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写给涉世未深的你:你是你的奇迹》
给自己准备个错题本 这些天一直在看报上的专栏,采访去年的高考状元们。让人吃惊的是,那些状元们似乎不像人们想像的那么用功,但他们显然比一般的学生更有效率:他们几乎无一例外地备有一个错题本。把错题攻下,同类的题目就不会再做错;与此同时,很多学生都在日日夜夜、孜孜不倦地做着一套套题,可能每套卷子中做错的都是同一题型,却一直懵懵懂懂,未能将问题集中地解决。 联想到我们的工作,同样如此。有时我们会陷在命令中,光是完成任务就已手忙脚乱,没有时间去主动地工作;有时我们会陷在事务性劳动中,疲惫不堪,“没有时间”做更有意义的事;有些朋友,工作几年之后,慢慢稳定下来,开始过起有滋有味儿的小日子;而另一些朋友,经过几次跳槽之后得出一个结论:每个公司都有缺点,都差不多,他们开始接受一些过来人的观点:在某个公司待满五年,彻底了解公司运作,成为公司的元老、红人,于是安心心地准备打持久战。

这些都是我们不该有的状态。领导也会犯错,也有考虑不周的时候,需要我们用智慧去弥补、去提醒;做好手头的工作固然重要,但我们更需有意识地积累、更快速地积累、在深度上积累,让自己能够独当一面,尽快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在一家公司无论是去还是留,都要建立在对自己和公司全面的分析和了解之上,留不是因为怠惰,去不是因为冲动。 总之,正如活着不等于生活,在公司待着也不等于积累,一个人没有精神状态是很可怕的。我们要让大脑高速运转起来,时时刻刻保持清醒:哪种方式对自己更有利,如何运作对公司更有益,进而寻找最妥当的方法,完成最有效的积累。 没有精神状态是很可怕的,我们时时刻刻都要保持清醒:哪种方式对自己更有利,如何运作对公司更有益,进而寻找最妥当的方法,完成最有效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