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招行发表声明称,将支付172亿元人民币现金收购香港永隆银行有限公司53.12%的股权。一时间引起众多的反响。招商银行自己对收购的认识与市场大相径庭,就在招商银行庆祝收购成功时,市场人士纷纷提出了相左的声音,一些人更多的关注的是收购的价格,华西都市报发表海明的文章,提出这个价格值吗?而同时,众多投行都给招商银行调低了投资评级,而且市场也以大幅下跌做了最好的诠释。那么,招商银行收购永隆银行到底为什么出现如此的反差呢?我认为是理性与理想的较量。
招商银行收购永隆银行应该说是招商银行重大的战略举措,此次交易符合招商银行的长期业务战略,能够帮助其扩大业务地域范围。招行已经在中国建立了强大的零售和中小企业银行业务,通过此次收购,招行可以借助永隆银行的网络吸引跨境零售和中小企业客户,从而在长期内改善业务状况。收购永隆可以使公司较快进入香港市场,参与发展和竞争,公司目前在香港只有一个网点,通过收购永隆可以直接拥有其在港35家分支机构及海外2家支行等,扩大分销渠道。同时招行和永隆在客户及产品等方面将实现交叉营销,协同效用将促使收益最大化。招行可以充分借助永隆强大的分销网络渠道、悠久声望和高端客户群,产品专长等为内地客户提供更好的海外服务,尤其是通过整合永隆的业务平台,会给公司的理财业务和私人银行服务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招行也将充分发挥在零售银行、网络银行和信用卡银行方面的强大优势,与永隆复合产品结构和专长结合,更好地为深港两地客户服务。同样,招商银行同样可以以永隆银行为境外业务平台,在风险管理、国际惯例适应、国际人才培养、产品研发及与国际市场对接等方面进行试验和尝试,从而提升招商银行的整体市场竞争能力。海外扩张是所有中资商业银行的梦想,四大商业银行、交通银行是如此,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也是如此,甚至部分城市银行也希望走出国门去海外办机构,以彰显实力和能力,而香港由于地域和文化的原因无疑是首选。从这一意义上讲,招商银行的收购行为一点也不意外。办成一个国际化的银行是招商银行的梦想,而收购永隆银行可以说是招商银行实现梦想的第一步。
但理想是一回事,现实又是另一回事。而市场投资者则相对理性和冷静。在招商银行宣布收购永隆银行的第二天,标准普尔评级服务公司宣布,将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BBB-”长期交易对手信用评级和“A-3”短期交易对手信用评级列入负面信用观察名单。标普认为,由于招行在香港市场的经营经验有限以及海外收购经验匮乏,因此对招行而言,管理并整合永隆银行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银河证券表示对并购战略给予一定肯定,但过高的收购价格将长期对公司业绩和股东回报形成摊薄,公司目前市场估值依然偏高。 收购成本回收压力较大;公司核心资本基本可满足收购需要,未来仍需股权融资;本次收购将摊薄现有的股东回报率。故此调低公司评级至“中性”。
同样,证券市场对招商银行的收购并没有表现出应有的热情,市场交易价格伴随着交易行为的进行持续走低,已经接受今年以来的股价最低点。说明市场对招商银行的收购行为与招商银行自身的认识和评价有相当的距离。市场更担心收购以后的效应结果究竟如何:
一是如此高的收购成本如何消化。市场普遍认为目前永隆银行股价处于历史最高点,收购永隆银行的价格已经高出内地的银行价格一倍,而且内地银行2007年业绩的增长都在50%左右,远远超过海外的银行。
二是市场后续融资增加稀释每股盈利。市场普遍认为招商银行收购以后将会进行股权融资,以总计港币193亿元收购香港永隆银行1.23亿股股份,占永隆银行总股本53.12%,并引发“全面要约收购”,预计全面收购预计公司将支付363亿港元。毕竟如此巨额的支持要靠补充资本来支撑。如果进行股权融资,但过高的收购价格和大额的资本支持将长期对公司业绩和股东回报形成摊薄,从而对目前公司偏高的市场估值形成持续的压力。而如果此次收购完全通过次级债进行融资支持,则招行调整后总权益对调整后总资产比率将由今年第一季度末的5.12%大幅下降至3.39%。招行有意通过发行次级债或可转换债券补充资本实力,但标准普尔在计算调整后总权益时不会将这两种债券列入权益项目,因为它们不具备充分的权益特征。
三是招商银行战略整合能力。由于招行在香港市场的经营经验有限以及海外收购经验匮乏,因此对招行而言,管理并整合永隆银行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而反观我国的金融购并案例,近两年中国金融机构在国外的所谓投资或并购,几乎没有成功的案例,从黑石的几乎腰斩的巨亏,到平安参股富通集团后的股价大跌,我们对国际金融市场、购并市场、运行规则的不熟悉是战略整合的最大障碍。招商银行的收购也不例外,收购永隆银行能否将其与招商银行的发展战略形成有机互动是个重大课题。
四是招商银行的经营管理能力。可以说,招商银行是我国较好的商业银行之一,但能否在经营管理战线拉长、国际国内两条战线同时作战时的经营管理能力还值得检验。业务战略、风险偏好和资本计划能否适应未来的发展值得关注。招商银行目前较高盈利能力的可持续性是个严重的挑战。如果招商银行仅仅依赖于内生资本恢复资本实力,并且盈利前景不容乐观或风险性资产继续快速增长导致资本实力恢复步伐较慢,则收购的后果将在未来拖累招商银行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