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直觉我们明显地看到,一些组织充满生气多一些,另一些组织则少一些。如果它们都是从组成它们的模式中获得其特征的,那么此地有而彼地无的活力也必是由这些模式所创造的。
传统文化中有这样一种思潮:一个人可以通过自我修炼而达到自由的状态。
而事实上,大多数人的性情受客观环境的影响,受人们互动的影响,其协调状态几乎完全依赖于他同环境的协调。人们往往习惯于自我激励,这没有错,但总有点掩耳盗铃的感觉,其实来自他人的哪怕一丁点肯定都惊人的有效。来自他人的激励才是真实而客观的。
某些物理和社会环境有助于使人活跃。另一些则使生活很困难。
例如,在某些公司,实行弹性工作时间制度。对于既能在家里完成又能在公司完成的工作,人们可以选择在家里工作,孩子们能时常见到正在工作的父母,偶尔停下来回答他们提出的千奇百怪的问题,家庭成员可能帮助其工作,家人可能在一起吃午饭,减少了部分原来浪费在上下班途中的时间和费用。
在另外一些公司,上班的定义就是一群男人和女人聚集在指定的办公地点,按时来又按时离开。工作和家庭生活基本分离,人们被不能逃脱的内部冲突折磨着。
一个人既想在工作中生活,又想近家,但在工作和家庭相分离的模式中,他们被迫在这些希望中做出无法忍受的选择。
同样,一个处理得很好的会议模式有助于人们在里面生活活跃。
会议有很多用途,基本上可分为信息发散和信息聚集两种会议类型,信息发散功能的会议,只需要把信息散布出来,让与会者知晓即可,其实,这种会议完全可以用其它更便捷的方式代替,但这类会议在企业中却占了很大的比例。信息聚集功能的会议,也称作解决问题的会议,需要与会者针对某一特定的问题提出解决意图,最后达成共识,确定一个较佳方案。
对于信息聚集功能的会议,一些公司采取这样的模式:圆桌会议室的坐椅摆成两圈,分内圈和外圈,内圈坐着讨论者和会议主持者,外圈坐着决策者和愿意列席的公司成员,决策者只是静静地坐在外圈,努力克制着想要发言的冲动,几乎完全由内圈的人们得出会议结论。
在这样的模式中,人们是自由的,针对议题畅所欲言,能充分挖掘集体的智慧,并且因为结论是集体做出的,对于结论的执行就会顺畅得多。
但大多数公司仍然沿袭了“一言堂”的会议习惯,会议桌呈长方形或椭圆形,领导总是坐在离门最近的、能体现权威的位置,也总是在大家都到得差不多的时候才入座.这样的结构,是无法展开讨论的,即使有讨论,也大多是顺着领导的意图说一些片断性的东西,最后的意见,主要是领导者个人的意思,只是偶尔会得到一些补充。
在这样的模式中,人们是拘谨的,被限制的,有顾虑的,紧张的或者消极的,感觉是沉闷的,内在的作用力被压抑。甚至办公桌椅的摆放也会发生同样的情形,“半私密半开放”模式有助于人们活跃。
有活力的公司对于办公桌椅的摆放,遵循“半私密半开放”的原则,私密是人性的需要,开放则是公司活动的需要,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布置,办公场所完全可以兼顾人们的私密和开放需要。人们的办公桌椅应安放在背部靠墙或柱的地方,在没有墙或柱的地方,要在背靠面做高出至少1米的合围,最好能左右都有合围;尽可能把开放面都面向一个公共空间,便于大家交流。
但大多数公司总是随意的摆放桌椅,有人竟然愿意让背部完全暴露给大家,甚至有人把背部对着进门处,这是一种不能给人带来安全感的布置,对于客人也不够礼貌。在这种不尊重人性、看起来很“整齐”的空间办公,会引发心情的浮燥和不安,感觉到紧张,产生的作用力无法自行疏解。
还有一个被称为“劳逸结合”的模式更加完善了办公区间的人性化。
人们只能呆在一个固定的地方,这是大多公司为员工考虑的,这样的工作毫无效率可言,在这样的环境中,人被如同机器一样对待。“劳逸结合”模式很好的疏解了这个冲突,在办公区以外或以内设置了专门的休息区,有的还设置了比如乒乓球之类的运动场所。
在以上这些例子中,有的模式让我们得以自己疏解矛盾,也有的模式阻止我们的自由。
一种模式允许我们自己解决作用力,它未强加于我们任何东西,仅允许我们解决内在的作用力。
另一种模式阻止我们疏解作用力,它使得我们不可能找到一个疏解内力、使我们完满的途径。我们如受困之鼠,东转西转,寻求出路,寻求某种可以使我们自己完满的途径。我们不能找到同家庭保持一致的工作方式,不能在会议中畅所欲言,不能在工作时感受到安全,不能在工作间隙得到很好的思维转换,甚至不能舒畅地坐下来,这些环境和秩序不会让我们随己之欲处于和平的境界,而是处于持续的应力之中。
当然,应力和冲突是人们正常生活的一部分。
在生活中,我们不断地遇到冲突或问题,面对冲突时身体立即进入了“应力”状态,动员自身能量应付冲突,解决冲突。
应力机制使我们有了超量的肾上腺素,较多的警觉,较快的心跳,较高的肌肉弹性,较多流向大脑的血液,较多精神警觉的状态……这种高度的警觉状态就是“应力”的状态。当我们遇到困难或冲突,以及任何我们必须反应、解决某个问题、面临某项挑战的时候,有足够的能量对付。
在正常状态下,当我们解决了困难,对付了威胁,疏解了冲突时,应力随即消失,一切恢复正常,应力和冲突是每天生活的一部分,若是在全然没有冲突和挑战的环境中而没有应力,那么它将衰退、死亡。
但妨碍我们疏解冲突力的模式,几乎永远处于应力状态中。
当我们始终处于内部冲突的环境和秩序中,持续处于应力状态时,是不会通过任何办法来战胜应力、解决问题、摆脱冲突的。在这种世界中,冲突不会消失,它们与我们共存,使我们烦恼不已,使我们紧张……我们始终生活在较高警惕、较高的应力、较多的肾上素的状态中。
而后应力的功能变得麻木了,持续的应力成为一种常态。它成为系统的巨大负担。进入应力状态的有机能量已部分“使用掉”,因为它们永远处于这种状态中,我们反应处理真正新问题、危险和冲突的能力下降了,因为能量不断被持续的应力状态所消耗。
因此,“坏”的模式—无效的会议,布置不合理的办公场所,不断施力于我们,损害我们,影响我们。的确,就这样,我们环境中每一坏的模式不断地损害我们,消弱我们,降低我们的应付新挑战的能力,消弱我们生活的能力,帮着致我们于死地……
而另一方面,相应的“好”的模式,帮着我们活跃,因为它们让我们得以自我疏解冲突。
模式不仅仅是帮助我们生活的工具:它们自己也有活力和无活力之别。
好的模式之所以好,是因为模式本身达到了无名特质的某种程度,它体现出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