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要具备战略思维 企业哲学化管理的战略思维



一个企业的成长史往往深深的印记着不同历史时期发展层面不同管理者厚重的文化底蕴;同时也体现出每一个管理者的哲学素养在企业经营战略思维中的思想基础,因为战略思维是管理者哲学素养的实施、运用与拓展;一个管理者如何提高自身的战略思维能力,需要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备一定的哲学根基;一个好的管理者,不能没有高超的战略思维。战略思维的深厚底蕴在于较强的哲学素养。增强哲学素养,关键在于博学、笃行、深思;重在领悟这个时代创新理论特别是科学发展观蕴含的观点和方法。

一、企业战略思维的哲学基础

企业经营战略是建立在企业现实发展层面上的事关企业生存与可持续发展重大决策思维的战略规划,回首过去、立足系统、放眼宏观、志在未来。而哲学既具有厚重的历史感,又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因为“哲学创造了时代,时代选择了哲学”,是“一种建立在通晓思维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一定时代企业营销变革战略管理的策略水平,是一定时代哲学水平的反映”,是“思想中所把握到的时代”和“时代精神的精华”。

企业战略思维是建立在系统性、创新性、全局性的思维;这就要求每一个企业决策参与者必须站在企业的发展高度去把握、驾驭、综观全局;以哲学所具有的宏大的系统性与巨大的逻辑感,在最博大、最深刻的层面上去把握企业发展战略这个时代的世界的统一性,并以此诠释企业发展战略在这个时代现实世界的动态现象,也提高企业在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竞争能力。

 企业战略思维是建立在发展的角度具有前瞻性、面向未来的思维,企业决策者一定要对企业发展过程中所面对的各种不确定危机因素和所产生的不同结果有所预测、把握和控制;而哲学是运用思维来把握世界本身的规律的,哲学是一种理性的思考;由此说明,哲学思维为企业发展战略提供了最深厚的思想基础,如果一个企业的决策者没有坚实的知识基础,没有一定的哲学素养,是不可能成为一个好的企业决策者的,因为一个好的决策领导者是具有很强的战略思维能力的。

 企业发展战略思维的核心就是能够把握企业在运营过程中不同层面动态变化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在于“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这就要求企业决策领导者必须具备深厚的哲学素养。综观世界历史上中外各时期的知名企业、管理与思想的历史,管理学家和企业家,在其企业现象、企业规律、企业生存法则,都流存有不同历史时期的哲学成分。一个管理学家或者战略家同时也是一个厚重的哲学家,或是一个具有厚重哲学素养的人。

谈到哲学思维就不能不提及到两千多年前,我国春秋战国时代诞生的伟大军事家孙子和他留给我们的《孙子兵法》,他既是一位著名的战略家,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哲学家;而《孙子兵法》既是一部举世公认的军事思想的名著,同时也是一部中国哲学史上的经典名著。《孙子兵法》所体现的核心却是它所揭示的具有普遍性的战争规律;而成为后世在各个不同领域规律运用的典范。其哲学化的阐述在于在敌与我、强与弱、利与害、进与退、胜与负等军事矛盾形式中,把握它们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企业发展战略必须建立在这具有普遍性规律的战略思维基础之上,“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我们的企业决策领导者又必须具备超越现实的战略思维能力;在“非战”、“非攻”、“不战”的境界里,强调“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体现一种对待企业发展的哲学心态;“中国式管理”理论的提出就是建立在中国传统哲学思维基础之上的,但我还是一再强调《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中国式管理辩论”》;《孙子兵法》作为世界兵学之经典的意义在于用时代的发展观来运用和改造它,这本身就是《孙子兵法》传承的哲学观,企业决策领导者不能只是停留在谋略、战术、技巧这个层面上,更重要的是去体会它的深邃的哲学启迪,

 企业要具备战略思维 企业哲学化管理的战略思维

 一个真正的企业决策管理者,不仅要具备政治家的胆识,军事家的韬略,同时又具备哲学家的睿智。能够把企业经营战略与哲学思维融为一体,以哲学思维来指导企业经营战略,以企业经营战略来体现哲学思维,充分的对企业经营战略本质和经营模式,对企业经营规律和企业经营指导规律,对企业经营的知识基础与文化基础和人力资源保障在企业经营中的团队精神,对管理实践和管理认识的辨证过程,对经营管理能力强弱转型的条件,过程及规律等等要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对这些企业经营战略中的重大问题的深刻认识,如果不具备很高的哲学素养,或者说没有很高的哲学功底是难以想象的。企业决策管理者哲学素养层次反映他所拥有的战略思维能力。

我们从海尔集团的战略发展历史看总裁张瑞敏其人的战略思维能力,在中国工业经济发展初期的1984年就提出了海尔的品牌战略思想;1992年提出多元化发展战略;1998年的国际化发展战略;2002年的国际化战略的深化,足以证明张瑞敏作为一企业管理者的系统战略思维的博宏与高远。

 二、企业哲学管理与战略思维能力

企业哲学化管理是建立在哲学素养的层次上的,对于战略思维的影响是很重要的。在这里我想就企业哲学管理,从提高战略思维能力的角度,如何加强哲学素养从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1、必须处理好个人主观意识与客观协同的关系;一个管理者是从企业的发展层面与实际出发,还是以个人的主观意识和判断出发就可以看出这个管理者的哲学修养。不附和,不唯权,以企业运营实际作为出发点,是需要一定的管理境界的。不附和讲的是一个管理的原则问题,原则并不是管理创造的出发点,而只是最终的结果,这些原则不是被应用到企业文化和企业经营,而是从管理中抽象出来的,不是企业文化与企业运营去适应原则;而是原则只有适合企业不同的发展历史层面和实际经营才是正确的。承认企业文化与企业运营的必然性,并从中找出思维的必然性,管理者应基于这样的认识,应该从企业客观层次的实际情况入手,找出其规律,作为企业经营的导向,而不是相反的。TCL的2006年海外扩张管理转型说明李东生在认识到其根源在于个人主观意识与决策协同的整合这个战略决策的实际;李东生是否从2005年的海外并购中找到错误的所在,我们还有待观察。在这里我所要讲的是: 企业管理既要研究理论;又要研究实际,对理论与实际的研究,既要重视企业的发展历史,又要重视企业的现实层面;既要对不同体系进行研究,又要从综合的层面去系统化研究,既要揭示企业本质,又要预见企业的未来。

2、正确处理好企业发展现象与企业自身本质的关系;如果一个管理者能够很好的将个人主观意识与客观协同结合起来,个人主观意识就不能停留在企业现象的层面上,而必须揭示企业经营的本质。企业现象是直接的东西,是一种感官上的东西,而企业经营的本质不是感官上能够了解的,而必须要有思维。企业战略思维的就是要通过企业现象而去揭示企业经营的本质,中国自古就有“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以远,远而示之以近”的说法;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管理者在不同的层次上如何从企业现象找出企业经营的本质,在信息化的今天,如何从不同的信息中整合有用的资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这就要求管理者要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3、正确处理好企业变革与不变的关系;中国企业在变革管理上一直处于中国传统文化思维的约束之中,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至理名言,“万物流转,无物常住”,“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人不能同时踏进同一条河流”等等。这些思想是极为深刻的,但我们还要深刻的认识企业不变的问题,因为企业变革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需要什么样的变革,要从辩证的角度看问题。从人类、自然发展的角度来看,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孙子兵法》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毛泽东在运用变和不变对立统一的思想中有自己的独特的认识,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在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发展变化快,社会信息瞬息万变,机会稍纵即逝;但也有相对稳定的阶段;即在绝对的动态性中存在着相对的固定性,这就需要我们的管理者,依据经济的稳定性去深刻揭示了企业经营的指导规律。依 据经济的变化性,创造各种各样的经营策略;从而策划出一系列企业经营竞争方式和方法,真正的体现企业管理者自身的哲学修养。

4、正确处理好企业经营中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企业经营战略通过在经营的比较中即会显示其它所反映的共性和个性的事物(或称一般和特殊);列宁说过,“个别一定与一般相联系而存在。一般只能在个别中存在,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任何个别(不论怎样)都是一般。任何一般都是个别的(一部分,或一方面,或本质)。任何一般只是大致地包括一切个别事物。任何个别都不能完全地包括在一般之中,如此等等。”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我们的管理者自身要认真研究企业自身的特殊情况,找出规律,升级新的战略,找到决策的方式和方法,来指导企业的经营;研究自身企业发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比较不同企业的发展战略,找出符合企业自身的经营特色,走符合企业发展的经营战略。

5、正确处理好企业经营中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的分析方法;企业运营的矛盾是对立存在的,我们的企业经营管理者要在比较的角度进行矛盾分析,从世界观、方法论上着眼,一定要把企业不同的矛盾放在特殊的发展历史条件下来考察,找出企业矛盾双方的基本特点和相互联系,从运动中把握企业矛盾的特点和发展趋势;防止和克服主观性和片面性,力戒表面化和形式主义,要在全面、比较和反复中加深对企业矛盾本质的认识。

6、必须站在企业不同层次的员工的认识和观点上,协同企业经营战略的实施;企业不同层次的员工的观点和认识,是战略决策的基础和根本,企业运营的过程是员工创造的过程,企业的发展历史是员工创造的历史主体;如何站在企业不同层次的员工的认识和观点上去看待问题、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就可以反映出一个管理者的哲学素养层次;站在认识论的角度企业经营战略决策从企业不同层次的员工的认识和观点中来又回到企业不同层次的员工的经营过程去,实际上就是从实践到认识、又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把企业不同层次的员工的认识和观点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就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用集中起来的意见去指导企业不同层次的员工的行动的过程,就是从理论回到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理论的过程。管理企业不同层次的员工的认识和观点的领导方法,是正确处理了实践和认识、感性和理性、特殊和一般的辩证法。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企业管理者对企业认识和历史的统一;一个没有历史观的管理者是不能有很好的企业经营战略认识的,一个没有系统认识能力的管理者是不会很好的坚持企业的发展历史观的。

 哲学素养要在管理过程中加深感悟

 管理者的哲学素养是在管理过程中不断的在学习和实践中去感悟的。在中国工业经济发展30多年的今天;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就要求企业管理者必须具备哲学思维能力,于是便产生了管理哲学这一管理学科;这就要求每一个有志于从事企业经营管理的人首先要学习哲学,从哲学的角度提高和发展理论思维的能力,因为哲学讲的既是事物最根本、最普遍的规律,任何事物都逃不出它的范围。又是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同时要求我们还要学习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更加深刻地领会理论思维的能力

企业管理创新理论蕴含着深厚的哲学意蕴,一个企业管理者只有学习和掌握管理理论的观点、方法,才能形成和提高自身战略素质的思想基础,企业管理理论的创新思维必须建立科学的发展观,企业管理者要把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作为理论武装的重点,协同思想,推动实践,作为企业向新阶段发展的战略思想,企业管理的科学发展观中所说的“科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科学”,而是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在社会经济发展问题上的集中体现,因而其本身就是一个十分厚重的哲学命题。注重把科学发展观作为企业管理哲学命题来解读,从世界观、方法论的高度着眼,才能真正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不断增强企业管理者的战略素质。

 企业管理者要提高自身的战略思维能力,必须增强哲学素养,在学习、实践、创新、推进中加深感悟,不同的企业管理者会有不同的速度;如何用心在思索中去感悟,因为感悟是一种高超的思维品质,我们可以看到历史上许多杰出人物的身上都闪烁着这种思维品质的光芒与精神。因为他们是以丰厚的知识积淀为基础的,如果一个企业管理者具备了一定的知识积淀基础,其创新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天赋会在不同的企业发展层次上得到体现;所以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注重在管理过程中自觉的培养和锻炼,以提高自身的战略思维和管理能力。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07086.html

更多阅读

易效能 八大关注 涂料企业进行经销商管理的八大关注点

     涂料经销商是涂料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涂料企业与经销商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利益权衡之上的,因此,维护好企业与经销商之间的关系,对于实现双赢有着重要的意义。涂料经销商和生产厂家之间往往是双选的关系,都在找双方的利益相

中国企业本土化 量力而行的中国本土化企业战略

对于,中国的本土企业来说,什么样的企业营销战略是合适的?什么样的营销手段能低成本投入产生最大的品牌效益?什么样的品牌路线是最有生命力的?以上种种课题就像是企业的“潘多拉盒子”,解决好了,品牌强势崛起、鹤立鸡群;解决不好就会折戟沙

陈方:企业做好绩效管理的四种方法

 一个企业的整体营运绩效固然与这个企业的战略规划、目标设定密不可分。在企业方向正确的前提下,企业绩效的关键还是在于企业每个员工的工作绩效如何。因此,通过对企业员工工作绩效的考核评价,并对员工一定时期的工作绩效进行及时反

声明:《企业要具备战略思维 企业哲学化管理的战略思维》为网友很酷不闲聊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