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聪明人的人生智慧:生活中的处世禁忌》
赵露就是因为传播了同事的隐私,而被能力强的人抓住该同事把柄,搞掉了自己前途上的拦路虎。而赵露并没有因此得到好处,反而受到同事们的戒备和领导的批评。 人人都有好奇心,对于一旦获悉的秘密,是很难忘记的。用巧妙的方法处理这样的事情,才能使自己免于祸患。如果是在偶然的机会获得秘密,装作不知道这件事情,不要使事主怀疑到你的头上。要尽量避免加入谈论他人隐私的行列,不要凡事都爱凑热闹。要是没有酒量的人更要注意,避免酒后失言。即使无意中泄露出去,也要当作无辜的样子,给人本身是一件公开的事情的感觉。如果事情重大,可以直接找人谈话,借以警告,以示如果真正出现了泄密,就能够追查到“责任人”。不过,再怎么补救也不如不传播别人的隐私。 有个长舌的老妇人向牧师承认说过许多人的闲话,她不知道还有没有办法可以弥补。牧师并没有对她说教,只是给她一个枕头,要她到教堂的钟楼上,把枕头里的羽毛散到空中去。她照着做了。牧师说:“好吧,现在把每一根羽毛再收集起来,放回枕头里去。”这位老妇人为难地说:“牧师,那是办不到的!”牧师很严正地说:“同样的,要追回所说的每一个闲话,那就更难办到了。” 人们有的时候喜欢把自己的烦心事告诉别人。或许在偶然间,或许有人把你当作真心的朋友对你倾诉衷肠,你获得了同事的隐私,此时千万不可得意,因为在无形之中你已经增加了一份担子,担了一份责任,在暗中受到了监视,暗藏了一丝祸端。无论是有意的还是无心的,同事的隐私一旦从你之口暴露,不仅会使同事难堪,而且会使你的信誉大打折扣。 对同事的隐私的传播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会使该同事在办公室中轻者羞愧,重者颜面扫地。该同事对你恨之入骨,你与他的友情会嘎然而止,也许在工作中还会成为对头。同时办公室的同事会对你另眼相看,与你的距离将会变得很遥远。要明白知人知面不知心,特别是对于能力强的同事来讲,某个人的隐私也许就是他要搞掉这人的一张牌。你在无意之中帮了他的大忙,但没有人会感谢你,相反会对你加倍提防小心。 喜欢传播别人隐私的人同时也是爱讲负面话的人,他们有时是因过于理想化,用自己理想化的模式,去套生活中的现实,结果常常是事与愿违。还有的人是看问题过于狭隘偏颇,只考虑自己,不顾及其他,凡是不对自己脾气的,都一概予以否定。另一种便是用放大镜甚至是显微镜看人,将别人的微不足道的缺点放大。他们很难与人友好交往,即使并没有直接说对方不好,但他那万事皆不如意的心态,让人很难同他找到舒心满意的共同语言。久而久之,人们会觉得此人太“刁”,难以相处,常常避而远之,偶有接触,也只好打个哈哈敷衍了事。总讲负面话,最终会成为难以与人相融的孤家寡人。 勿以恶小而为之:不要占公司的便宜 公司的物品不是免费资源,你必须坚持原则,处处注意自己的不良行为,养成不拿公司一针一线的习惯。 世人都有一种贪念,总想占些小便宜。在一家公司上班,呆的时间长了,一些人就很随意地把公司的物品私自拿回家使用,小到一张复印纸、一支圆珠笔,大到电脑、汽车,并且顺其自然忘情地使用这些免费资源。把公司的一个信封、一沓稿纸、一支圆珠笔等物品顺手牵羊地拿回家,尽管这些小东西不值钱,却能反映一个人的职业操守和道德品质。 一家公司的女职员把公司的稿纸拿回去,给上小学的孩子当作业本用。而孩子老师的丈夫就是另一家公司的部门经理,该家公司正要与女职员所在的公司合作一个项目。当他无意中看到孩子的作业本竟是公司的稿纸时,他就想:“这家公司的风气太坏了,这样的公司怎么能做好生意呢?”于是便中止了与该公司的合作计划。 谁也没有料到,这么一个大项目的合作失败竟然是一本稿纸惹的祸。可想而知,如果那名女职员的老板知道了这件事的原委,这名女职员的下场一定会很惨。

我们通常会这样想:占用公司一本稿纸、一支圆珠笔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这些不值钱的东西,用用没有什么关系。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一个人职业品质的好坏,往往从细小的地方表现出来,俗话说:“不因善小而不为,不因恶小而为之。”不要小看一张纸或一支笔,它所造成的伤害,会比你想象的要严重得多。许多人在职场打拼多年,没有取得成功,就是败在自己不良的职业操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