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企业的发展需要技术支持系统和价值支持系统的有效支撑,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价值支持系统,因此企业文化的建设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不同的经济社会条件下,企业文化的建设也就具有不同的选择。近年来,随着知识逐渐成为生产要素中的第一要素,知识经济初露端倪,这必将对我国企业文化的建设提出新的挑战。为此,我国企业应该审时度势,调整自身行为,重塑企业文化,以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我国企业文化的重塑需要有效的企业文化理论作为指导,企业文化理论产生于20世纪70-80年代的美国,是从企业管理科学体系中分化出来的一种新理论。在70年代中后期,日本经济迅速崛起,一跃成为当时继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后的世界第三大工业经济强国。这引起了美国学者对日本的崛起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并开始对它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他们发现美、日两国企业之间的差距主要不在技术设备和资金等物质性要素方面,而在于日本的家族主义企业文化优于美国的个人主义企业文化。于是,他们进一步对包括日本在内的世界各国企业文化的现状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和研究,并以论文和专著的形式发表他们的研究成果。从而,导致了全球出现了研究企业文化、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热潮,并使企业文化这一客观事实被提升到理论形态,形成以人为本的崭新的管理思想。于是,西方现代企业管理在经历了经验管理、科学管理两个阶段之后,进入了文化管理的新阶段。
就我国来说,对企业文化的重视和研究相对比较晚,主要集中于20世纪90年代至今。不过,我国企业文化研究进步也比较快,取得了较大的成就,涌现出了一批国际性跨国企业,如海尔、联想、中石油等等,构建了具有他们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成为了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先导力量。但是,从全国整体上看,我国企业文化研究仍严重滞后于我国企业发展的现实需求,许多企业在塑造企业文化时主要是企业内部自己探讨,虽然也有一些专家学者的介入,但是由于对企业文化的基本内涵和企业文化的变革等问题缺少长期持续地深入研究,从而直接导致企业文化实践缺少真正的科学理论的指导,进而使企业文化的建设效果不理想。因此,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我们首先应该结合国内外企业文化的研究成果,正确深入的把握企业文化的内涵,为重塑我国企业文化打下较好的理论基础。
二、 企业文化的基本内涵
虽然美国和日本等国外一些专家学者很早就企业文化展开研究,提出了很多的看法和思想,但关于企业文化的基本内涵至今众说纷纭,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明确的概述。本文就结合国内外一些学者的观点和企业的具体经营实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企业文化的内涵。
1、 企业文化的概念和内容
简单来讲,企业文化就是指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过程中逐步发育和形成起来的日趋稳定和独具特色的,能为企业内部员工共同认同和遵守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经营理念及以此为核心而形成的管理哲学、经营战略、行为准则、工作作风、规章制度、道德规范、文明生产、文化生活等等的总和。它是现代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兴的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它以企业精神和企业价值观为核心和基石,强调对员工普遍认同的价值观的塑造和内化,在组织内部创造一种团结和谐、积极进取的文化氛围,以发挥集体的文化优势,强化企业的内向凝聚力和创造力。哲学家尼采曾经说过,“当婴儿第一次站起来的时候,你会发现,使他站起来的不是他的肢体,而是他的头脑。”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头脑,它是决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例如世界一些成功的企业——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日本松下电器公司等等,其长盛不衰的基本原因主要有三个,即优质的产品、精明的销售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优质的产品、精明的销售往往产生于深厚的文化底蕴。
企业文化的基本内容比较丰富,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企业价值观。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部分,这已获得了学术界的共识。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麦格雷戈的X理论和Y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弗鲁姆的期望理论等等,都是在研究如何通过树立科学的企业价值观来激发、协调员工,以便有效地同心协力实现组织目标。第二、企业制度。它主要是指对企业组织和企业员工的行为产生规范性、约束性影响的部分,它集中体现了企业文化的物质层和精神层对员工和企业组织行为的要求。制度层规定了企业成员在共同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第三、企业素养。它包括企业中不同层次员工的基本思想素养、文化教育水平、工作能力以及身体状况等,其中,基本思想素养的水平越高,企业中的敬业精神、价值观念、道德修养的基础就越深厚,企业文化的内容也就越丰富。可以想象,当一项选择不容易判定对错时,基本思想素养水平较高的企业容易帮助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因此,企业素养是企业文化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第四、企业家文化。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各行为主体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一些局部性的、分散的价值观念,企业家或者企业中的少数中坚分子则会把这些分散的价值观念进行创造性的综合化,使其发展成为相对稳定的系统性的企业文化。因此,企业家的文化素质决定着企业文化的生成与发展,企业家文化也就是企业文化不可或缺的内容。
2、 企业文化的基本特点
企业文化作为支撑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两大支柱之一,,在其具体的实践中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第一、集体性。企业文化是企业全体员工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将自己的价值观、规范和制度积淀融合而成的,而且企业文化的内在价值观必须是由企业内部的全体员工共同认可和遵循的。因此可以说企业文化具有集体性。第二、规制性。企业文化是由企业内部全体员工经过长期时间共同创造整合出来的,这意味着当企业员工与企业集体产生矛盾时,个体应当服从企业集体文化的规制,即企业文化能使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统一起来。第三、独特性。企业文化是由特定的群体在特定的时期,经由特定的经济行为而形成的,这使得不同的企业文化在具有某些共性的时候,更具有各自的特性和个性,即企业文化具有独特性。第四、实践性。企业文化不是仅用语言来表达的概念性的东西,它的形成必须是经过各种具体的实践才能完成的,而且,也只有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认企业文化有效性。换言之,实践是企业文化的目的,只有能够指导企业实践的企业文化,才是具有意义的;同时,实践还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手段,只有通过实践,企业文化才能有效的发展。
3、 企业文化的基本功能
张瑞敏领导的海尔是中国的一个奇迹,该集团长期有意识地培育和凝聚形成的独特的海尔企业文化正是激发全体海尔人创造奇迹的强大动力。实践证明,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企业管理模式,重在激励和发挥人的作用,使文化和精神能够充分发挥出现代管理技术、手段和物资所起不到的功能。这些功能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引导功能。企业的群体性行为方式和企业的追求目标等各方面都体现在企业文化之中,一种有效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旗帜,它能把员工的努力方向引导到企业的发展目标上来,实现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统一。第二、凝聚功能。松下的缔造者松下幸之助曾经说过,明确企业的社会使命,能够凝聚全体员工的向心力。企业文化能够融合全体员工的聪明和智慧,把员工们的意志和行为引向同一方向和目标,使员工之间产生共同的语言、共同的组织荣誉感和共同的责任心以及相似统一的行为方式,为一个共同的方向和目标协同工作。第三、制约功能。企业文化的制约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通过制度来直接体现的,要求员工应该怎样做,禁止员工怎样做的规定和批评、警告、罚款、降薪、降职、解雇等处罚制度的“刚性”约束;另一方面是使命感使然的,一种思想的潜移默化的指导,一种精神的与时俱进的影响,受企业伦理、职业道德、公共舆论、人际关系等隐含的“柔性”约束。两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第四、激励功能。一种有效的企业文化内含着全体员工认可的积极进取的价值观和最高追求目标,在这价值观的激励下,全体员工会自觉地为这一目标的实现而拼搏奋斗。第五、外向辐射功能。一般来说,企业文化的对外辐射功能是指它向外部的扩散和影响。任何企业并不是孤立的个体,它是处在众多组织所形成的经济社会系统之中,并与其他相关组织发生紧密联系和作用。在这种联系和作用的过程中,它不可避免的与其他组织发生价值观的交流和融合。这种交流和融合对企业界乃至整个经济社会的进步都将产生影响和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