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改说到底,就是老股的股权重置.而新股依然是有股权分置的问题,那就是限售股的可流通期限.并且,随着新股的不断上市,源源不断的产生了这样新的"大小非",这样的格局不改变,就等于再来一次更大的圈钱.同时,圈钱的性质发生了改变.由上市公司,变相为国家股东,非流通的大股东向流通股的小股东圈钱了.到底是上市公司需要钱?还是国家需要钱?还是小非法人需要钱?股市股票真正的定义对象是哪个?当然,我们可以实现共赢,同富.但是,这有做到吗?虽然有重修章法,缩短了期限,但是,这力度是不足的.
回想股市兴办之初,是为了改变建设企业的资金短缺,减少国家财政负担的目的. 而现在是老百姓不但要给上市公司送钱,还要给国家送钱,给法人送钱了. 本以为实行股改解决了老股股权分置的问题,新股就不再分置,施行全流通了,现在看来完全不是啊. 结论股改不对新股施行同时全流通,还在设分置期限.只是说法改变,换汤药还是.看来用唯物主义的方法看股改是比较吃力了. 以上是从唯物主义者的角度看股改的战略. 我们再从机会主义的角度看股改战术上的得失在哪里?之初的成功之后的失利. 想当时,股改之初,股市上行是得到了两个不可抗拒的机会 一个是实行股改之时,大股东必须对价付给流通股,有的大股东是作弊的,不是自己掏钱的,是利用市场的运作机制,用增送股的方法,这就造成必须利用股市向上的大趋势,以便提权成功,否则,就填不了这个坑,就要失败,拉动股市上行是迫不得以的. 另一个就是要让某蓝股高价发行,获得高额利润,那些操手们,拉动了刚上市的工行等航空母舰股,迫使股指逆势连续上扬,导致后来局势一边倒. 由于股指冲过了4500点位后,引发了一次散户炒股热潮,那些机构操手,在完成获得高位发行的任务后,开始了获利大了结的过程.股改的大小非股东也开始了解禁的过程,而这两个均是让股市下行的机遇了.最后,在泡沫的骂声中,股市在6000点上方,独力难支了."一枪不放,下山摘桃".以前曾形容某人抗战,现在形容大小非了也不为过了. 用目前各路专家开的药方,都如同摇头丸,麻醉片,只能起短时效应,根本不能治好病.只有细拆建议是良方,是平衡的机制,是价值经济的可行运作点.对股市来讲,以前是块木板,今天是根稻草,明天就什么都不是了.为什么?如果昨天2008年03月4000点位刚破,50%散户亏损,这建议首次提出,实行的话,股市十几万亿能保住,今天2008年08月2000点位刚破,50%机构亏损,施行的话,股市几万亿能保,拖到明天,股价都是一元五角了,苍蝇绿豆都一般大了,拆也没用了.股价只能在1.5元左右的位置,找到平衡点.要持续发展,就要有平衡可依,才有价值经济的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