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对法律合宪性审查 民企的21条企业宪律



第一条    诚信理念:企业人不同于自然人,要建立科学的诚信观:要用科学的方法杜绝别人不诚信的机会,不能杜绝的坚决不合作。

第二条    角色理念:所谓职业精神就是忠实于资本,奉献于社会。在政府和资本面前始终扮演一个既聪明又能干,还听话的角色。我们的原则是,做事绝对不找借口,因为找借口既无聊又无趣。

第三条    现场理念:革命自己的行为,产生更多的有活力的空间,从环境到脑袋,从电脑到桌面均要做到6S,清清爽爽。整理(SEIRI):留下必要的,其它都清除掉。整顿(SEITON):有必要留下的,依照规定摆放整齐,并加以标识。清扫(SEISO):工作场所看得见看不见的地方全清扫干净。清洁(SEIKETSU):维持整理、清扫的成果,保持干净亮丽。素养(SHITSUKE):每个员工养成良好习惯,遵守规则,有美誉度、有荣辱观。安全(SAFETY):一切工作均以安全为前提。

第四条    人才理念: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大成在德,小成在智。很多事情是用时间来赢得空间的。一定要学会“用人之长,容人之短”,要象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样,去对待下属、对待客户,在不违背企业原则的前提下,多一点包容心,把企业做大。

第五条    长跑理念:人在出生的时候没什么大的区别,故去的时候也没本质上的差异。但是要让生命有更亮色彩和更具责任感,就要学会如何长跑,比别人多做一点、半点也行,付出和回报终究是成正比的,切勿自命不凡。什么是不简单?能够把简单的事干千百遍都做对,就是不简单;什么叫不容易?大家公认非常容易的事情认真的做好,就是不容易。

第六条    心态理念:空杯归零。水杯满了就再倒不进水,脑袋满了就停步不前,要想进步就要腾出空间,成功是失败之母,昨天的成功经验与辉煌可能是明天成功的阻碍。

第七条    超越理念:重复的问题是作风上的问题,是不求上进的表现。对待自己就要象铁公鸡,一毛不拔,对自己“客气就是纵容”,要PDCA(PLAN计划、DO实施、CHECK检查、ACTION总结)不断闭环,明确一个案例中最能产生效果、最有意思、最有刺激性的动作,并加以提炼巩固直到成为一种方法,如此累加、不断螺旋上升。

 

公司发展

第八条    核心资产:要的就是美誉度。美誉度不同于知名度,知名度用钱在短时间内即可买到,美誉度不同于信任度,信任度按规定的要求做了即可获得,美誉度必须不断超出买家期望值,为顾客狂、为买家狂,为整个价值供应链狂,为员工为自我狂,他们才会给予自己无任何企图的赞扬,有口皆碑,这就是美誉度,是无价之宝,是最可靠最可贵的资源。唯一的路就是建立基于现金通道和企业使命的科学的理性的狂热,在这个基本准则上的叫做“资产”,而偏离了这个基本准则,无论好坏都是泡沫。

第九条    运行模式:不是火车,是联合舰队。因为加挂的车厢越多,车头的负担越重;一支联合舰队,各个舰都有战斗力,整体大于各个部分相加之和。可以各自为战,但不能各自为政,万众归一,“一”就是企业愿景,企业愿景存在于上层建筑意识。

第十条    做事方法:干商业就要考虑:5W3H1S。5W(why目的、what标准、where地点、who责任人、when进度),3H(how方法、how much数量、how much cost成本),1S(safety安全)。

第十一条              产业意识:企业最大的幸福,就是选对产业,正确的产业边界永远是与时俱进的。民企要生存、要发展,必须要有产业意识,而不再是单纯地停留在搞经营、搞管理的层面了。要不断与新产业、好产业嫁接,建立新景象、新产业。传统产业做成新型产业,新型产业也要落地传统产业,求大但不片面求大,要高(立意)、精(主线)、尖(科技含量)、厚(购买力),唱主角,永远分最丰厚的蛋糕。要出乎传统之中,又在传统之外;出乎新型之外,又在新型之中,在未来的竞争中就能占有主动权、一直做黑马。

第十二条              企业文化:用70%胡萝卜和30%大棒槌营造卓越有效的机制环境。胡萝卜:企业团队维生素,有效的赏识和激励机制,使团队更多地活跃在达观和愉悦的工作环境中。大棒槌:企业团队清醒剂,诚心的提醒和淘汰机制,让团队成员不至于得意忘形。领导人之所以为领导人,首先在于其思想的领先;员工之所以为员工,首先还是在于思想需要引导。既要有心花怒放、也要有心惊肉痛来警醒。所以,要形成卓越的企业文化,首先团队成员必须符合“有一定阅历的、知道好歹、明确自己定位”三项特质,然后就可以以无形资产(管理)盘活有形资产(团队成员),在最短的时间里以最低的成本把规模做大,把品牌做强。团队组合的目的不是为了简单的量的增加,而是为了有质的发展,向新技术、新市场进军;不是为了形式上的大(休克鱼),而是为了联合起来的强(大鲨鱼)。过渡到成熟团队后,可以采用7(稳定)2(培养)1(淘汰)法则。

第十三条              时空战略:要把经营企业和经营产品严格分开。经营企业一定要超前20年甚至50年给企业定位,它才有一个很大的空间,有压力抬着企业往上升;而经营产品只需要用3个月(周期性视角)、1年(品牌性视角)顶多5年(利润性视角)去看,操作半径够就可以了。否则,要么市场的水烧不开,要么拉不动企业的转轨。从这个角度来看,国内包括世界范围内优秀的企业很多,但伟大的企业实在不多,因此思想上一定要前瞻(上升力),行动上必须保持领先半步,在第一梯队当中即可(止动力)。

第十四条              生存法则: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竞争首先来自于信息不对称,在这个背景下,要长期保持安全,就必须知大体、顾大局、明事理、识时务、晓好歹。要对人感恩、对事尽力、对物珍惜、对己克制。要知仁用仁(仁者无敌),要知勇能勇(勇者无惧)。

 法院对法律合宪性审查 民企的21条企业宪律

 

竞争战略

第十五条              标杆原则:先难后易,先卖信誉,后卖产品。首先要占领山头,建立标杆,把一个生意机会建得看得见摸得着更需经得起推敲,象宝藏一样通体发光,有号召力。建立美誉度,建立向往,再以高屋建瓴之势进入广阔的发展地带。

第十六条              盖帽原则:高半个头就赢得“盖帽”的资本。只要比竞争对手高一筹,半筹也行,强调MPB(Marketing Par Brand品牌营销)技术的创新和体系化、落地化,只要保持高于竞争对手的水平,就能掌握市场主动权。

第十七条              资本原则:真正赚钱要靠回头客,而不是第一批买家。第一批买家进来实际是不赚钱的,因为你首先投入很大(所以这个时候不用想赚钱)。回头客靠什么?产品、策划、队伍、资金一个也不能少,其中,资金是驱动的灵魂也是最后的归宿。竞争的过程说到底就是资金变大(或缩小)的过程。什么是最低的资金成本?最低就是能够变大,能够变大取决于四个可以:可以维持一支基本队伍的薪水、可以配齐基本的硬件设备维持运行、可以维持一个半货款周期的产品储备、可以启动一季产品的推广活动。然后就有了回头客,有了通畅的现金流。

第十八条              顺序原则:提高亩产和增加亩数都可以提升产量,一个人的能力再强强不过一百个人,同理要提高产量,亩数的作用明显的大于亩产,但是先亩数后亩产结果一定是烽火连三月,鬼哭狼嚎,焦土一片。亩产建立信心,亩数满足视觉。先亩产后亩数尽管半年一年的时间可能比较慢,但用三年的时间来看,两者的速度就可以趋于一致,而先亩产后亩数的后劲要强劲的多。先亩产但不要沉迷于过度精耕,必须、适度的市场集中战略和资金聚焦战略取得亩产效应后,迅速扩大覆盖率(提高亩数),促进盈利和增长效应。建立、扩展、控制的三步骤是不可逆转的,唯有如此,才可以赚钱、持久的赚钱、好好的赚钱。

第十九条              实战原则:核心竞争力来自于两条路线上不断的整合:一种是企业体制与市场机制的整合,一种是产品功能与用户需求的整合。无论怎么整合,都必须具备实际操作的可能性,并且值得那么去做。如果具备这两点,那么就去做,用实战来修正具体的营销策略、具体方法。

第二十条              体验原则:消费者其实并不清楚他们的全部需要,所以会有新产品和新市场的机会。同时,对于一个新市场或产品,其利益对消费者来说也是很难表达清楚的,因为他们过去没有这种经验。所以首先要研究消费者何以“欣然地买”,然后把这种“何以”转化为具体的促成“顺利地卖”的有体验感的销售媒介,比如:“沟通、视觉识别、产品呈现、品牌印象、环境空间、一切电子媒体、网站、人员”等等,要给买家建立难忘的体验,这种体验工作要做得要够感性、够锐利、够坚持。但体验不要做过度,只需让买家看到鱼在跳,付费之后才可以让买家把鱼钓上来。

第二十一条       全面原则:要着眼于增强企业的全面竞争力。当咖啡被当成货物贩卖时,一磅可以卖三百元,当咖啡被包装成商品后,一杯可以卖一、二十块钱,当其加入了服务,在咖啡店中出售,一杯最少要几十至百来块。货物贩卖方式(无论是通过DIY接受定单还是顺势借力大流通)是一种不错的方式,压力则来自于规模;商品销售适用于稀缺时代,进入过剩时代就不灵了;把商品当成服务,全面组合聚变,就有了突围的无限可能,进而构建自身独特的营销价值,实现企业经营的原始目的。11个P(产品、价格、分销、促销、政治力量、公共关系、市场研究、市场细分、目标优选、市场定位、人)是进行全面竞争的平台,无论怎么变,都变不出这个范畴,没有一个企业可以在11个要素上全面领先,但组合营销策略时应逐一检索,不应忽视其中任一要素对营销最终结果的影响力。

 

遵守以上21条企业宪律,将可大有可为。

违反以上21条企业宪律,必定满路荆棘。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07201.html

更多阅读

华为的启示 华为给民企的五点启示

华为经过26年的发展,已经成长为一家世界通讯行业排名第二的大公司。这么多年来,在通讯行业,人们对华为的快速壮大深感惊奇;在其他行业,人们对华为和任正非又充满了好奇。我们也经常听到,很多民企老板经常高喊要做“百年企业”,却在激烈的市

什么是企业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是民企的“成人礼”

    社会责任对现代企业的品牌建设和形象塑造的作用越来越大,成为提升企业整体形象的重要方式。国企也好,外企也好,还是民企也罢,均概莫能外,并且它们正越来越多地活跃在这个舞台。  数据体现责任  2011年11月8日出版的2011年

定心丸的意思 社会责任是民企的“定心丸”

健全企业制度,实行人本管理,不断完善自己。这是民企社会责任的希望所在。社会责任对现代企业的品牌建设和形象塑造的作用越来越大,成为提升企业整体形象的重要方式。国企也好,外企也好,还是民企也罢,均概莫能外,并且它们正越来越多地活跃

wow艰难的日子 民企的日子为什么越来越艰难?

从南到北的走了几大圈,我发现,不少民企的日子过的越来越艰难,尤其是制造业中的中小民营企业,温州、东莞的不少民企真是很难熬:缺钱、缺电、缺人、缺出口、缺人文环境。我们都知道,中国是制造业大国,很多人正在喊着要把“制造大国变成创造

声明:《法院对法律合宪性审查 民企的21条企业宪律》为网友瑞典小狐狸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