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定效能标准。管理所有的活动首先需要有个检查衡量的效能标准,它是衡量实际管理工作效能大小的依据和准绳。效能标准通常来源于组织机构在其计划阶段所订目标,但不等于组织目标。在具体的业务活动中,笼统地将组织的计划目标作为标准是不行的,必须根据具体的作业特点设置标准。
二、寻找效能差距。分析当前的管理状况。分析当前的管理状况就是衡量效能。所谓衡量效能就是对组织的运行效能作定量或定性描
述,根据所描述的信息来评估实际工作的优劣。将管理的实际成效与既定目标要求相比较,以调整目标、消除偏差、解决问题。三、制定效能管理方案。一般而言,方案制定程序主要包括方案拟定、方案评价、方案选优、方案补救这四个相互区别又有机联系的四个步骤。
——方案拟定。在拟定方案的过程中,应集体讨论,认真地对于复杂的情况和不同的意见加以分析。备选方案的数量和质量对最后做出决策的影响极大。只有拟定了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备选方案后,才能找到最有效地达到既定的目标而又花费代价最小的方案,作为行动的方案。
——方案评价。方案评价也应当是这样,对所拟定的各个方案,都应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加以分析评价。定性分析主要是直接利用人们的知识、经验和能力,对方案做出直接的评价。定量分析主要是将各种方案转化为数学模型,并求得各模型的解,从而对备选方案做出评价。
——方案选优。方案选优就是从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中权衡利弊做出决断,劣中选好,好中选优。要进行选择,就要有选择的标准。一旦确定了评价方案优劣的标准(基本标准有两条:能保证决策目标的实现;在保证决策目标实现的前提下,付出的代价(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等)尽可能少),就可以对备用方案进行选择。
——方案补救。在方案选定之后,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要考虑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什么问题,这些问题一旦出现后会产生什么样的不良后果,并且准备相应的防范措施和应变措施,以便减少那些潜在问题出现的可能性和危害性,一旦它们出现时,能适时加以补救。
四、效能管理方案的执行。管理者选择方案,最终目的在于执行。决策方案是管理者的根本性工作,执行是经常性的工作。对于正确的,
要认真地去贯彻落实;对基本上不正确的,要迅速反馈,以便重新进行决策制定新的方案;对于基本正确的,要在执行中逐步修正,使之趋于完善。在执行活动中,管理者要特别防止搞偏离目标的热热闹闹的花架子,影响管理目标的最终实现,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围绕目标扎扎实实地开展各项工作。五、效能管理的监督反馈。在效能管理的流程中,监督和反馈是必不可少的。监督是根据计划目标和各种效能标准监察管理活动中的行为与结果是否偏离管理目标,并督导人们按标准办事的控制过程。
实行效能管理,决策者的主要职责就是要善于在反馈系统提供的信息和可供选择的方案中做出正确的决策,并根据方案实施的情况对原有决策做出及时正确的调整;不仅要进行决策,还要实行监督和反馈,没有有效的监督和反馈,就可能发生执行组织的涣散和执行过程的无序和紊乱。各执行者不仅要执行,还要进行监督和反馈,使整个组织结构呈动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