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足球大亨与他的超级商业王国:神秘寡头》
第四章 借助石油疯狂扩张 1992年,是俄罗斯发生大变革的一年。在“搞导弹的不如卖土豆的”社会中,26岁的阿布拉莫维奇从石油大学辍学,开始从事商业活动。 当时许多人都明白,从事石油生意能赚大钱。由于俄罗斯国内石油的价格远远低于国际市场价格,因此,只要能够拿到石油出口许可证,开展石油出口贸易,就能够迅速获得高额回报。而曾在石油大学学习过、刚刚在商界混出点小名堂的阿布拉莫维奇就是第一批预见到这种前景的人之一。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规则为俄罗斯人所漠视。个性鲜明的阿布拉莫维奇和所有商人一样,在商业活动中不止一次触摸法律的边沿并落入了俄罗斯执法部门的视野,只不过较之其他人,行事更为低调的他玩得更高明一些。 西伯利亚——硕大的“摇钱树” 阿布究竟是怎样在短时间里积攒了如此多的财富的,从一个西伯利亚荒原的小男孩变成家资亿万呼风唤雨的超级富豪的呢?要了解阿布的真实、详细发家史,我们不得不开始一次西伯利亚之旅。 乘坐飞机飞过乌拉尔山、奥伯河,连续再经过3个小时地面风景几乎一成不变的旅程中:看不到尽头的公路、一望无际的雪原,就到达了西伯利亚。这里,石油日产量达到900万桶,价值16亿多英镑。这里创造着俄罗斯1/4的财富,是高度敏感的地区,外国人必须得到当地石油公司的邀请才能进入。在这里,上千座钻塔里,石油自由地喷吐。每小时375桶,单是一座钻塔,一天就可生产9000桶原油,也就是为阿布的西伯利亚石油公司创造15万英镑的财富。2003年上半年,西伯利亚石油公司的纯利润达7.7亿英镑,比前年同期增长190 %。

实际上,仅仅10年前,西伯利亚石油公司还是一家国营能源供应公司,是前苏联留给俄罗斯全体公民的财产。按照那时的法律规定,西伯利亚石油公司所有权属于参与公司建设和生产的数万名石油工人。石油工人在摄氏零下35度的气温下每天工作12个小时。连续工作15天,再休息15天。他们确实比大多数俄罗斯人挣得多,在俄罗斯是工资第五高的职业。但现在,在西伯利亚石油公司,只有不到40%左右的雇员拥有公司股份。他们现在拥有的财产比前苏联时期还少。现在的西伯利亚石油公司已经俨然成了阿布的硕大的“摇钱树”。 阿布是如何控制西伯利亚石油公司价值53亿英镑股份的呢?按照阿布在俄罗斯的发言人约翰·曼恩的话来说,关键就在于他审时度势,抓住了俄罗斯私有制改革的战略机遇,及时投资,扩大和巩固了股权,并不断拓展。 代金券——第一份厚礼 1992年,26岁的阿布已经非常熟悉自由市场概念,他认识到了代金券的股权价值和未来可能带来的投资上的巨大收益,而且,他敏锐地意识到政府在改革中对于代金券权益的保护是微不足道的。于是,他从石油工人手中大量收购代金券,再用它们去换西伯利亚能源公司的股份——几乎没有遇到任何阻止行为,因为当时这么干是完全合法的。作为“新俄罗斯人”,阿布得到了叶利钦送给他的第一份厚礼。 接踵而来的俄罗斯经济困境帮助阿布巩固了对石油公司的控制。1992年价格放开后,卢布在外汇市场上的汇价暴跌,1992年1月,1美元兑换230卢布,到了1994年12月,1美元则可兑换3500卢布,从而导致俄罗斯物价疯狂上涨。多数俄罗斯人的储蓄转眼之间就变成了废纸。货币体系的崩溃对社会造成了沉重的打击。俄罗斯男子的平均寿命从1987年的65岁下降到1993年的59岁。自杀率增加了53%,全国1/3的人口在贫困线以下挣扎。 汽车销售大亨鲍里斯·别列佐夫斯基从商前是一名数学教授,他是阿布最早的保护人。他在俄罗斯私有化改革期间,与阿布一起获得了西伯利亚石油公司的控制权。1994年初,为了利用这个有利时机进一步提高对石油企业股份的控制力,别列佐夫斯基和阿布指派了一批人,在诺雅布斯克、鄂木斯克等西伯利亚城市,设立摊点专门用现金收购当地居民的代金券,而且宣称现在的代金券换不了几个卢布,而且很可能将来越来越贬值。在那种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多数人都把他们的代金券换了钱,以便购买更为实用的面包、大衣和厨房用具。有人指控别列佐夫斯基和阿布在背后操纵着这些收购代金券的摊点,但无论如何,这些并不违法。 坐在巨大的黑金矿上 1996年的总统大选即将来临,叶利钦急需资金。他求助于阿布和别列佐夫斯基等人,邀请他们参加所谓的“贷款换股份”计划,以得到这些人的经济支持。叶利钦宣布政府将拍卖其名下的国有企业股份,换取贷款以拯救脆弱的经济。一旦叶利钦获得连任,国家稳定经济复苏以后,将偿还贷款,收回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