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战略背后的战略:首善》
誕 危思: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要做到“慎终如始”,就要掌握另一条重要的首善法则,即“居安思危”。 我们先来看历史上的一则居安思危的首善故事:
![第52节:首善思维模式(21)](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9555944934862.jpeg)
宋、齐等国联合攻打郑国,弱小的郑国知道自己兵力不足,于是请晋国做中间人,希望宋、齐等国家能够取消攻打的念头。其他国家因为害怕强大的晋国,并不想得罪晋国,于是纷纷决定退兵。为了答谢晋国,于是郑国国君就派人献给晋国许多美女与贵重的珠宝作为贺礼。 收到这份礼物之后,晋悼公十分高兴,就将一半的美女赏给这件事的大功臣魏绛。没想到正直的魏绛一口拒绝,并且劝晋悼公说:“现在晋国虽然很强大,但是我们绝对不能因此而大意,因为人在安全的时候,一定要想到未来可能会发生的危险,这样才会先做准备,以避免失败和灾祸的发生。” 晋悼公听完魏绛的话之后,知道他时时刻刻都牵挂国家与百姓的安危,从此对他更加敬重。魏绛的居安思危,是能够在复杂的时事变局中保持敏感。 魏征告诫我们“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欧阳修教导我们“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然而,沉重的历史并未惊醒我们敏感的神经,今日类似的悲剧仍在延续。几年前发生在中国的秦池酒厂的衰落,就源自于对“居安思危”的敏感。 秦池酒厂的衰落 1996年,秦池酒厂推出“永远的绿色,永远的秦池”为主题的形象宣传,并以3.2亿元天价再度夺得央视广告标王。这次人们在喝彩声中疑云顿生:3.2亿元的广告费可是秦池1996年全年利润的6倍多! 1997年1月,《经济参考报》发表系列调查报告称,经记者调查发现,秦池每年的原酒生产能力只有3000吨左右,其他绝大部分均是勾兑酒。 面对危机,秦池酒厂除了在报道前派人进京公关,表示希望报社笔下留情,愿意用数百万元来收购这组报道之外,在事件发生后,便不知所措,无所作为了。 一个年销售额数亿元的企业,竟因为一组系列报道而从此日暮西山,实在是让人唏嘘不已。 在对环境敏感方面,长寿企业都善于居安思危。比尔?盖茨曾说微软只有三个月寿命。此话并非危言耸听,它是对互联网时代软件业竞争态势的正确判断。 正是具有这种危机感,微软才能不断创新,推出更多更好的软件,一次又一次地把竞争对手甩在后面,保持着利润的持续增长。 在国内家电业,我们也看到了这种危机意识。 国内最大的电脑厂商联想集团不久前成功完成业务分家,建立联想电脑和神州数码公司,顺利解决了接班人问题;投巨资成立FM365网站,全面拉开互联网战略,并斥资2.91亿元收购“赢时通”网站40%的股份;建立风险投资基金,进军有线电视市场。这都是颇具远见的发展战略。 在长虹集团前董事长倪润峰多次向中层干部推荐《红楼梦》,提醒他们,荣宁二府家业庞大,表面看很热闹,其实已是亏空并日趋崩溃。企业做大了,必须时刻看到危机,调整战略,改进管理。 俗话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灾难的发生往往是出乎我们意料的。 在企业处于顺境,发展迅猛时,要保持清醒,对顺利的主观条件冷静分析,发现其中的危险因素。切莫被暂时的胜利冲昏头脑,更不能被虚假的繁荣迷惑了双眼。须知,市场是一个怪物,顺起来可使你一蹴而就顶峰,逆起来则使你眨眼间跌入谷底。只有“不畏浮云遮望眼”,才能随机应变。 企业的经营活动受到社会、政治、经济和国际环境等许多方面的影响,因此要在顺境中看到潜伏的危机,并非易事,企业经营者必须有广博的知识,敏锐的眼力和缜密的思维。 同时,要特别注意研究世界和国内大的经济变动的历史,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为预测危机奠定坚实的基础。比如,经济危机、能源危机、资源短欠、滞涨加剧等会给企业带来哪些影响和威胁,看看那些在这类经济浪潮中翻船的企业的教训,必能使自己引以为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