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古典管理”现代演义系列之:帝商》
重销售不重基层管理。 曹操爱才如命,但是,从实践上,他主要重视销售人才,典韦、徐晃、张辽、许褚……都被他重用,甚至关羽、赵云,他都如视珍宝。而他手下的策划经理、行政经理荀彧、郭嘉、程昱、崔琰、荀攸、刘晔、满庞、吕虔、毛阶……可谓济济一堂,但得到长期重用的不多。认为自己管理很在行的强势企业家都有这个特点——只重视销售干将;一般也听不进管理咨询专家的意见。例如赤壁大战前,程昱提醒他东吴可能会火攻,他认为不可能。他身边的管理人才很难长期发挥自己的特长,他甚至认为“开除”个别中基层管理人员不是什么大事。如果杨修是个战将,也许就不会被“开除”,因为曹操从来不炒掉自己一手栽培起来的销售主管。 这恰恰是他不能垄断整个市场的原因。 曹操在HR管理上的成败,非常值得我们反思。 如何作好“曹老板”的下属 绩效第一 强势老板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希望下属用绩效来证明自己。关羽过五关斩六将,赵云长坂坡斩杀他52员战将,他遗憾的不是那些死掉的庸才,而是没有得到关羽、赵云。而典韦被杀,他却哭得死去活来。在强势老板的思维中,作为销售人员,或者创造佳绩,或者刚脆打包回家。 “曹老板”用人的3大原则 当今社会,很多人希望从同行中跳槽去有“曹老板”的强势企业中工作。但是,在作出选择时,切记“曹老板”们用人有3大原则:

1、 忌讳“功高盖主”。 不管“曹老板”们原来的气量有多好,当他们个人的光环被媒体神化的时候,就意味着他伟大的形象不容侵犯。这个时候,他们害怕个人智慧受到质疑和挑战(策划总监荀彧挑战了他),更别说侵犯(办公室主任杨修侵犯了他),如果你功高盖主,更是不可容忍(行政主管许攸认为官渡之战是自己的成绩),于是,功劳显赫的荀彧、许攸、程昱、杨修,都落得悲哀下场。如果你不能在“曹老板”的企业中,做个多干少说的执行者,那么,你就要去找孙权、刘备这些充分让职业经理人“放手干”的非强势老板。 2、 是否能为我所用? 强势老板会关心你是否是一个真正的人才,他决不会为了削弱竞争者的HR,而无原则挖人或接受跳槽。例如,吕布反复无常,曹操觉得他无法操控,就算他是全球金牌销售冠军,曹操也当成一块废铁丢弃了。 3、 忠诚度如何? 曹操HR管理之本是“宁可我负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负我”。对于用人,诚信问题他绝不含糊。例如,同是跳槽,汉中杨松,贪财卖主,献城给曹操,曹操认为今天他把原来企业的老客户全部转过来给自己,明天也会带走自己的市场份额给别人,于是把他斩首示众。而对忠烈的张辽、文聘,弃暗投明,曹操高薪委以重任。对于关羽等竞争公司的忠诚员工,曹操觉得不能挖到,是一生的遗憾。 在现代企业中,如果你在强势老板的企业中工作,后来自己出去创业和他做相同的产品,通常他会用规模和价格手段搞跨你。因为他会认为整个市场是他的,你是个不安分者。 曹魏简史 曹操本是官宦之后, 189年,董卓入洛阳后,曹操逃至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南),聚兵反抗,成为关东联军的一支。他在济北(今山东长清南)诱降黄巾军三十万众,选其精锐,编为青州兵;又陆续收纳一些豪强地主武装。建安元年(195年),他把汉献帝迁到许县(今河南许昌东),取得了“挟天子以令不臣”之势;又屯田积谷,以蓄军资。建安五年,曹操与袁绍进行官渡之战,以弱胜强,全歼袁军主力;又利用袁绍二子的矛盾攻占袁氏的邺城,相继占领青、冀、幽、并四州之地,统一了中原地区。建安十二年,曹操打败侵扰北方的乌桓,平定后方。 建安十三年,曹军南下攻占荆州,企图统一全国。后与孙刘赤壁决战,被火攻大败而归。曹操北归以后,用兵于关中、陇西,把统一范围扩及整个北方。汉延康元年(220)正月,曹操死;十月,子曹丕称帝(即魏文帝),国号魏,都洛阳,建元黄初。魏国建立不久,政权开始腐败。曹芳执政期间,权臣司马懿于249年发动“高平陵事件”,杀大将军曹爽,独揽朝政。随后,其子司马昭于263年出兵灭蜀。两年后,司马昭之子司马炎以接受禅让为名,代魏为晋。魏国历五帝,共四十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