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3年,土伦战役,拿破仑打响了投身法国大革命的第一炮;1804年,拿破仑为自己加冕,并绑架了全欧洲长达11年之久,直到遭遇滑铁卢。
拿破仑的加冕——反思360的发展策略
在离开3721一年多以后,周鸿祎推出360安全卫士,拉开了他“反流氓软件”的第一幕。2008年7月17日,360宣布对几亿用户终身免费杀毒,一夜之间,既让周鸿祎成为安全软件行业的“无冕之王”,也让他成为IT行业的“口水之王”。
对于一项投入风险资金5千万美元开发起来的软件项目,360一开始就免费,我也用过比较长的时间了,只是看不清楚它的盈利模式。7月17日360又宣称终身免费杀毒,我也觉得似乎应该支持,不过对其盈利模式的质疑就更深了:风投将如何获取回报呢?加之360免费杀毒宣言引发旷日持久的口水战,让我深感厌恶。现在竟然升级到法庭诉讼;联想起之前周鸿祎跟百度、CNNIC、中国雅虎的历次口水战,不难发现一个规律:有周鸿祎的地方就有口水战。
昨天看了《中国经营报》对周鸿祎的专访报道,我似乎一下子明白了360的发展策略:原来,我们扛起免费杀毒大旗的“英雄”奉行的是与拿破仑相同的绑架策略。只不过一个绑架的是欧洲的百姓,一个绑架的是上亿的互联网用户。
潘多拉之盒
在专访中,周鸿祎承认自己“打开了流氓软件的潘多拉之盒”。而在我看来,还不仅如此,他破坏了整个的互联网第三方软件产业。
浏览器是连接互联网与用户之间的必经道路,但是浏览器不可能强大和复杂到能做任何事情,于是微软提供了一个可扩展的空间:AciveX,为第三方软件开发商附加应用留出了通道,俗称“浏览器插件”。在周鸿祎之前,许许多多第三方软件开发商开发了各种精彩纷呈的应用插件,为上网用户提供了方便、效率和美好的体验。
周鸿祎说“我只不过是看到了趋势,去响应它”。那么我想问,流氓软件是趋势吗?为什么在周鸿祎之前,我们没有看到流氓软件的存在和泛滥呢?周鸿祎却利用ActiveX的善良去欺骗用户、绑架用户。3721揭开了流氓软件的序幕,创造了一个本不存在、也不应该存在的流氓软件的历史,并且为人类的词汇表增添了“流氓软件”一词。劣币驱逐良币,这是一个普遍真理。3721之后,效仿者众,大大小小的流氓软件争先恐后,导致的结果是微软不得不为ActiveX应用加上了重重枷锁,甚至有专门的第三方软件商开发出“一劳永逸屏蔽ActiveX”的工具。现在,要运行一个正常的ActiveX浏览器插件,必须要经过若干设置和验证、通过,对于全世界的互联网用户来说,造成的时间损失和心理负担无法估量,同时也给正常开发浏览器第三方插件的软件企业带来无法统计的经济损失。周鸿祎说“互联网颠覆了很多传统的商业模式和经济规律”,然而他颠覆的却是人类的技术道德和商业道德。技术历来就是双刃剑,“潘多拉之盒”一旦打开,就没有可能被关上的一天。
什么是基础服务
周鸿祎在博客上说:“网络安全正在成为面向互联网用户的基础服务,而所有互联网的基础服务都应该是免费的”。其实我们最常见的“互联网基础服务”首当其冲就是家里和办公室的ADSL宽带了,难道是免费的么?如果不是,那什么是“互联网的基础服务”呢?我想周鸿祎是在为360的“免费策略”找理论依据、创造“新思维”吧,并且想借此形成360是一个“互联网基础服务”的印象。360一旦被用户接受成为水电气一样的“基础”了,便又是周鸿祎一次对用户的成功绑架。
作为一个软件公司的技术总监,因为节约系统资源的长期习惯,我历来是不喜欢安装杀毒软件的,所以也曾被众多的流氓软件搞得焦头烂额,所以一时间也曾为360的免费和高效拍手叫好。但反思之后才醒悟,这其实只是久蜇之后看见的一缕月光,是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患者的感恩。
贝多芬的愤怒
在创业大赛上做评委的熊晓鸽是很多青年创业者的导师,IDG VC也是创业者们梦寐以求的合作伙伴。还好周鸿祎离开了IDG VC,否则以他的思路和风格,不知道又要培养出多少依靠绑架用户来进行发展的创业团队。
当贝多芬听到拿破仑为自己加冕的消息之后,愤然撕毁了第三交响曲的乐谱封面“献给拿破仑”,并将它改名为“英雄交响曲”。到目前为止,尚没有哪一国的政府针对绑架用户的行为立法。但在我看来,这应该定义为一种犯罪行为。至少,利用其它企业产品的设计缺陷进行绑架该产品用户的行为,既可以看作对用户正当选择权利的侵犯,也应该被视为对该企业知识产权的一种侵犯。从微软对番茄花园的控告我们也许可以得到启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应该延伸到这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