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文化建设中一刀切、一锅煮、一个腔调的去做,绝不是和谐文化的应有之义,更不能成为和谐社会的导向, 和谐社会与和谐文化是不同的概念更是不同的命题。如果不顾历史的发展,不顾当前纵横交错的各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而执着于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虚构自己的“文化原貌”,这绝对不是和谐文化,而是一种文化孤立思维。中国汉代王充说:“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雷。”,专家认为:即便是处于同一文化内部,不同群体和个人对于事物的理解也会不相同,强求统一与不变,其结果可能是扑灭生机,带来自身文化的封闭和衰微。
英国哲学家罗素1922年在《中西文化比较》一文中说:“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过去已被多次证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 希腊学习埃及,罗马借鉴希腊,阿拉伯参照罗马帝国,中世纪的欧洲又摹仿阿拉伯,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则仿效拜占庭帝国。”中国有句著名的古话也说:“和则生物,同则不继”, 意思是什么呢?主要是说:只有在不同中互相促进,才能创造新物,如果全然相同,就不可能继续发展。美国迪格尔印第安人有一句箴言:“一开始,上帝就给了每个民族一只陶杯,从这杯子里,人们饮入了他们的生活。”这里所说的上帝,是指哺育了人类多样文化的大自然。
可以说,不同文化的差异构成了一个文化宝库,经常诱发人们的灵感而导致某种文化的革新。有专家认为:今天多姿多彩的人类文化正因为差异文化的存在.举例来说:欧洲文化发展到今天之所以还有强大的生命力正因为它能不断吸收不同文化的因素,使自己不断得到丰富和更新。同样,中国文化也是不断吸收外来文化而得到发展的。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对中华文明造成重大冲击,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的发展。印度佛教在中国得到发扬光大,其在中国的成就远远甚于印度本土,在印度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结合的过程中,印度佛教中国化,形成了新的佛教宗派。这些新的佛教宗派不仅影响了宋明新儒学的发展,而且又传入朝鲜和日本,给今天的北朝鲜和南韩以及日本的文化带来了巨大影响。
一种文化的存在往往在于一定意义上的和谐,假如一种文化不和谐,几乎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举个例子:中国古代的匈奴民族因为文化的不和谐而在历史上消亡,而以色列人1800多年没有祖国却因一种文化的存在而未出现民族消亡。 法国学者于连.法朗索瓦(Francois Jullien)在《为什么我们西方人研究哲学不能绕过中国?》中说:“ 我们选择出发,也就是选择离开,以创造远景思维的空间。在一切异国情调的最远处,这样的迂回有条不紊。人们这样穿越中国也是为了更好地阅读希腊:尽管有认识上的断层,但由于遗传,我们与希腊思想有某种与生俱来的熟悉,所以为了解它,也为了发现它,我们不得不割断这种熟悉,构成一种外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