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绿色的生活 第17章 创造生活的过程



 组织共同模式语言创造生活的过程,是一个逐步分化的过程。就像胎儿的发育一样,整体先于部分,通过分化孕育了部分。先有整体,后有局部,而不是部分的相加形成了整体。

设计常常被想成一个综合的过程,把东西放到一起的过程,结合的过程。这是现代社会的主流思想,也是现代社会死板、僵化、缺乏活力的根本原因。还原论引导我们把一切事物都分解、还原成某些基本组分,但在自然界中,这一还原过程并不可逆,我们不可能通过叠加基本组分而创造一个自然的事物,由于时间和开放的影响,自然的、具有生命特征的事物是无法还原的。

把预成的部分加起来不可能形成有自然特征的任何东西,部分的特征应整体的需求而定,部分的形成是一个分化的过程。

分化过程就像是一个胚胎的成长。

开始是一个细胞球,然后,通过一系列的分化,每一次在前一次的结果上构造,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直到形成一个完整的人。

 创造绿色的生活 第17章 创造生活的过程

每一次分化都维持了整体的完整。

在语言影响下的创造者其创造过程正与此相同。

语言允许你在心中一次一个地把许多模式放到结构之中而生成一个组织。

在组织设计过程的开始,你可能有“做什么”和“做多大”的想法,只是有模糊的想法,没有精确地限定。在以后的过程中,你也许会想到“有哪些资源”“资源形成什么结构”“如何运用这些资源”,你会想到这些资源的具体数量,资源之间的联系和相互转化等等,但也不过精确到如此地步而已。

接下来,你可以明确“产品是什么”“展开哪些具体的活动和过程”“物化的设计都是什么”,这其中就逐步形成你的经营模式。

再下来你可能是考虑对资源的管理,有了更明确的想法—“如何管理”“怎么保障经营模式得以实现”,当你最初思考这些时,它几乎又没有更多的了。以后,你通过管理制度、流程、基本规章等使它们更精确了。

模式的运用不是随意排列的,亚历山大认为需要满足三个简单的条件。

首先,如果模式A在语言网中位于模式B之上,那么我必须在B之前提出模式A,这是最基本的规则。第二,我必须直接地把A之上的所有模式拿出来,尽可能地在顺序中连接在一起,以保证最粗略整体的完整。第三,我必须把模式A之下的所有模式直接拿出来,尽可能地在顺序中连贯在一起,以保证A的完整。

这就是模式形成语言的秩序。

当顺序完全满足这些条件时,任何人—甚至一个门外汉,当他听到一个接一个的模式时,将自发地在其心中创造一个完整组织的连贯意象。

 一旦你发现了合适的顺序,设计连贯结构的力量几乎自动地产生,并且你将能做出一个美妙完整的设计,而无任何困难。如果顺序得以正确排列,你就可以产生一个美妙的整体,几乎不必去努力,因为它在你心中自然地这样做了。但若是顺序被不正确地排列—如果顺序本身是不连贯的,或其中模式不完整—那么任何努力都不会使你产生一个完整设计。

顺序是不正确的,设计就是低劣的。

但语言给予你的顺序之所以起作用,是因为它在每一步都把组织看成是一个整体。

每一模式是一个遍及整体、并渲染整体、破坏整体、组成整体的场。我们可以一次一个,一步步地处理模式,因为每种模式都对整体产生影响—并且每种模式都可以对以前模式结果的整体产生影响。

在自然界中,一个事物总是作为一个整体诞生、发展的,而不可能是部分的拼凑。

一个婴儿,从母亲怀孕的第一天起,就作为一个整体,每天都是一个胎儿的整体直到诞生。它不是把部分加起来的一个顺序,而是一个本身扩展、卷曲、分化的整体。

一个组织也只有当它作为整体成长时,才会唤醒生活。

在每一层次,一定的模式得以确定:细节被挤入相应的位置而形成这些更大模式的结构,当然,在这种情形下,细节总是稍有不同,因为当它们挤进已经确定的更大结构时,它们变得扭曲了。砌乱石墙时,已经砌上去的石块部分地决定了下一块石头的形状。在这种类型的设计中,一个人自然地感觉到,整个的模式比细节更重要,因为它们控制了设计。每一模式都被赋予了重要性,并且控制了它所处的模式层次的整体。

模式可以一次一个地运用、改进或者放弃,使得组织的成长过程有序而可控,这也是模式语言管理优化和其它系统改进方法的最根本的特点。

正如模式形成和运用的过程一样,哪怕只有一个模式,它都是可用的,帮着组织从某个角度完善自己,它不像某工程那样,非得设计完成后才开始施工,也不会象一个机器的部件那样缺一不可。

有机特性总是与机器相对立。机器只能应对确定的现状,而有机应对复杂的现状。如果您认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总是处于不确定的状态中,那么您最好放弃那些机械的思维,从有机中寻找答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05430.html

更多阅读

《经典技术分析(下)》 第17章 短期形态 复习题

   1. 投资者在利用短期形态前,为什么要了解市场基本的长期趋势?2. 请解释说明术语"缺口"(gap)的概念和意义。突破缺口、逃逸缺口和消耗性缺口的区别是什么?分析师如何区分这三种缺口?3. 什么是钉价形态?它与缺口的相似点是什么?4. 2005

意识形态 《经典技术分析(下)》 第17章 短期形态 结论

   本章我们复习了柱线图和蜡烛图的多种短期形态,为了正确、成功地使用这些形态,交易者必须熟悉基本的市场趋势。请记住短期形态往往是反转形态,提示交易者基本的市场趋势要起变化。通过开盘价、收盘价、高价和低价显示的短期形态是

声明:《创造绿色的生活 第17章 创造生活的过程》为网友吱嘎响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