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无前例的全球救市对经济的运行趋势的改变似乎还非常有限。中国政府积极救助房地产市场的政策频出,但是并没有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楼市依然清淡。
其实,货币政策对各国经济的作用都是十分有限的,究其原因就是货币政策这套理论其实还是建立在错误的需求原理之上的,即想当然地认为经济体对货币的需求量和货币服务的价格利率具有需求定律所表述的反向关系,即利率越高,需求量越小,利率降低,需求量则增大。金融危机当前,世界各国纷纷接二连三调低利率,就是幻想着刺激投资对货币的需求量。
和微观的需求定律一样,货币政策的作用是完全无法实证的、违背变量逻辑的一个错误认识。即货币需求量作为一个流量(flow)是完全无法和货币服务价格利率r这个存量(stock)建立对应的逻辑关系的。如果说微观的商品市场上的供求定律还具有迷惑人的一面,就是它把供求量之间的均衡当作均衡指标。而在货币市场,货币的供求均衡干脆就是建立在货币存量这个时点数(存量)和货币需求量这个时段数(流量)的对应之上的,这种永不可能的对应如何实证?只有“信则灵”了。
可能有人会说,如果考虑需求的速度(存量),不就可以同价格(利率r)在变量逻辑上取得一致了吗?货币政策不可能是在此基础上起作用的吗?是的,这样处理消除了理论方法上的违背逻辑之误,但是却忽略了另外两个方面的问题,即首先,是供求(速度)决定了价格,而不是价格决定了供求;其次,需求量不是一个无限可变的数(用数学语言讲不是定义在[0,∽]之上的),而是在一定的内外条件下决定的有限度的一个量,增加或者减小需求速度,只是提前或者推迟需求得到满足的时间而已。
因此,用货币政策应对所谓的经济危机,折腾的意味更甚于调控的意味,起作用的更多的是在错误理论和认识之下形成的一种“经济心理因素”。这一点其实高层是心知肚明的,用高层领导的话说就是“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
就货币政策对经济的这点“折腾”作用来说,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折腾还和外国如欧美工业国的情况有所不同。
中国经济对货币的消费方式和欧美国家具有很大的不同。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其一是投资。欧美各国的投资对贷款的依赖程度很高。因此,凯恩斯的宏观理论才会把“投资”等同于“贷款”,因此贷款的成本高低(利率)才会变成“投资”的成本高低。
但是中国企业的情况不同,就过去的经济主体“国企”来说,投资行为实际上是政府一手操办的(国营变国有并没有从实质上改变这一点),政府愿意给贷款,企业就要,给多少要多少,再高的利率也无所谓。相反,如果政府关紧货币闸门,再低的利率企业也无法去自主投资。而今民营企业发展起来了,成为了中国经济结构中举足轻重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但是中国的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用体系一直未能有效建立,面对中小民营企业的信贷一直谨小慎微,来自私人的风险投资也发展缓慢,因此私营企业今天的成就更多的是依靠民营资本的自身,而对银行的依赖远不如西方发达国家。
其二,从消费层面来看,国人的消费心理和习惯也同美国式的消费观念有着很大的区别。最能说明这一点的就是众所周知的“中国老太太和美国老太太的天堂对话”的故事。如果在美国,降低银行借贷利率和门槛,善于和敢于超前消费的“美国老太太”们就会提高自己的消费需求速度,敢于借钱消费超前消费;而在中国,“中国老太太”们主要是花费自己的储蓄进行消费,贷款消费市场并没有形成气候。
因此,在鼓动内需信心方面,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的作用也远不会如欧美央行的有效。例如正在风口浪尖之上的“房贷”问题和“首付”问题,其实本来就不是什么大问题,众多的中国购房者对贷款额度都是量力而行量入为出的,并不是你降低或者提高额度所会改变的,中国人还没有你敢贷我就敢借这个消费习惯。所以,当初“放贷限二”和提高首付并没有抑制住房价的狂涨,现在再反向调整,放宽放贷上限降低首付比例,住房需求同样还是无动于衷。
为了“信心”不受打击,有学者和官员把民众对救市政策的冷淡反应解释为“政策效果的滞后性”,言下之意是政策不会立即起作用,需要一段时间。但是我们可以用“滞后”来看待之前的政策的作用——之前政策的效用会滞后到今天或者随后显现出来吗?假如之前的政策滞后到现在显现作用,就会对房地产的发展起到抑制作用,而眼下推出的一系列救市政策的作用还要等一段滞后时间才会有所作用的话,那么可以预期,当前起作用的还是以前的打压楼市的政策,因此,楼价下降还会继续,因此,民众等等看就顺理成章了,一直等到之前的政策的滞后作用过去而现在的救市政策开始起作用的时候才会进场。
货币政策的直接指向是改变货币供给状况。但是,一切都源于需求,供给从来都不是问题。民众对楼市政策的观望等待被说成是“持币观望”,持币在手,而不是坐等银行放贷,这就说明货币供给并不是一个问题。
“滞后性”之说显然太过牵强。货币政策(利率r)是“时点性政策”,因此,当政策转向的时候,当前政策的作用会立刻覆盖过去的政策效果,起作用的只能是当前时点上的货币政策而不是之前的,就像民众现在购房时不会考虑是否曾经的首付比例和贷款限制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