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已经拿出一个宏大的能源和环境规划,无论支持者还是批评者都提了一大堆建议。玛莉安8226;贝德在这里问读者:你对奥巴马有什么建言呢?
“今夜,我们举杯同庆;明天,我们就开始工作。”
1月20日,巴拉克·奥巴马在就职典礼几个小时之后的一个舞会上说了这句话。在当天的就职演说中,他说道:“放眼看去,处处都有工作等着我们”,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在奥巴马需要“果敢而迅速的行动”的任务列表里,能源和环境事务占了很多。
“我们将恢复尊重科学的传统……我们将利用太阳能、风力和地热为车辆和工厂提供能源。”奥巴马接着承诺。新政府提出了雄心勃勃的宏大政策架构,面对那些质疑的人,奥巴马说:“那些冷眼旁观的人没有认识到他们脚下的大地已经移动——那些长期以来空耗我们的精力的陈腐政治观点已经过时。”
确实,美国新政府在能源和气候上的政策称得上雷厉风行。它提出了一个全面的投资计划,开发替代能源和新能源,结束美国的“石油进口依赖症”,应对全球变暖并创造数百万新的“绿色”工作机会。
奥巴马在竞选胜利演说中曾经提到“一个充满危险的星球”,他表示要让美国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领袖,要建设一个覆盖全部经济的“限额与交易”机制,到205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减少80%。未来十年,奥巴马准备战略性投资1500亿美元,促进私营领域营造清洁能源未来,这将创造500万个新工作机会。实际上,奥巴马的许多理念在之前的漫长竞选过程中早就提出来了。2008年11月当选后不久,他在加州举行的气候会议上说:“我当选总统,对每一位愿意发展清洁能源的州长来说就多了一个伙伴;对每一家愿意投资清洁能源的企业来说就多了一个盟友;对每一个愿意加入抗击气候变化行动的国家来说就多了一个盟国。”
奥巴马说,他在10年内节约的石油数量将超过从中东和委内瑞拉的进口总和;2015年之前让100万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上路;确保2012年美国10%的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2025年达到25%。奥巴马还承诺,新政府将大力打击能源投机;提高燃料燃烧性标准;建立一个全国低碳燃料标准;促进负责任的石油和天然气生产;提高能效;发展清洁碳技术、铺设阿拉斯加天然气管线。为了实现其政策,奥巴马找来一大批德高望重的专家担任高级管理工作。其中包括: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朱棣文担任能源部长;前新泽西州环保局负责任人丽莎·约翰逊为环保署署长;前环保署署长卡罗尔·M.·布朗纳为总统能源与气候变化助手;环境政策专家约翰·霍尔德伦为科技顾问;海洋生物学家简·卢布琴科为美国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局长(NOAA)。
过去八年,布什政府的气候政策饱受批评(包括拒绝《京都议定书》和对证据确凿的气候变化科学提出质疑),因此人们对奥巴马寄予厚望。无论支持者还是批评者全都迫不及待地向新总统提出建议。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戈达德太空研究所(GISS)所长詹姆斯·汉森是世界最顶级的气候学家之一,他和妻子安妮卡最近给奥巴马总统及米歇尔夫人写了一封很长的“公开信”,署名是“关注将由子孙后代继承的地球的父母们”。信中提出三个建议:一,停止并分阶段撤除不具备二氧化碳捕获和存储技术的燃煤电厂;二,通过碳税收提高碳排放成本,税收百分之百用于公众;三,立刻通过国际合作进行第四代核电研发。
联合国基金会总裁蒂莫西·沃思期望奥巴马政府在12月的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上带头实行一场全球气候新政。他在接受《自然》杂志采访时说:“尽管欧盟的立场坚定,但世界其它国家都处于观望状态,等着美国从8年的休眠期里苏醒。美国新的接触政策必须从中国开始。这两个世界上最大的排放国都有能力也有必要采取行动,它们携手探索道路将达成更广泛全球协议。”
沃思说哥本哈根能达成协议,包括“发达国家减排目标承诺的基本要素,对幸免砍伐森林的补贴,对气候适应和技术开发的财政支持,以及新兴发展中国家的相应行动”。
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所所长杰弗里·萨克斯接受了《卫报》采访,记者问他想在在奥巴马的就职演说中加一段什么话时,他说:“我们这一代人唯一的挑战就是如何和平、可持续地在这个拥挤的星球上生存下去。我承诺美国将与全世界通力合作,在这一代消灭绝对贫困,转向可持续能源和生态系统利用,到2050年实现世界人口稳定,赶在人口和资源压垮地区和我们的合作能力之前实现这一切。战争将分散我们应对这些挑战的努力;共同繁荣则会让今天的敌人变成明天的伙伴。”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主席拉金德拉·帕乔里被世界观察研究所问及他对奥巴马的期望时说:“我想对他说,要拯救大部分人类和其它物种的生存,他是唯一的机会,因为只有美国带头,全世界才会进行充分的应对。如果美国不带头,气候变化显然将变得不可挽回。我们现在已经处在非常危险的阶段,气候变化的影响已经变得十分严重和恶劣。”
单单一个人能否挑起如此重大的担子呢?就像帕乔里说的:“他既然竞选美国总统,就注定要承担责任。”
如果有机会的话,你会对奥巴马说什么呢?他能带领美国和世界在气候和能源问题的可持续解决上达成共识吗?中美两国能否合作削减温室气体?请在论坛上分享你的观点。
玛莉安·贝德,“中外对话”副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