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节:首善思维模式(19)



系列专题:《战略背后的战略:首善》

  追溯历史,大至政权的兴衰、事业的成败,小到个人荣辱升降,诸如“几成而败之”的事例俯拾皆是。

  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更是一个“几成而败之”的典型。李自成自崇祯二年起义,艰难困苦,百折不挠。十三年后,一帆风顺,得天下如探囊取物,然而在十七年三月入京后,面对胜利荣华,他及手下将士陶醉其中,出现一系列决策失误,导致清兵入关,皇帝的位子还没有暖热,就狼狈出逃,最终身死国灭。

  这句话用在爱情婚姻上同样是适用的。当然结婚,不代表就一定有幸福,但离婚也不表示以后就不幸福。要避免“始乱终弃”式的悲剧,在恋爱时就应该慎重,在离婚时更应该慎重。

  一幕幕悲剧的上演,促使有识之士探究“几成而败之”的原因。

  1945年,黄炎培先生在延安和毛泽东做过一次著名的历史周期率的交谈。

  黄说,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总有一个周期率的支配:“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尽力”,不怕“艰难困苦”,努力“从万死中觅取一生”,结果是“其兴也勃焉”。

  但随着事业的成功,权力的扩大,“环境渐渐好转了”,时日一久,便“惰性发作”,且“由少数演变为多数,到风气养成”,便“无法扭转”,到头来是“其亡也忽焉”。

  黄炎培先生的这段精辟论述,可算是对“几成而败之”原因的绝好剖析吧!

 第50节:首善思维模式(19)

  见贤思齐,从善如流,是古今诸多大家成才致臻的美德。一个人只有对真善美不停止追求,才能成就大事业;如若嫉贤妒能,那是会毁掉正统大业的。在中国历史上,就有许多善始善终,能够从善如流的人物。

  郑国是春秋时的小国,它为了防御楚国,和晋国签订了盟约。结盟的第二年,楚国即发兵进犯郑国。晋军有约在先,便派兵救援,路上与楚军相遇,楚军不战而退。晋将赵同等人主张乘机攻占楚国的蔡地。

  他们催请栾书元帅下令行动,但“中军佐”知庄子不让栾书元帅发兵,说:“楚军已撤,郑国转危为安,我们就不该进攻楚国。”栾书元帅觉得有理,毅然命令大军撤回晋国。

  对此,《左传》称赞栾书的举动是“从善如流宜哉”,郑国在春秋时代的这样一个小国,之所以能够保全到最后,正与这种从善如流有关!

  唐太宗李世民虽是在马背上打下的天下,但他深知“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这是唐太宗的至理名言。打江山易,守江山难,这也早在历史上得到了无数次的验证。唐太宗能任用贤能,从善如流,闻过即改,视民如子,不分华夷。开创“贞观之治”,是中国人千年称颂的好皇帝。

  而唐朝的另一位皇帝唐玄宗却不能善始善终。唐玄宗即位之初,披肝沥胆,励精图治,使唐朝出现了“开元盛世”;而在他为政的后期,却逐渐沉湎于声色而荒于朝政,最终酿成了“安史之乱”,使唐朝由盛到衰。

  历史上的刘秀也是从善如流的典范,曾经“赏封冲犯者”。

  刘秀“赏封冲犯者”

  公元25年,刘秀称帝,同年迁都洛阳。有一天,刘秀带队到洛阳东郊打猎,兴致勃勃的他竟打到天大黑,回到洛阳上东门时,天晚城门紧闭。其侍卫高叫:“皇上驾到,快开门迎接!”守门官郅郓,为人正直,见皇上为己尽兴而违犯朝廷禁令夜呼城门,便生气地在城楼上答道:“朝廷有令,夜间无紧急情况,一律不开城门!”之后,侍卫在门口叫骂,甚至刘秀亲自解释,都无济于事。刘秀无奈,只好绕道中东门才进了城。

  当时,刘秀气得七窍生烟,心生暗恨:非除掉这个胆敢蔑视皇帝的上东门守门官不可。次日,刘秀还没来得及传旨,郅郓便送来了奏章,义正辞严地指斥了刘秀丢开政务,出城打猎,带头破坏国家禁令,不顾城防安全的错误。满朝文武都为郅郓捏了一把汗。

  谁知刘秀看了奏章后,心中怒火不浇自灭,深为自己的一意孤行而自责,更为郅郓的批评而高兴。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05991.html

更多阅读

第76节:首善行为模式(19)

系列专题:《战略背后的战略:首善》  企业管理工作所面对的都是生产力的载体,其直接目标是盈利;在这种发展的本能要求下,其管理必须具有“刚性”,即以法治企。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不能严格按规章制度执行,就不是好企业,企业也就发展不起来

第57节:首善思维模式(26)

系列专题:《战略背后的战略:首善》  3月5日以后,中央红军以红9军团在桐梓、遵义地区吸引川军向东,主力由遵义地区西进白腊坎、长干山寻机作战未果。  15日,红军主力向西北进攻鲁班场之第二纵队,因其3个师挤在一起,攻击未能奏效,而援军

第56节:首善思维模式(25)

系列专题:《战略背后的战略:首善》  如何才能粉碎强敌的进攻,摆脱几十万敌军围追堵截,变被动为主动?  中共中央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根据上述情况,决定中央红军由遵义地区北上,通过运动战战役甩开敌人,争取战略的主动权。  红军的

第55节:首善思维模式(24)

系列专题:《战略背后的战略:首善》  为摆脱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并基于对国内国外整个革命形势的判断,中共中央制定了“北上抗日”的方针,决定组织红军实施重大战略转移。  追本溯源,红军之所以选择长征,是与这之前制定的“北上抗日”

第54节:首善思维模式(23)

系列专题:《战略背后的战略:首善》  作为企业的管理者,我们要想方设法保持规模和业绩的持续增长,而要做到这一点,也要求我们必须要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  从首善的角度来讲,只有关照全面,具备这种全面看待问题的系统思维能力,才能让

声明:《第50节:首善思维模式(19)》为网友简单的幸福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