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天下大乱。不甘老于田间巷陌之才俊士人,舍苟全性命于乱世之无奈,怀闻达于诸侯之雄心,纷纷择良主而侍。此种情势之下,才华横溢,出类拔萃,自比管仲、乐毅的隆中才俊诸葛亮,不去投雄才大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不去奔承父兄之基业、虎距江东的孙权,而是选择了未有立锥之地、势单力薄的落荒者刘备。其中原由何在?流行的解释有二:一是刘备代表政治正统,而诸葛亮作为知识分子又有浓厚的正统意识;二是刘备礼贤下士、三顾茅庐,诸葛亮为之感动。有《出师表》为证。诸葛亮说:“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笔者看来,上述解释并未抓住根本。诸葛亮在对自己面临的约束条件精准把握的基础上,权衡成本—收益而作出的理性选择,才是真正的、深层次的原因。尽管这一看法会损害诸葛亮在人们心目中“高、大、全”的形象。笔者的粗略解读如下,错谬之处,请方家批评。
一、诸葛亮的目标函数:“治国平天下”
尽管诸葛亮自己说,他的人生目标很简单,即所谓的“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但这只是他的自谦之词。“治国平天下”才是其真正的目标函数。原因至少有三:一是在东汉末年,儒家思想是正统的意识形态,在儒家知识分子看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个人为之奋斗的最高目标,尤其是“治国、平天下”。当时一些士人之所以隐居山林,并不是不想“治国、平天下”,而是情势所迫,非不为也而不能也。作为正统知识分子,诸葛亮不可能不受这一意识形态的影响。其二,从诸葛亮自己言行看,他常抱膝山林,自比管仲、乐毅,将他们看作自己人生的楷模,而这两个人都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治国大师。他的很多朋友都觉得他胸怀大志,将来必能干一番大事业。比如他的朋友庞公德就将诸葛亮称作“卧龙”,意指其才能超群、志向非凡。其三,从诸葛亮的社交圈看,他所结交的朋友多不是地道的农夫,而是所谓的“名士”,如庞统、石广元、徐庶、崔州平等人。他与这些人在一起主要的活动不是游乐,而是切磋学问、纵论天下、品评时局。他这样做显然不主要是为了自娱自乐。刘备第三次到草庐拜访他时,他能很快谈出流传后世的〈隆中对〉,足以表明,其志在“治国平天下”而不是“耕锄”。
二、诸葛亮所拥有的核心资源:异质型人力资本
诸葛亮既然胸怀“治国、平天下”的大志,他所拥有的、能用来实现其志向的资源有那些呢?高卧隆中的诸葛亮所拥有的资源可以分为三类:一是经济资源。他所拥有的经济资源很少,不过薄地数亩、草庐几间,最多是个小地主。指望着这点经济资源,招兵买马是不可能的。二是政治资源。他的叔父诸葛玄曾在刘表手下做过小官僚,不过在诸葛亮17岁时,叔父因病逝去。诸葛亮不得已躬耕于隆中。此时的他是纯粹的一介布衣,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政治资源几乎为零。三是人脉资源。这是诸葛亮值得凭借的一大资源。在隆中他结交了许多名士如庞公德等人,同时他的岳父黄承彦也是隆中名士,这些人对诸葛亮的品德才学都十分敬重,他也获得了“卧龙”的美名,这是他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四是异质型人力资本。这是诸葛亮的核心资源。这一资本的形成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先天因素,他天资聪颖;其次是他与诸多名士的交往使其思想得以激荡,智力得以提升;其三是他自身的刻苦攻读。在隆中,他白天下田耕种,余暇则掩门读书。同时他还有拜师学艺的经历。据传他曾拜一位隐居于汝南灵山的隐士为师。为求真学,他诚心诚意地为隐士干了一年杂活,最后终于打动了这位高人,给了他三本有关用兵布针、治国安邦的书。诸葛亮对这些书仔细研读、细心揣摩。所有这些使诸葛亮积累起了丰富的异质型人力资本,具备了常人难以企及的智慧和谋略。这是他实现远大的志向的核心资源、凭借所在。在已有曹操、孙权、刘备等军事集团的情况下,诸葛亮单凭自身的力量显然是难以实现其宏大志向的。他的最佳途径只能是将其异质型人力资售于所谓的“明主”,在与“明主”的合作中实现其政治抱负。
三、诸葛亮合作对象的选择:与曹、孙、刘三方合作的收益—成本考量
诸葛亮在出山时已27岁。由于密切关注天下时势,对于各路豪杰各自的优劣态势洞若观火。为实现自己“治国平天下”的远大志向,作为理性的人,在选择合作对象的时候,自然少不了审慎的收益—成本考量,从中找出一条捷径来。诸葛亮面临的情形如下:
1、与曹操合作的收益—成本
曹操本人雄才大略,占据中国北方广大领土,兵源充足,物产丰富,且挟天子以令诸侯。与曹操合作,若他能在曹操集团中谋得一适当位置,他实现自己人生目标可以调动的资源,无论是经济资源,还是政治资源,无疑是巨大的。合作的可能收益也是巨大的。但与曹操合作,诸葛亮面临这样几个约束条件:其一,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从正统意识形态角度看,与之合作有助纣为虐的嫌疑,为此诸葛亮要付出高昂的意识形态成本。其二,诸葛亮对曹操如何评价自己的异质型人力资本把握不准。自己尽管在隆中拥有才名,但由于当时交通、信息不便,并没有全国性的声望。总得说还是一无名之辈。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诸葛亮的人力资本并没有经受实践检验,应该说是还处在潜在的状态。一旦曹操不重视他,不给与重任,他的人力资本便有急剧贬值的危险。其三,曹操手下,人才济济,谋略之士众多,如郭嘉、荀悠、程昱等,各个都有相当的异质型人力资本,通俗地讲都有“几把刷子”,并且他们都经过实战的检验。诸葛亮一无声名,二无实践经验,要在同他们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需要付出巨大的竞争成本。
2、与孙权合作的收益—成本
孙权虎踞江东,有天险可凭,物产丰饶,且经营多年。与孙权合作,在可能的收益方面,较之与曹操合作要小一些。就掌握的经济资源和政治资源看,孙权都不可能与曹操平起平座。在成本方面,他要付出的成本,可能丝毫不少。其一,孙权手下的谋臣大多为江东人士,很多都历经三代,地位稳固,孙权与他们都有较深厚的感情。其二,孙权手下的谋士从年龄上看,大多在中年以上,诸葛亮只是27岁的“毛头小伙”,与他们竞争他的优势并不明显,因为他们可能会阻挡施展才能的机会降临到他头上。其三,从正统意识形态角度看,与孙权合作有附庸割据之嫌疑。其四,诸葛亮对孙权如何评价自己的异质型人力资本也把握不准。史书上记载:赤壁大战前,刘备派诸葛亮去东吴说服孙权联合抗曹。当时东吴的大臣张昭想留下诸葛亮,被他婉言谢绝。后来有人问起其中的原因,诸葛亮说:“孙权当然是人中豪杰,但是我看以他的度量,他有可能会对我很好,但不会对我言听计从。所以我不能留下。”在这样的情势下,诸葛亮想当管仲、乐毅,获得施展才能的平台的成本是高昂的。
3、与刘备合作的收益—成本
诸葛亮出山时,与曹操、孙权相比,刘备的势力是最弱的。其时刘备依附刘表,地不过新野小县,兵不过千,将不过关、张、赵。但刘备也不是一无是处,他也有自己独特的资源:其一,刘备是汉室中山靖王之后,他打出的是“复兴汉室”的旗号,与人们的正统意识形态相吻合。这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可以起到凝聚人心、招徕人才的作用,所谓“名正言顺”。其二,刘备乃仁厚君子,当时就名播天下,具有良好的亲民形象。与刘备合作,短期的收益可能较小,但长期收益可能很大。从成本角度看,与刘备合作实现自己理想的现实成本较小:其一,刘备手下的谋士奇缺,有一个可用的徐庶还被曹操用诡计诳走,投刘备诸葛亮马上就可以有施展才能的平台。刘备处境艰难,正是能发挥诸葛亮能力的时候,正所谓“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从经济学角度看,对人力资本而言,关键是使用,只有在使用中才能不断增值。诸葛亮获得施展才能的平台的成本较小。其二,刘备对诸葛亮的异质型人力资本评价较高。三顾茅庐就是明证。当时刘备已年近半百,天下闻名,还有将军职衔。他能在繁忙的军务之中,带着自己两个兄弟,三次去拜访一个毛头小伙,足以说明他对诸葛亮人力资本的评价之高。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徐庶的推荐。在刘备看来,徐庶就是一个难得的人才,而徐庶又对诸葛亮的才能很是佩服。类似于文凭,徐庶的推崇实际上是诸葛亮发给刘备的才能信号,这无疑抬高了刘备对诸葛亮才能的评价。二是刘备所处的新野与诸葛亮所处的隆中同属荆州,地理距离上较短,而诸葛亮在这一地带又有“卧龙”美名,这也为诸葛亮向刘备发了一个才能信号。三是很多才俊之士已经被曹操、孙权等势力强大的集团搜罗地所剩无几了,此时的人才市场已经变成了不折不扣的卖方市场,刘备为求谋士急得是“夜不能寐、食不甘味”。其三,刘备打出的“复兴汉室”的旗号,与诸葛亮的对正统意识形态的认同相契合,与刘备合作,诸葛亮付出的意识形态成本为零。
从上面所述的情形,我们不难看出,诸葛亮为实现自己“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同刘备合作是一个最现实的、具有最大收益—成本比的方案。这才是诸葛亮投刘备的深层次原因。一个审时度势的诸葛亮才是真正值得我们学习的。
作者:王仕军,山东高密人,1973年1月生,男,法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新制度经济学
联系地址: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国防经济教研室
联系人:王仕军 邮政编码:210045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