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与退的人生处世智慧 第22节:第二章 摸透人生处世的学问(13)



系列专题:《中国式人情隐规则:生活中的关系学》

  在人际关系方面,使对方产生亲近感,也就是给予对方好印象的基本条件。而要满足这项条件,利用这种“分散效果”,可说是给对方强烈印象的最好方法了。

  一般而言,整夜在一起喝酒的朋友,和那些长时间交往的朋友相比,乍看之下好像前者的人际关系较稳固,但实际上,这种关系如不加以持续,那么两者之间的交情就会愈来愈淡,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譬如有人问你“你和某人的关系如何”?而你回答“我见过一次”和“偶尔会见面”,那么给人的印象就不同了,而和“常见”这个回答就更不同了。道理显而易见,见面的次数和俩人之间的亲近度是成正比的。

  ?交往不拒绝功利

  不管是感情还是功利,既然人际交往是互利的,是为了满足双方各自的需求,那么人际交往的延续就有一个必要的条件:交往双方的需求和需求的满足必须保持平衡。否则,人际交往就会中断。人际交往的发展要在双方需求平衡、利益均等的条件下才能进行。

  人际交往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互利。我们的社会提倡奉献和利他精神,但这是一种最高层次的人际交往境界,很难要求所有人都做到这一点。

  人与人之间需要交往,尽管每个人具体的交往动机各不相同,但最基本的动机就是为了从交往对象那里满足自己的某些需求。实际上,人际交往中的互惠互利也是合乎我们社会的道德规范的。

  李梅是大一的新生,刚刚踏入校门,对学校里的一切事情都是未知的。学校也是一个小小的社会,也存在着人与人之间的互利交往。李梅很想加入学生会,但是不知道自己从何入手。无意中得知学生会主席是自己的老乡,于是李梅就已老乡的名义与学生会主席结识,“十一”回家主动帮她买了回家的车票,她还把家里邮来的特产送给他。不久,他们就很快成为了朋友。在竞选学生会时,得到老乡的提示,做了充分的准备,李梅自然如愿以偿。

  互利互惠即互酬互助,指人们在交往中互相考虑对方的价值和利益,满足对方的心理需要,使彼此都能从交往中得到精神的满足和相互的帮助。人际交往中的互利,是互助而不是交易,是一种“只有助人,才有人助”的生活哲理,是“施恩不图报”与“好心得好报”的辩证统一。交往中,双方都应有所“施”,也就有所“受”。

  所谓互利原则,既包括物质方面的,也包括精神方面的。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过去人们交往中更愿意谈人情,而忌讳谈功利。事实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需求是多层次的,粗略地可以分为两个基本层次:一个层次是以情感定向的人际交往,比如亲情、友情、爱情;另一个层次是以功利定向的人际交往,也就是为实现某种功利目的而交往。现实中人们时常会自觉或是不自觉地将这两种情况交织在一起。有时候即使是功利目的的交往,也会使人彼此产生感情的沟通和反应;有时候虽然是情感领域的交往,也会带来彼此物质利益上的互相帮助和支持。还有,在人的各种交往中,有时是为了满足物质需求,有时则是为了满足精神的需求。换言之,人际交往的最基本动机就在于希望从交往对象那里得到自己需求的满足。这种满足,既有精神上的,也有物质上的。所以,按照人际交往的互利原则,人们实际上采取的策略是:既要感情,也要功利。

 进与退的人生处世智慧 第22节:第二章 摸透人生处世的学问(13)
  生活中常常见到有人抱怨人情淡漠,朋友缺乏友情,甚至不讲交情。其实说穿了,抱怨的一方往往是由于自己的某种需求没有获得满足,而这种需要往往也是非常功利的。所以,我们不必一味追求所谓的“没有任何功利色彩的友情”,也不必轻率地抱怨别人没有“友情”。我们只需要坦率地承认:互利,是人际交往的一个基本原则;既要感情又要功利,是人际交往的一个常规策略;需求平衡、利益均等,是人际交往的一个必要条件。

  当然,也有例外的例子,那就是圣人。问题就在于我们多是凡人。就是做圣人,也该是自己先做圣人,而不该指望别人先做圣人。所以,当朋友之间的交往出现障碍时,我们还是先看看在人际交往上哪里出现毛病才是。

  ?为人处世应当让三分

  古人云:“处事须留余地,责善切戒尽言。”人生一世,万不可使某一事物沿着某一固定的方向发展到极端,而应在发展过程中充分认识其各种可能性,以便有足够的条件和回旋余地采取机动的应付措施。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07498.html

更多阅读

肺腺癌手术后的生存期 第22节:第二章 悬崖边的生存术(1)

系列专题:《企鹅凶猛:马化腾的中国功夫》  第二章 悬崖边的生存术  许多软件技术人员往往对自己的智力非常自信,搞软件只是互相攀比的一种方式,而我则希望自己搞出来的东西被更多的人应用,也愿意扮演一个将技术推向市场的小角色。 

如今零成本挣钱热点 第22节:第二章 如今我成了自己(16)

系列专题:《人生迷途导航书:与自己的生命对话》  问题既是“在此”,也是“在彼”,这个想法一旦通了,要怎么解决也就明白了:我必须独立工作,待在体制以外,免得自己一激就怒,看什么都不顺眼。十年过去了,现在,那个毛病不再困扰我:不管碰到什么

如今赚钱零成本加盟 第19节:第二章 如今我成了自己(13)

系列专题:《人生迷途导航书:与自己的生命对话》  我到底“想不想”去攀朵山,待在攀朵山,留在攀朵山?我不能说我真的想,但是我可以肯定地说,来到攀朵山是我“不能不做”的事。  在志向的最根底并不是,“老天爷啊,我要去这个奇怪的地方吗?

性格修炼 第22节:第二章 销售冠军的性格修炼(2)

系列专题:《不懂心理学就成不了销售精英》  你必须使你的目标成为一种可衡量的、现实的、以结果为导向的描述内容,并将此确定在合理的时间框架中。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个人价值观对于成功来说极为重要。没有个人的价值观,你

声明:《进与退的人生处世智慧 第22节:第二章 摸透人生处世的学问(13)》为网友别闹我女神在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