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列专题:《中国式人脉:网》
礼貌地对待每一个交谈对象。如果你想参加别人的谈话,要先打招呼;别人在与他人谈话时,不要凑前旁听;第三者参与谈话,应以握手、点头或微笑表示欢迎;发现有人欲与自己谈话,可主动询问;谈话中遇有急事需要处理或要离开,应向对方打招呼,表示歉意。 谈话中应注重自己的目光与体态,不要失态或失礼。谈话时目光应保持平视。仰视显得谦卑,俯视显得傲慢,均应当避免。谈话中应用目光轻松柔和地注视对方的眼睛,但眼睛不要瞪得很大,或直愣愣地盯住别人不放。 谈话时要保持一种宽宏的气量。当你选择的话题过于专业,或不被众人感兴趣,或对自己的宠物介绍得过多了的时候,听者如面露厌倦之意,应立即止住,而不宜再滔滔不绝下去。当有人出面反驳自己时,不要恼羞成怒,应心平气和地与之讨论。发现对方有意寻衅滋事时,则可对之不予理睬。 谈话时,你的手势要适合礼仪要求。以适当的动作加重谈话的语气是必要的,但某些不尊重别人的举动不应当出现,例如揉眼睛、伸懒腰、挖耳朵、摆弄手指、活动手腕,用手指向对方的鼻尖、双手插在衣袋里、看手表、玩弄纽扣、抱着膝盖摇晃等等。这些动作都会使人感到你心不在焉、傲慢无礼。 谈话中不要滔滔不绝地表现自己的学识,而要言语有度、善于聆听,只有说、听相结合,才能真正做到有效的双向交流。 在聆听中积极反馈是必要的。适时地点头、微笑或简单重复一下对方谈话的要点,是令双方都感到愉快的事情。适当地赞美也是必要的。 与人交流时,无论你的知识多么丰富,也不要借此来压制别人,使别人难堪。在别人愿意听你的意见时,你可以把所知道的讲出来,给别人作参考。同时,还要声明你所知道的是极有限的,如果有错误,希望对方不客气地加以指正。 谈话时善解人意才是最重要的。与人交往,要做到对待上级或下级、长辈或晚辈、女士或男士、外国人或中国人,都能够一视同仁,“上交不谄,下交不骄”,给予同样的尊重,这才是一个最有教养的人。 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对于一个言谈举止时时处处都遵守礼仪规范的人来说,好人脉是唾手可得的事情。 No.6 准备好话题 在聚会上,坐在你身边的陌生人可能会成为你的新伙伴。这是你结识新朋友的一个绝好的机会,你一定要主动地寻找话题与对方交流。寻找话题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种,没有哪个是最好的,关键是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方式。 由介绍自己开始。如果你很内向、很腼腆,那么在参加聚会之前就要在脑子里先想想,自己在陌生人面前怎样做自我介绍。 借题发挥。在参加宴会时,如果你已经从主人那里了解了对方的个人信息,你就可以借题发挥。如果对方是个球员,他的球队昨天比赛获胜了,你就可以说:“我知道你的球队在昨天的比赛中获胜了,一定很精彩吧,能否向我介绍一下当时比赛的具体情况呢?”对方一定会很高兴地向你娓娓道来。 提出问题。我们可以把这种谈话视为投球、接球的动作,而许多难忘的谈话也都是由一个问题开始的。比如:你问对方:“您每天的工作情况怎么样?”通常人们都会热心地回答。而对较内向、看来羞怯的人,不妨多发问,帮助他把话题延续。如果你对他根本不了解,你可以这样询问:“您是住在这个城市呢,还是游客?”从他的回答中,你就可以获得开始的话题了。他可能也会问你住在哪里、从事什么职业等。非常简单,但你要注意给别人一个说话的机会,千万不要一个人滔滔不绝。 与刚认识的人进行交流,最好的办法就是从一个话题到另一个话题地试着说。如果一个话题不行,没说几句就无话可说了,那就立刻再试试下一个。 讲自己的经历。你也可讲述你一些有趣的经历,或你曾经做过的事情,或想做的一些事情,比如修整花园、计划旅行,或其他彼此都非常熟悉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