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质量管理八项原则 企业管理的八项原则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是一句名言。这句话改一下用在企业界,也应该是一句至理名言,即:“成功的企业其管理的基本原则都是相似的,失败的企业却各有各的原因”。

近日在报纸上看到介绍岳川博先生的《新竞争优势》一文,作者通过对国内外著名企业成功的经验分析,概述了企业成功必须具备的一些基本素质。我认为企业管理是有共性的,管理原则是简单的。企业能不能成功,关键在于你是否有基本的管理思路,并且能够坚持不懈。

下面我来谈一谈其所列举的企业管理八项基本管理原则:

集中

作者把集中看作是自然法则。根据物理学的热力学第二定律,如果没有集中只有分散,系统就会演变为无序状态。企业没有集中就是一种无序。集中包括战略集中、战术集中、市场集中、品牌集中、文化集中、权力集中等多个方面。

其实我认为这些集中概括到一点也就是资源的集中。一个公司的资源是有限的,特别是象我国这样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不论从哪一个角度来说,我国企业的资源和国外大企业无法相提并论,在参与国际化竞争的过程中,集中资源突显竞争优势可能更加重要。为什么我们没有在世界上有一定知名度的大公司?尽管世界前500强我们也有几个,但计划经济色彩过于浓厚。因为一直以来,我们许多企业并没有集中资源:业务上不断地变幻自己的主业,市场定位模糊不清,公司内部争权夺利,人力资源一盘散沙。

我在深圳万科公司工作的那段时间,万科正处在由多元化道路向专业化收缩的进程中。董事长王石称之为走专业化道路。从1994年开始,王石开始卖掉原先涉足的行业,亏钱的卖、赚钱的也卖,甚至最后把盈利非常好的万佳百货也卖了,成为一个完完全全的房地产公司。香港华润集团的宁高宁先生曾经谈到,和国内其它许多设在香港的窗口公司相比,他收缩战线只是早了两三年。而后来我国许多设在香港的窗口公司不行了,而华润集团却发展得比较稳健。与此相适应的,只是走专业化道路早了几年,万科和宝安相比,现在有天壤之别。

速度

速度与企业的竞争力成正比。

速度哪里来?当然信息技术、渠道改善都可以提高速度,但真正的来源却是一个公司营造的企业文化。

就象李华强总裁所说的,现在不是一个大鱼吃小鱼的世界,只是一个快鱼吃慢鱼的世界。谁快谁就能赢得竞争的主动权。

在市场经济的初期,国内不断增长的、宠大的市场提供了巨大的发展契机,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许多企业几乎是一夜之间冒了出来,红了起来,也有许多企业各领风骚两三年,红了之后迅速走向衰落。这是一个没有大企业的时代,也可以说这是一个还没有英雄的时代,这也是一个很容易产生英雄的时代。城头变幻大王旗,谁快谁就能成功。但成功之后该怎么办,企业大了之后怎么办?如何恪守企业基本经营法则并不断创新,那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在证券行业,我们也看到,尽管有一些证券公司注册资本和我们相比大许多,但和国外美林、高盛这样的大证券公司相比,可以说全国没有一家大证券公司,大家都是刚刚起步。另外,我们公司存在较好的竞争优势。自从受到中国证监会的处罚之后,我们没有自营投资,没有委托理财,在市场连续两年多时间暴跌的过程中,我们的资产质量是比较干净的,我们因为小,人也少,和别人相比,有着得天独厚的竞争优势。如果我们能快一点,优化各种流程,在公司内部建立一种高效、快速的工作机制和管理程序,形成一种以工作为导向,反应快、力量齐的企业文化,明天的证券市场就有我们一席之地。

曾经有一个公司的董事长问他们的中层干部:石头怎样才能在水面上漂起来?答案五花八门,有的说石头是假的,有的说把石头掏空……最后董事长说,小时候打过水漂吧,唯一能让石头漂起来的方法就是加快石头的运行速度。

 全面质量管理八项原则 企业管理的八项原则

发展领导力

领导居于企业的核心地位,各级领导者的能力是企业竞争力大小的关键所在。领导者的力量包括智慧力量、道德力量和意志力量。作者认为,民主化的泛滥,只能说明产业界领导力的普遍缺乏。真正的解决之道在于增强产业界的领导力,而不是无限制地削弱领导人的权威性。

作者的观点可能看起来有点偏激,但是无数的事实证明,产业界在“民主”和“集中”问题上的纠缠不清,让我国的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丧失了许多竞争机会,也让许多企业先吃了哑巴亏。现在我国一些较为成功的企业,如联想、海尔、万科,也包括象万向集团这样的农民企业,在企业成功的同时,也基本塑造了一个个象柳传志、张瑞敏、王石、鲁冠球等这样的优秀企业家形象。在这些企业的内部,经营过程、务虚会议上肯定有许多民主的东西,但在关键的发展战略上、在决定企业那惊险的一跳的过程中,无不是依靠这些优秀的企业家那超人一筹的眼光和力排众议的超常规决策。在美国通用电气,韦尔奇刚接手时,大刀阔斧的改革,“数一数二”为理念的主导型集中战略,为许多所不理解,当时甚至被称为“魔鬼杰克”,但后来的事实证明他是对的。

当然,发展领导力并不是发展几个高级管理者的领导力,作为中层干部、甚至一些主管,只要是管了人、管了事的人,都有发展领导力的空间,如果每个领导者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力量、道德力量和意志力量,我们就能在企业中培养出一个经理者阶层。只要拥有一支优秀的队伍,我们就拥有了王牌。

建立共同理念

一个企业每个人都很卖力地工作,这个企业是不是就能迅速地发展?不一定。还要看他们是不是劲往一处使,是不是有个共同的目标和愿景。

企业理念非常重要,这一点现在没有企业不赞同,所以作者的阐释我也不再赘述。说起理念,几乎只要有一点规模的企业都把它摆在第一、第二的位置。但建立共同的理念,大家都理解了吗?我看不一定。

企业理念不是一两句口号,更不是几句标语贴在墙上,企业就具有了墙上所写的企业理念。企业理念一定来之于企业日常的经营管理,然后又回到日常的企业管理中去。换句话说,你有什么样的经营管理方式,就会产生什么样的企业理念,它很自然地滋生出来,企业所要做的可能只需要稍加提炼、稍加引导就行。而形成的企业理念,对外延伸又成了企业的形象,别人会从你的经营管理中来看你是个什么样的企业。比如一个总是在管理上对员工求全责备的企业,它可能会有较好的风险控制能力,但绝对不会产生出“开拓创新”这样的理念,就算你把“创新”在写在墙上、甚至写在员工的脸上都没有用。

企业的定位非常重要,不同的定位会决定企业不同的生存与发展道路,决定企业完全不同的生存空间。根据我个人的理解,一个企业家,想把企业做成什么样,一定要告诉他的员工,让员工有心理准备,让员工能充分理解,假如说员工不能理解也可以让他早一点另就高枝。特别是中高层人员,他们对企业目标不同的理解,可能会导致完全不同的工作方式和管理方法。

刺激内部竞争

内部竞争可以刺激组织中个体的活力和竞争力,从而增强整个组织的竞争力。

一个没有竞争的市场是僵化的市场,一个没有内部竞争环境的企业不可能对外有竞争力。长期的计划经济和国有企业体制,让许多原本优秀的青年“十分钟年华老去”,成为企业这架机器上的一颗颗没有生机的螺丝钉。计划经济在剥夺人的欲望的同时,也剥夺了人的上进心和竞争意识。人,欲望太多不行,容易出事,但没有欲望的人也是非常恐怖的,他就会缺乏主动性,缺乏创造力,而这对于一个企业的员工来说,又是最致命的。关键在于对欲望的合理引导。当拿破仑说出“不愿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句话时,他已经掌握把欲望转换为战斗力的法宝。

我们去年对浙江证券进行企业管理内部改造之初,我曾写过一篇“伯乐相马与赛马”的文章,认为公司将为全体员工提供一个展现自己才华的赛场,员工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在这个赛场脱颖而出,成为公司可用的“千里马”。同时,公司也提出“员工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收入能高能低”和“能者上、庸者下”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并在实际中将之付诸实施,打破了一直以来论资排辈、能上不能下的国企体制怪圈,顿时将企业的人员激活了。通过一年多时间的努力,我们现在可以说,我们拥有了一支有活力、有工作激情、有较强竞争力的人才队伍,当然这支队伍之间还需要进一步磨合。这支队伍能不能留得住、用得好,能不能锻造得更为出色,还取决于公司内部和外部的许多方面。

当然,公司内部竞争环境的塑造,需要公司能有一个诚信、开放、公开公平的组织氛围的支持,而这个氛围也实实在在地体现在日常的经营管理当中,体现到员工的内心深处。

铸造坚不可摧的诚信

诚信是现在说得比较多的一个话题。

诚信是市场的基础,没有诚信,就没有交易,没有市场。如果诚信基础薄弱,每个人、每个企业在进行交易时都要对对方的资信、实力、信誉等各个方面要作一番来来回回地考证,因此必然增加交易成本,降低工作效率。

因此铸造企业的诚信基础至关重要。在市场处于供过于求的时候,谁诚信,谁就容易获得交易的机会。

要树立企业外在的诚信形象,必须在企业内部先树立一种诚信、开放的信念,树立一种企业正气。公司的理念“人本方正、与时俱进”其实就是要求员工为人方正,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创新。方正二字来源于《汉书·晁错传》,“察身而不敢诬,奉法令不容私,尽心力不敢矜,遭患难不避死,见贤不居其上,受禄不过其量,不以亡能居尊显之位。自行若此,可谓方正之士矣。”这段话体现的正是这种诚信精神。这段话值得每位方正证券的员工仔细琢磨。

创新

创新是企业适应变化的必然选择。创新是一个老话题,对这个老话题要谈出更多的新意可能有一定的难度。

这里,我想说的是,现代社会特别是企业组织的创新,并不仅仅是指个人进行了一些发明、发现,而是指企业组织能够不断地优化自己的流程,优化自己的管理,优化公司资源的配置、优化人才结构。市场不断在变,一个代公司必须不断优化内部的资源配置。

管理创新是一种非常有意义、也值得我们花力气钻研的创新。比如杰克·韦尔奇推出的六西格玛,改变了公司的管理体制,也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深圳某券商2000年左右推出的五星级服务,现在看来很一般,但在2000年券商日子不用愁,被别人称为坐等数钱的时候,就能提出“五星级服务”并付诸实施,确实起到了改变员工观念,吸引增量客户的作用,该公司的经纪业务之所以迅速提升恐怕也与之有关吧。

实现利益和谐

    作者认为,企业管理的最后一项基本原则是实现股东、员工、客户、社会等利益相关者之间动态的、积极的利益和谐。

伟大的企业家不是孜孜追求个人利益的商人,他们能够为许多人承担责任、创造价值。1908年福特汽车生产出世界上第一辆属于普通百姓的汽车——T型车,很快让美国人着迷,市场持续旺销。美国人评价,T型车第一次跨越了阶级与阶层的沟壑,并带动了一个民族生活与文明的滚滚向前。此时,许多人劝福特应该趁机涨价,大捞一把,但福特大发雷霆,他认为他对消费者的许诺是第一位的。福特汽车不但没有涨价,反而降价一半多,持续地向消费者让利。每部车的利润由1909年的220美元降至1914年的99美元,净收入却由300万美元上升至2500万美元,在美国的市场份额由9.4%上升至48%。

福特在向消费者让利的同时,也让员工分享企业的发展成果。福特开始改善员工福利,1914年宣布福特公司的最低日薪为5美元——几乎两倍于当时的最低日薪,这震惊了全世界,并使福特本人成为神话。优厚的薪水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优秀劳动者,1914年福特公司的一份调查显示,只有29%的员工来自美国,71%的工人来自世界各地。

福特的工资计划不仅使员工受益,还直接带动了美国甚至世界经济的增长,创造了崭新的社会。1923年至1929年的7年间,美国平均工资增长一倍,在20年代构成强大的购买力和生产力,刺激美国成为世界经济创新最多、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股东、员工、客户、社会达到了和谐的利益统一。

 

                       ----后发表于2004年10期<经贸实践>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06394.html

更多阅读

如何正确运用科学技术 企业正确认识和运用全面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是企业的第一生命,也体现了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然而部分企业质量意识和观念落后、缺乏质量管理体系、缺乏产品质量安全责任意识、对于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应用出现了重形式而轻实效的“两张皮”等现象,这将严

全面预算管理的概念 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和原理

什么是全面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 就是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全面质量管理的概述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通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五种全面质量管理工具

  解决日常业务问题的质量管理实用技巧。   随着质量运动的迅速铺开,许多人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自己的企业内实施质量管理。可是,他们经常失望地发现,他们很难知道哪种质量工具和技术最适合哪些具体场合。   下面介绍几种质量

龚诚:全面质量管理在中国因何水土不服?

关于企业发展和企业文化的讨论由来已久,且对它们间关系的重要性已有共识。然而企业文化与质量管理的关系似乎未能得到很好地论述。   比如:为什么全面质量管理(TQC)在日本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而同样的管理,同样的方法,同样的思想,移植到

声明:《全面质量管理八项原则 企业管理的八项原则》为网友心有心的距离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