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贷危机从露出苗头到现在,美国、日本及欧洲各国,一直在忙着救市,尽管救市举措无力阻止次贷危机的恶化,但这种积极作为的态度,至少在重塑市场信心方面,发挥着一定作用。
中国资本市场需要实实在在的行动,而不是喊口号或变着花样玩新概念。否则,失去根基的中国股市就只能唯美股是瞻,像只蹩脚的跟屁虫。称其蹩脚,是因为它连跟屁虫也做不好,经常是跟跌不跟涨:美国股市涨,我们的股市小跌;美国股市下跌,我们暴跌。由于失去重心,中国股市一直很累地活在美股的阴影下,跟美国股市比看谁更惨很有意思吗? 实际上,在全球忙着救市的情况下,维持好自己的资本市场稳定本身,就是对全球的巨大贡献。中国股市的稳定本身,就能向世界传递出自信的信号,而这种状态,在当下次贷危机蔓延的情况下,是极其宝贵的。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应该首先维护资本市场的稳定,让广大投资者从惶恐不安的阴影下走出来。这种维稳之举,不能一味盯着美欧股市——每当美欧尤其美国股市大跌,我们这里就会出现有关部门紧急维稳的消息。维稳是自己的事情,不是别人的事情,应该把目光盯着自身的问题,而不是随美股起舞,茫然无措。 管理层多次强调,中国经济依然在健康发展,中国不具备发生次贷危机的条件,那么,监管层是否应该对中国股市惨烈程度世界第一的现状进行深入反思?为何没有发生次贷危机的中国,反而更脆弱? 中国资本市场需要重塑一种自信,并且,需要把这种自信通过相关政策的调整及对现实问题的根本性解决,传递到每一个人心中。 监管层多次强调,中国资本市场不缺资金,缺的是自信。问题是,广大投资者的这种自信,是建立在公平的制度之上,是建立在重回报的市场之上,是建立在言行如一、扎扎实实地解决问题之上的,而不是无视问题的存在,甚至,采取与维稳基调相反的行动。 以大小非问题为例,在股改时的存量大小非问题尚不能很好解决的情况下,新增大小非次第粉墨登场,已经远远超出了股改时产生的存量大小非。这种过于急切的融资行为与圈钱何异?与维稳的宗旨相符吗? 竭泽而渔的结果,只会令市场变得千疮百孔。一组数据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美国股市扩容到800只股票,整整用了100年时间,平均每年8只;香港股市扩容到800只股票,也用了33年,平均每年24只。而中国股市扩容到800只股票和1200只股票,分别只用了8年和10年,平均每年100只(截至2008年10月17日,沪深股市已有1661只股票上市)。今年前6个月,我国共有59只新股发行上市,平均每月近10只,而在这一过程中,A股一直处于慢慢跌势中。 存量大小非、新增大小非及再融资,不断增加着市场的供应,而资金却没有同步增加。中国股市因供求关系的扭曲和失衡,是所有投资者的心病。 中国股市要走出次贷危机的阴影,首先应该走出自己的阴影。维稳体现在具体的行动中,市场最能感知得到,投资者更能感知得到。一个独立的自信的市场,才能重塑信心,为世界资本市场的稳定作出贡献,也才能赢得世界的尊重。 监管层应该认识到,不作为永远维不了稳。在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不安的大背景下,监管层应该下决心,解决困扰中国股市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大小非、提高交易透明度、根除老鼠仓、严惩内幕交易、勒令垃圾股退市、勒令弄虚作假欺骗投资者的股票退市、严格限制新股发行、彻底取消重复征税的红利税、降低券商手续费……这将是重塑市场信心的最重要前提。这不仅是对中国的广大投资者负责,也是对全球资本市场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