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的治理结构大多不怎么样。
从公司战略决策看,表现为家族成员在饭桌上决策的多;从公司经营管理角度看,又表现为家族成员之间与家族成员与外人之间的内外有别;从公司日常操作和营运角度看,更表现为家族成员动力十足,而外部员工积极性不高的矛盾。凡此种种,自上而下,都反映出公司决策、执行和运营的混乱。
在公司草创阶段,家族成员齐心协力,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有关系的就动员关系,而且,在没有获利之前,大家都可以不计较得失,任劳任怨。的确,比跟外人合作做事有一些方便之处。这样,可以很快让一家公司把业务做起来,形成生产能力或者服务能力。
随着公司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企业不得不从社会招聘延揽大量的专业人才,社会各个部门和生产各个环节都需要企业走规范化经营之路。在走上规范化社会化经营之后,家族成员的资本、智力和管理能力都难以跟上行业发展的要求。
此时此刻,家族成员必须加强学习,适应社会。但是,对于家族股东中的某些成员来说,要他们去学习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是非常困难的,一则是因为有些人根本就没有这种修养和学习的习惯;二则是因为他们在创业阶段出过力流过汗,公司的天下都是“老子/老娘”打下来的,或者言必称没有功劳有苦劳,不管怎么说,我还是老板之一!
在这种情况之下,企业的当家人(一般是家族内部最有经营头脑,或者就是公司最大的股东)采取何种态度就非常重要了。如果对于家族成员的所作所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那么,外来员工很快就会看破家族企业的管理弱点。这样,家族企业将难以立足。如果当家人对于家族成员的所作所为看得清楚,也知道如何约束这些成员的不良和不当行为,那么,外来员工就知道你的企业做事还是有原则和分寸的。这样,家族企业将难以立足。
那么,家族企业如何找到长远发展的解决之道呢?
如果家族企业只是在表面上做到“处事公正”,内外不分,平等对待。那么,可以达到外部员工“口服”的目的,而真正要这些外来打工者“心服”,那就一定要有“攻心”之策,这样的对策无他,就是分散股权,或者搞高管以及业务骨干的股份期权。此外,必须让那些确实有能力的外来人员进入公司的决策层和管理层,广泛吸收他人的意见建议,这样,利用外脑以补足家族成员智力不足的弱项。
要做好这些工作,掌门人必须襟怀坦白,大气大度,而且对于转轨过程中家族成员的情绪也要仔细把握,不要把好事做成坏事。这就要求掌门人有超前的眼光,老到的手腕和超常的情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