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中国工业化的时间较短,中国企业由于没有过多的管理历史资源和思想资源可借鉴,再加上经济水平的差异,所以中国的现代管理学基本完全依赖西方的学术支持,企业管理西化是中国企业思想最基本的趋向。当西方鼓吹多元的时候,大家都在多元化;当西方鼓吹一体化的时候,于是又忙着一体化;当别人提出专业化的时候,中国企业急忙闹着专业化。为什么如此选择?个中的因素却不尽明了。
发展战略的困惑是中国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
西方管理学是建立在几百年工业化和百余年现代管理研究基础之上的,是实践的凝结和沉淀,所以西方管理学与企业发展相符相承,可以说是来自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管理学是科学,也是文化,文化是管理学的脉搏和载体。中西文化差异之大不必赘言,那么不同的企业环境,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心理特质,不同的文化观念,根治于西方水土的管理理论与模型是否适合作中国企业发展的灯塔?西方的战略管理理论是否能指引中国企业的发展?西方的“洋药方”能否医治中国土病?这是本文首要研究的问题。
经过本人的研究和分析,可以肯定西方战略管理学作为一门科学是不分国界的,具有普适性,原则适用于中国的企业发展战略的管理。
但如果是简单的照搬硬套,事实证明同样存在不服水土的问题,就像汉佛教的化一样,如果印度佛学里面不增加中国儒学和道家的文化,佛教不能中国化,也就没了汉传佛教的生存空间。
所以本人的观点是:西方战略管理学同样可用于中国企业,不过需要与中国文化相结合,进行本土化处理和改进。具体如何改进,这可能就要与多个企业实际情况相结合,可能不尽相同。
目前中国本土管理思想,无论是曾仕强的“中国式管理”还是胡星斗的“古典式管理”以及各种形式的“太极管理”、“人本管理”都是强调文化的一个角度,科学性普遍不足,均难以担当中国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责。
指引中国企业发展一味依靠西方理论同样不是长久之计,如何制定出中国企业战略管理学和推研出中国企业战略管理模型恐怕还是中国企管学家面临的课题,也是学者们未来的研究方向。这一课题的突破,对于日益强大的中国企业而言极其必要而急迫。毕竟成就国际学界认可的中国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客观条件与基础已基本具备,无论从经济发展速度与实力,还是从企业规模和总量,以及对国际经济影响力。
(本文是作者讲授《企业战略管理》课程的讲义之一,发表时有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