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其实可以分为很多等。大家都不会怀疑爱因斯坦的创新比中国民间剪纸的难度更大。我用以下三等来简单描述一下创新的程度。
首先是高度创造性。这种程度的创造性更多的是与人的天赋特长有关,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可以称之为天才的顶级艺术家和科学家。如音乐大师贝多芬、肖邦,绘画雕塑领域取得不凡成就的罗丹、梵·高以及各个年代的文豪巨匠雨果、李白等等,他们从事着一种需要高度想像能力以及开创性的工作,这种创造能力更多地来源于个人内心和灵魂,并在天赋的滋养下迸发出来。此外,科学家也是该种创新的极好的例子,如一生中共发明了1328种东西的大发明家爱迪生,发明软件概念的技术创始专家等。拥有此种创造能力的人所占比例是极小的,人类历史隔上百年才会涌现几个。
其次是中等创造性。从事此种类型活动的人也是非常聪明的,但他们还称不上天才,而是在巨人的肩膀上继续完善他们的事业。比如对流程进行重新设计或改进,或是软件构架、应用软件的开发等。许多研究人员从事的就是这种程度的创造工作,从工业设计到新闻写作,从编写程序到市场策划,都属于中等创造性工作。
最后一种类型就是具有创造性。这在现实生活中比较多见,大多数人经常会从事这种类型的创新活动。常见的比如装饰圣诞树和房间,对自己的服装进行搭配;又比如工作中的数据转换、数据处理、撰写报告结果等。这种活动只需要调动一下思维令其摆脱刻板,对现存的东西进行一些改造,并不要求具有太多的创新。
在创造性程度高的工作中,我们较难找到可以遵循的工序。因为许多思想是存在于智力工作者的脑海中,没有办法将它程序化或者表达出来让他人应用。硬要让贝多芬将其作曲的思路形成一套可以教授的书,这当然是天方夜谭。尤其在软件设计这种中、高等创造程度的工作中,思想在设计者头脑中是动态的、不按固定模式进行的,而最后出来的结果又大多是无法准确预料的。如果我们想要用固定的工序来规定这些头脑工作的方式,只能是白费心思。但一旦换到创造性程度低的工作,如生产车间的流水线或超市收银等,员工可以按固定的工序来完成工作,不用太多的思考和创新,标准化工序就起到了提高效率的作用。
对于不同创造程度的工作来说,适用的员工管理方式也不同。在高度创造性的工作中,我们不能轻易地替换掉员工,因为他们每一个人都具有特别的创造能力。于是,管理的对象变成了员工的脑袋,我们的任务就在于怎么保持这些头脑的创造性,又能保证产出。对于低创造程度的工作来说,我们要做的就简单多了。任务是固定的,员工也是替换程度高的,只要做好了产量预算和进度控制,人就像机器一样达到预计的产出。这时,我们的管理对象就是人的行为而非不可控的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