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战略背后的战略:首善》
3月5日以后,中央红军以红9军团在桐梓、遵义地区吸引川军向东,主力由遵义地区西进白腊坎、长干山寻机作战未果。 15日,红军主力向西北进攻鲁班场之第二纵队,因其3个师挤在一起,攻击未能奏效,而援军第一纵队已进至枫香坝地区。
![第57节:首善思维模式(26)](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9555839322999.jpeg)
红军遂转兵西进,于16~17日在茅台及其附近三渡赤水河,向古蔺、叙永方向前进。 19日,红军攻占镇龙山,接着进至大村、铁厂、两河口地区。 红军再次进入川南,蒋介石判断中央红军又要北渡长江,急令所有部队向川南进击,企图围歼红军于古蔺地区。 誕 四渡赤水:甩敌北进 在国民党军重兵再次向川南集中的情况下,毛泽东等决定,乘敌不备折兵向东,在赤水河东岸寻机歼敌。 袭乌江 1935年3月20日,为迷惑国民党军,红一军团的1个团大张旗鼓地向古蔺前进,诱敌向西;主力则由镇龙山以东地区,突然折向东北,于21日晚至22日分别东渡赤水河,从敌重兵集团右翼分路向南急进。26日进至遵义、仁怀大道北侧干溪、马鬃岭地区。 27日,红九军团由马鬃岭地区向长干山方向佯攻,引国民党军北向;主力继续南进,于28日突破鸭溪至白腊坎间国民党军封锁线,进至乌江北岸的沙土、安底等地。31日经江口、大塘、梯子岩等处南渡乌江。 逼贵阳 4月2日,中央红军以一部兵力佯攻息烽,主力进至狗场、扎佐地域,前锋逼近贵阳。这时,国民党军在贵阳及其周围地区只有第99师的4个团。正在贵阳督战的蒋介石十分惊恐,一面急令各纵队火速增援贵阳,一面令守城部队死守飞机场,并准备轿子、马匹、向导,准备随时逃跑。4月4日,红九军团在打鼓新场以东老木孔地域击溃黔军5个团,歼灭2000余人。 入云南、扰昆明、过金沙,突重围。 至此,中央红军巧妙地跳出了国民党军的合围圈,将蒋介石的几十万军队甩在乌江以北。四渡赤水之后,中央红军主力乘滇军东调增援贵阳之机,迅速进军云南,并于5月9日,在皎平渡、洪门渡渡过金沙江。与此同时,活动在乌江以北地区的红九军团,也从会泽以西的树节、盐井坪渡过金沙江。 当敌军主力回救昆明时,红军已接近昆明,但红军并未攻昆明,而是虚晃一枪,突然掉头转向西北挺进,5月上旬,于绞平渡胜利渡过金沙江,摆脱了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四渡赤水之战,是中央红军在川滇黔地区进行的出色的运动战。正如毛泽东所言:“失去了主动权,就等于被打败。”在这次作战中,毛泽东根据情况的变化,指挥红军巧妙地穿插于国民党军重兵集团之间,创造战机,各个击破,取得了战略转移中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四渡赤水”之战是匠心独具的杰作,是真正的军事奇才才能挥洒出众的大手笔,也是红军战争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