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网站都提及了“股神”巴菲特前不久说的的一句话:年轻人要远离信用卡,更是因为巴菲特说即使是他如果通过信用卡借入这么高利息的债务也会破产,为此有些人就提出:超前消费的概念,对于要追求“财富自由”或“财务独立”的年轻人,无异于吸毒!在很多发达国家和地区,每年因信用卡而跌入债务陷阱的人超过吸毒受害的人。所以,年轻人应该远离信用卡,远离毒品! 毒品不是一定非要吸食后才知道其危害,人们远离毒品是极其必要的,但是我们是否知道毒品在特定情况下,对人类还有帮助的。这里如果只是把信用卡和毒品如此简单地相提并论,就多少有些勉强了,或许这些人并没有从根本上了解和认识信用卡,只是盲目去应对“股神”的只言片语来理解信用卡,倒是大错特错了。我们生活中的很多物品都具有两面性,绝非仅以非此即彼来看待其作用。 从巴老“远离信用卡”的话中不难体会出,他提倡的是一种善于理财、适度消费的理念,这种理念无论对任何人都是必要的和善意的,对于当今的年轻人尤其重要。但是就仅仅把个人信贷消费的不良结果全部归咎于信用卡,也是有失于对信用卡的一种公平态度,实际上信用卡就是一种信贷消费工具,而现代社会生活离不开适度的信贷消费。试想一下,如果房地产业没有了信贷消费,那么房地产业谈何发展;如果日常生活中没有了信贷消费,那么如何在一定程度上拉动内需,刺激消费市场。信贷消费的关键,在于一个“度”字,把握好合理的信贷消费的“度”,对社会对经济对个人还是有益无害的。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物极必反,信贷消费如果超过了一个“度”,则将为个人带来沉重的积极负担,造成很多严重的社会及经济问题。笔者曾写过两篇文章《信用卡是“天使”?是“魔鬼”?》和《合理用卡,适度消费》,文章中对“卡奴”现象提出了批评,也对银行在“卡奴”现象中所反映出来的误导以及不负责任的态度进行了抨击。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信用卡作为一种支付工具,它的诞生还是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可以称之为“二十世纪伟大的发明之一”。

我不知道巴老是否真的说了那些话,或者表达了类似的意思,我更觉得这是某些对信用卡了解肤浅的人的一种误解,才提出来的“远离”的意思。信用卡是一种消费结算工具,也可以说使用信用卡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不要因为它的一点瑕疵来掩盖和否定它为我们带来的便捷、安全的支付手段。善用信用卡,它就会成为我们生活中的朋友和“天使”。 如果巴老的“午餐”不用费用,我也想在“节俭”的前提下,和他老人家共进,来表达我对信用卡的一种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