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的供应,是当代的热点问题;如何适度地予以调节,又是当代重大经济难题。之所以如此,从引致货币需求的基础原因讲,现在不仅是商品(包括服务商品)引致的货币需求,而且,衍生品、外汇投资等金融投资品的交易、清算,也已成了引致货币需求的一个重大原因。这里所讲的衍生品等金融投资,它们的共同特征是,从投资结果来看,一方之所得就是另一方之所失,就是人们讲的零和游戏。所以这一类投资可以称为博弈性金融品交易。二级市场的股票转手交易,投资者由股价短期剧烈变化获得的收益,性质上也属于博弈性收益,因而二级市场的股票买卖也是博弈性金融投资。但股东分红收益来源于企业的经营收入。这反映了社会经济本身客观存在的复杂性。博弈性金融投资品巨量交易引起的货币供应调节的复杂性,及其对社会整体经济的影响,是当代社会的一个重大问题。
一、博弈性金融投资品巨量交
易是引致货币需求的重要原因
据国际清算银行公布的数据,2007年4月,全球外汇日均成交额已高达3.21万亿美元。目前全球外汇交易的大部分属于合约形式的保证金交易,性质上属于衍生品交易的一部分。全球的衍生品交易,包括在交易所进行的场内交易、银行等机构柜台交易的场外衍生品交易两大部分。由美国期货业协会公布的数据可知,2007年在交易所交易(即场内交易)的期货合约名义价值已超过2000万亿美元。从国际清算银行公布的数据推算,银行等机构场外交易的衍生品合约名义价值超过1000万亿美元。场内交易和场外交易两者相加,2007年全球累计交易的衍生品合约名义价值已超过3000万亿美元。约是全球一年国内生产总值的60倍。
全球高速增长的衍生品交易,是1980年代以来一个非常突出的经济现象。尽管衍生品交易是采取保证金交易方式,但由此引起的货币需求依然数量庞大。例如当保证金比例为1%时,3000万亿美元也需要保证金30万亿美元。和目前全球一年约50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相比,也已经是相当庞大的货币资金量了。衍生品交易引起的货币需求,与商品流通引起的货币需求相比虽然有重大差异,但两者也有重要的共同点:衍生品交易也必须占用相应数量的货币资金,从而形成货币需求。
日益扩大的二级市场的股票交易,对货币也形成了相应的需求。而且股票是按市值进行交易的,这和衍生品交易通常在保证金范围之内就可以完成清算有显著差别。从实践角度讲,我国最近几年股票市场的快速发展,该投资领域占用的货币资金的快速增长及其变化,也已经成为影响银行类金融机构资金来源的一个不容忽视因素。直接地讲,目前我国股票交易账户存款与储蓄存款,两者通常呈反方向变化。
股票交易账户的存款资金现状可以宁波市为例。2006年末,宁波市股票交易账户存款余额52.55亿元,这是高度活跃的交易货币。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也是相当活跃的流通货币,同年末宁波市该项存款1147.42亿元。股票交易账户年末存款余额是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的4.6%。可见,股票交易也已经是相当重要的货币资金运用领域。2007年,在中国股市急剧扩张的态势下,宁波市股票交易账户年末存款余额增长了221%,达168.93亿元,是年末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余额1354.81亿元的12.5%。占用资金相对比例显著增大。我国的资本市场尚处于发展阶段,尽管如此,占用的货币资金量也已相当可观。另一方面,人所共知,与物质类商品的生产和交易相比,股票交易的扩张或收缩要剧烈得多,今年我国股票交易的缩减幅度就相当大。至于我国的期货市场发展程度更低,金融衍生品交易甚至还未真正起步。但无疑,随着我国整体经济逐步向更高层次的发展,衍生品等博弈性金融投资品的交易量也将经历一个高速增长阶段。由此引致的货币需求量也将快速增加。
二、博弈性金融投资急剧扩张或
收缩带来货币需求和供给的特殊性
我国股票市场2007年的急剧扩张是一个典型例子,亚洲其他重要的新兴国家如印度、越南是类似例子。实际上,这两个国家这几年股市急剧扩张程度一点不亚于中国。从全球范围讲,衍生品交易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平均每年高达百分之几十的增长率,其意义更加重要。
那么,为什么这一类的博弈性金融投资品交易额能够如此高速度地扩张呢?除了随着社会生产力持续提高,社会信用越益发展基础上形成了庞大的货币资金,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博弈性金融投资品交易与商品交易相比有根本性区别。商品交易的量和交易频度,是直接受商品生产必须经历的时间长度的制约,博弈性金融品交易量和交易频度,不受实际生产过程的直接制约。当然从终极意义看,博弈性金融品的交易规模是受社会商品生产总规模基础上收益总量的制约。例如,博弈类金融品交易结果,与一部分投资者获益对应的是另一部分投资者(投机者)的损失,这个损失额必须是投资者能够承受的。不言而喻,这些损失资金最终只能来源于实际生产过程。要么来源于当年收入,要么用以往积累的资产来清偿。
衍生品交易结果,清算的是合约的名义价值基础上的盈亏额,盈亏额通常小于衍生品交易保证金。二级市场的股票则是按市值交易,这是需要交割的资金额。商品交易额的增长总的讲是比较稳定的,由此引起的货币需求的增长通常也呈稳步增长态势。博弈类金融品交易的高速增长,其引起的货币需求的实现有自身鲜明特点。博弈品投资领域占用的货币存量的增加是满足货币需求的一个方面——这与流通商品增加引起货币供应增加类似;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博弈性金融品投资者的交易频度可以普遍地大幅度提高,这是与博弈性金融品交易特殊性相联系的。例如,2007年宁波市股票交易账户年末存款余额增长了2倍多,但股票交易额增长了5倍多,增长速度的差异正是由交易频度的提高来弥补的。
三、巨额货币资金的投机流动需要有效监管
当代社会巨额货币资金的形成,归根结底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各类社会主体可以有更大数量的收入用于借贷。信用资金的积聚、投资领域和投资方式的扩展,所具有的和所反映的首先是正面意义。例如,股票市场的发展对于社会资本的投入、对于社会资本在全社会的高效流动、对于资本运用的社会监督,就非常重要。类似地,衍生品的交易,对于资产价格变化风险、汇率风险、利率风险的规避同样十分重要。但是实践也已经告诉人们,当今社会巨量货币资金的恶性冲击,可以给实体经济造成巨大危害。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从基础上讲反映的是有关国家实体经济本身的问题。如虚高的房地产价格、低层次产品的过度扩张生产。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当时对冲基金在金融市场的恶意攻击,所造成的是另一类型的损失。在此,对于对冲基或其他类型投机资金的恶意牟利,既不必施之以道德化问责,也不可能因此清除对冲基金或其他类型的投机资金。重要的是,对此类冲击或攻击造成的损失作出客观评价,对其实施攻击的途径、手法予以详尽剖析。进而在社会监管方面,给对冲基金或其他类型的投机资金的流动,设置必要、适度的限制规则。这是当代社会经济宏观管理方面的一个极重要内容。
对衍生品交易的监管必要性和重要性,可以举最近的一个例子。据美国产品期货交易委员会新近公布的一份报告,瑞士能源企业维托尔公司今年6月6日大规模做多,持仓大约5770万桶原油期货合约,相当于美国日均原油消耗量的3倍,纽交所当天每桶原油期货上涨11美元,报收于138.54美元。截止今年7月底,4个“期货交易者”持有纽交所三分之一的原油期货合约,且都是做多。现在人们是知道了瑞士维托尔公司持仓主要目的是赚钱盈利,据维托尔公司网站的信息,公司年均利润1000亿美元。此前却认为这只是一家购买原油的能源企业。同一消息来源指出,投机机构掌握了美国纽约商品交易所81%的原油期货合约。而维托尔公司今年7月一度持有纽交所11%的原油期货合同。但这是事后诸葛亮,如果监管当局事前真的知道真相,难以想象会如此听之任之。来自密歇根州的民主党联邦众议员约翰·丁格尔说:“如今有确凿证据表明,投机商在能源期货市场中的角色分量超出预期。产品期货交易委员会关于过度投机与能源价格上涨无关的可笑断言令人更无法接受。”
丁格尔说,难以理解委员会如何允许交易者巨额持仓,且迟迟不采取监管行动。我想,起因正在于对某些重大事情实际还处于无知状态,但人们却自以为至少已经掌握了关键事项。就适度监管问题而言,最重要的前提是切实掌握相应经济领域运行的根本状况,在此基础上才是可行的业务运作规则。
四、当代货币供应调节之难
当代货币供应的调节,有那些重大困难呢?
(1)当今时代,资金的流动很大程度上已经打破了国界。全球运用于博弈性金融投资品交易的庞大货币资金,可以很容易地从该领域转向别的领域。尤其是,当在一段时期里该领域的投资处于低潮或其他某部门运行显著趋热时,原来运用于博弈品投资的资金势必要另寻出路。而如果全社会货币存量不变,这同时意味着通货总量实际已经过于充裕。此时如果相对多余的一部分货币成了实体资产的购买手段,也容易成为推动商品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
(2)从通货供应和调节的实践来看,增加货币供应比较容易做到;减少货币供应较难做到;要使货币存量减少更加难以做到。这是因为,现今运用的货币供应及调节手段,几乎都是普遍性的政策工具或措施。针对着某个行业、某个方面的政策工具,实施的结果则往往带来其他各种副作用。而当宏观管理当局实施普遍的货币紧缩政策时,势难避免对实际仍需要较快发展的那些行业的负面影响。
(3)“不到黄河心不死”、“将错误进行到底”,是较普遍的社会心理。这种社会心理和人们习惯于维持现状、维护既得利益紧密相关。所以,重大的社会变革几乎都是实在无法再按原有秩序生活时才会发生。此种较普遍的社会心理阻滞着对实际已经较严重的经济危机或金融危机、重大经济问题或重大金融问题的及早处置。结果往往导致严重后遗症。
2008-7-1稿 2008-8-29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