现在说正经的(刚才说的也不是不正经的——我为自己今天的啰嗦向您抱歉)。

    四万亿刺激经济要特别警惕一些问题:

 非公经济发展建议 对四万亿急救经济的五点建议
    第一、刺激经济的计划应该也必须以民生为核心,才能真正有效地拉动内需。应该认识到,我国经济的根本症结在于内需不振,内需不振的根本原因则在于三点:1)公共产品缺位或低劣,财政投入过少,如原本应由政府承担的那部分教育、医疗等负担,通过市场化改革转嫁给了民众,民众负担沉重。再如,原本应有财政投资的公路很多都变成了收费公路,加大了民众的负担,也严重抑制了物流的效率,加大了资源配置成本。2)由于权力、腐败等资源不公因素导致的贫富差距(区别于勤劳与懒惰导致的自然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这种贫富差距扼杀效率,扼杀拼搏和奋斗精神(因为无论如何拼搏由于起跑线不同,近权力者凭借资源优势就可以占先)。20%的人拥有80%的存款,低收入者无钱消费,而中等收入者又因房价涨(一套房消灭一个中产阶级)和股市暴跌(中产阶级消灭7成左右)而大面积消失——这是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隐患之一。3)老百姓手中缺钱。民众收入增长跟不上物价涨速,更跟不上学费、医疗等公共产品投入不足导致的暴涨。

    我国以前的经济增长模式是畸形的,过于倚重投资和出口,这4万亿的救市计划,仍然是以政府投资(必然抑制民间投资)为核心的,而大规模的出口退税,又是以出口为核心的。内需仍然居次。如果内需问题不能有效解决,这一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致命问题将继续存在。解决内需问题,必须真正站在民生的角度去考虑,而不能以应急的心态来解决。民生既是涉及民众福祉的问题,也是事关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大问题。对民生的定位必须修正,把民生放在第一位,实际上,现在的公共产品投入本身就是在偿还此前多年的欠账。这种偿还应该是虔诚的,而不应该是缝缝补补式的。

    如果把导致内需不振的三个因素,逐渐给消除掉,就解决了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最致命的问题。中国经济发展将更稳健。而不围绕着这一点走,继续走扩大投资与出口的路线,可能步入恶性循环。因为,政府投资扩大将使得效率更高的社会投资的空间进一步被压缩,民间投资者亏损的几率加大,更不愿意投资,同时,也使得那些亟需资金的企业由于资源向政府项目的倾斜而陷入更深的困境。而以出口退税方式鼓励的出口,很多仍然是劳动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的低附加值、耗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产品。这些初级产品以接近资源的价格卖到国外,他们精加工后加价几倍后再卖给我们,我们靠卖资源和苦力赚的一点血汗钱,转一圈后又回到外国人手里了,我们一无所获,还污染了环境,浪费了资源,牺牲了健康。前期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极力纠正这一点,千万要防止一救市就又全回去了。

    第二,防止地方政府与有关部门,借救经济之名,上马此前被否决的建设项目、重污染项目及形象工程项目,这将是对宝贵资金的浪费,这种浪费对亟需流动性资金的企业而言将是致命的伤害。对所有的建设项目都应该经过详细、科学的论证,不能凭借官员一句话就上。只有对项目进行充分论证,才能避免投资失误。《中国青年报》曾报道说:“据世界银行估计,‘七五’到‘九五’,我国决策失误造成的资金浪费大约在4000亿到5000亿元。不少决策严重脱离现实,如目前中国的600多个城市,竟有183个城市提出要建国际化大都市。在某些决策者的思维方式中,认为要使GDP上去,只有增加投资拉动经济,因而热衷于‘上大项目’,只关注支出规模而不是支出效益,在未作严格的、科学的可行性研究的情况下贸然上马,导致的形象工程仍然不少。GDP上去了,但并没有促进社会发展和人民富裕。据国资委有关资料,全国国有资产1/3属于闲置浪费。”

    现在,一些地方及有关部门,有借助救经济搞大跃进的倾向,这是非常值得警惕的。比如,民航基建投资未来两年达4500亿元,这种投资是否有必要?在民众无钱消费,内需不振的情况下,这4500亿元投入到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领域效果是否更好?经济危机的时候谁没事天天坐飞机玩?事实上,中国的机场已经非常豪华,非常密集,连不少县级市都要建飞机场,在高速公路网已经建立起来的情况下,这种建设必要吗?

    第三,必须对建设项目进行严格的监督和审计,同时,必须防止伴随着投资加快上马而滋生的腐败行为,吞噬国民财产。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 9日国务院公布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后……记者观察发现,从昨天早上8点到11点半,进出发改委的人起码有200位以上,而小王则称,一天下来肯定超过300人。这些人大多风尘仆仆,不少人还拖着大号的旅行箱,很明显是从外地过来的……除了少数能够进入发改委的申请者,更多的人仍拎着箱子在发改委门前徘徊。

    我觉得对这一现象司法、纪检部门应该引起重视,防止腐败侵袭发改委等国家要害部门。同时,建议反恐部门派精兵对“拎着箱子在发改委门前徘徊”的人进行开箱检查,防止那些眼馋我国钱多的恐怖分子借国家刺激经济之机,对我有关部门发动突然袭击,干扰我国的救市计划顺利进行。

    第四,救市的钱如何出?如何使用?必须有详细的规划和严格的审计。

    瑞信亚洲经济学家陶冬最近撰文指出:“中国可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可以不经论证,不通过立法机构,不列明资金来源,便抛出如此庞大财政开支的国家。”所谓兼听则明,这一批评性建议值得政府重视。对于资金来源,通常,一般是中央出一部分,地方出一部分。问题是,地方那一部分资金从哪里来?分税制改革后,地方政府财权事权不对等,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靠卖地,而房地产业正步入下跌周期,地产商手中囤积的土地够开发至少5年(这是最最保守的估计)以上,不需要再买地了,事实上现在他们开发现有的土地资金还不足,哪里还有钱再去买地?于是问题来了。如果地方政府缺了卖地收入这一块,它连最基本的财政支出都不能保障,哪里有钱搞基本建设?这会不会使救市计划变成“画饼”游戏。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会不会增加税费的征收,一旦这样做,反而会增加企业和个人的负担,使企业倒闭得更快,个人更拮据,消费进一步萎缩。

    另一个问题:中央的资金从哪里出?如果靠政府节约开支,降低工资,杜绝浪费来解决,是最好的,也是最有效的。政府应该颁布命令,取消公款吃喝,无论哪一级领导下去视察,都必须自己买单。彻底取消出国考察活动,在刺激经济发展方面,现在全世界都在仰慕中国,敬仰之情如滔滔黄河之水,绵延不绝一泻千里,他们向中国学习还来不及,我们的官员根本不用抬举外国政府,再向他们取经。做自己的项目,让他们自卑去吧!同时,总理以下官员的公车全部取消,让官员坐公交车上下班,与人民共甘苦共患难,齐心协力,像抗击非典那样战胜金融危机,不仅有利于经济复苏,也有利于重建官民鱼水之情,使社会变得和谐而亲切。如果庞大救市资金是靠发行钞票,就容易加大通胀压力,削弱民众的购买力;如果庞大救市资金是靠发行国债,就会使民间资金进一步向政府集中,使民间的投资和消费受到抑制;如果靠增加税费筹资,就会增加民众的负担,削弱其购买力,抑制内需。这尤其是需要警惕的。那么,救市资金到底从何而来?

    第五,防止一些刺激经济的计划变味,或被篡改。

    比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12日透露,今后3年,全国将新建200万套廉租房和400万套经济适用房,同时完成约220万户林业、农垦和矿区的棚户区改造。总投资将超过9000亿元,平均每年3000亿元。

    放下这点保障性住房,根本无法满足目前的实际需求不说,单说篡改:以往一些城市建设的保障性住房,等建成后却被篡改成了商品房,根据老建设部的一贯表现,及他们与开发商等利益主体鱼水情深的和谐关系,这一点不能不令人担忧。因为,目前开发商手中大量存量住房需要销售,如果政府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无疑是要开发商的命,中国的房价本来就强烈要求进入下跌轨道,保障性住房加大将使开发商的压力更大,倘若他们在保障性住房方面玩花样,这一计划可能被架空。

    因此,建议中央,严令要求有关部门公开计划的实行情况,具体到单个的项目,让全社会进行监督,防止一些人为了一己之利,或者,因为收受贿赂,就欺骗党中央,做违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八荣八耻和科学发展观基本宗旨和精神的事情,损害中央权威。

    附:

    1)由于写书,近几个月来,我已经拖欠近千封邮件没有回复,等书稿完成我专门腾出时间回复大家。

    2)关于股票投资方面的建议,我已经在11月9日写的《哪些股票已有中短期投资价值?》中有比较详细的介绍,这也是我很多天来,为数不多的一篇关于走势的具体分析,因为此前的文章基本上都是建议空仓的。目前的走势和板块轮动特点,与这篇文章中的分析是一致的。投资者可以参考一下。

    3)急救只是救急,延续调整,等喧嚣过后,一切又会理性回归。所以,今天放了一幅重组的漫画,不要光看车顶。

           草于2008年11月13日深夜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05047.html

更多阅读

2017年 基建拉动内需 四万亿计划恐难以拉动内需

  为应对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严重冲击,国务院近几个月出台了一系列经济刺激措施,包括四万亿投资拉动内需计划,地方政府随后也推出了18万亿的投资方案。对此,不少人士表示担忧,因为在以往的大规模投资中,通常存在重复建设和腐败导

三一重工向文波:“四万亿”让我沐浴春风

听了和看了许多人有关经济危机和经济前景的演讲和分析,令人惊讶的是,大多把“四万亿”当成了研判中国经济前景的主要依据和出发点。有人掰着手指头精打细算“四万亿”到底能带来多少GDP的增长!还有人甚至更为较真,非得公布“四万亿”

四万亿计划 “四万亿”非要花里看雾?

庞大的“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出台近两月余,报道称,各地上报项目的总投资额超过了18万亿,但投资所涉及的领域,几乎都是以政府基础建设和垄断性国有企业为主,而占据中国经济近80%、解决了95%就业的民营企业却在这个经济“大蛋糕”中只能分

经济观察:“四万亿”撬动民间资本了吗?

中国政府拿出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方案时曾明确表示,"四万亿"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撬动民间资本。那么,在金融机构释放出了十万亿的天量流动性后,"唯利是图"的民间资金有没有流向全面复苏所必需的实体经济领域?在被称作中国民营经济"风向

声明:《非公经济发展建议 对四万亿急救经济的五点建议》为网友荒度余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