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对排队购买做过一个调查。讲的是:在我家附近,有两个奶制品小店和一个海鲜餐馆,生意很火,常常出现排队购买。后来,在紧挨着的地方又开了两个奶制品小店和一个海鲜餐馆。他们的经营方式一样,货物构成也一样,但是后者生意却冷清的了得。
通过调查,我得出结论:人气具有信息传播效应。在牛奶购买者和食客看来,人气意味着货物新鲜,质量好,为此排点队,值。店家呢,店家也清楚人们根据人气会形成什么样的预期。他清楚这样的预期对他意味着什么,他是希望有这样的火爆场面,当然不能提价。
我还猜想:如果这家餐馆不是海鲜餐馆,而是一般的餐馆,如果小店卖的不是牛奶制品,而是别的一般商品,人们对鲜没有特别的要求,那么排队购买就不会发生;或者,如果货物质量等信息在交易双方是完全对称的,那么排队购买也不会发生。即使店方不提价,也会开出分店。
我为那两家冷清牛奶店和那家冷清海鲜餐馆开出了处方:应该打出条幅,公开对质量价格等做出承诺,公开宣布自己开业不久,在既定的时间内实行优惠酬宾,制造人气;两家冷清牛奶店还应该凑在一起经营。并且,决定了三个月后看结果。
如今,三个月快过去,结果怎样了呢?
因为忙于做论文的缘故,这期间真还没有关心这件事。后来看到北京刘广灵先生的文章。为谢刘先生所做的更为细致深刻的分析,也为了刘先生对于实验结果的期待,我于近日就实验结果做了一番考察。兹述如下:
那家冷清的海鲜餐馆果真打出条幅,优惠酬宾。餐费八折(不含酒水费用)。如打折后的消费金额超过一百元,还送半斤基围虾。那家生意火爆的餐馆则外甥打灯笼,照旧。结果不难理解,现在两家餐馆生意都很好。因为前者分得了后者一部分食客,又招徕一些新食客。
但是,有趣的事情也发生了。那两家冷清的牛奶店并没有简单地采取优惠酬宾的策略,而是优惠酬宾与专卖某个品牌相结合。其中一家专卖辉山品牌,另一家专卖科尔沁品牌。原来那两家生意火爆的牛奶店,现在也搞起了优惠酬宾,但却继续卖各种品牌。不言自明,前者生意大有改进;后者呢,排队购买消失了,并且销售结构起了一些变化。
起点都一样,怎么就进化出了两种模式呢?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也很引人深思。我决定要探个究竟,就与那家专卖辉山的老板聊起来。
老板五十来岁,如今一扫脸上愁云,娓娓向我道来:“当时,妻子下岗在家。看到街对面的牛奶店生意火爆,就决定利用自家房子临街并处一楼的便利,也开一个牛奶店。没想到生意出奇地冷清。看人家门前排队购买,自家门前却可罗雀,孩子大学毕业工作又还没有着落。叹自己财运不济,时运不佳,如何不愁上心来。后来听你一讲,觉着很有道理,但是让利空间不大,又怕自己让利别人也让利。正在犹豫,这时信尔在对方(生意火爆的一家)搞促销活动,于是灵机一动,与辉山销售方联系,希望专卖其产品,厂方能够让利销售。这样,我专卖一个品牌,又有了厂方的让利销售,周转就快了,生意也好起来了。他家(生意冷清的另一家)看我这样做生意有起色,就仿效着专做科尔沁。”老板还告诉我,如今他的孩子已在上海找到工作上班了。临别,还一定要送我一箱牛奶。
我没有要牛奶,但是我了解了真实世界,又从高总编那里挣得了稿费,已是很有收获的了。
如果没有信尔促销的偶然事件,结果还会是这样的吗?我想,是的,结果还会是这样。当然,谁卖辉山,谁卖科尔沁,不一定这样分布。长期的均衡,断不会是我当初所预想的简单的让利销售,顾客均分。食客来餐馆消费,一次要消费几个品种(吃几样菜)。在都是经营海鲜,又在同一地点的局限下,必然是趋同,市场一分为二。牛奶购买者来买牛奶,一次只消费一个品种。在鲜和同一地点的局限下,必然是趋异,各卖一个品牌。这应该是一个不错的解释。
然而,如果说后来牛奶店趋异是合理的,当初两家牛奶店趋同为何又可以相安无事?这可能要涉及餐馆和牛奶店的规模和数量的决定。这问题并不简单,不在这里细说了。
卖牛奶,局限条件并不算复杂,但是我没有能够准确预测。我想,对于更复杂一些的经济现象,又有什么把握预测是准确的呢?也许,真如张五常">张五常先生所主张的,我们应该多一点经济解释,少一点理性建构,少一点政策主张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