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代经济系统是由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两大经济形态共同组成的一个有机统一体,虚拟经济在整个经济系统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国内外现有的统计核算没有针对整个虚拟经济。在现有的统计核算方法制度之外,有必要针对虚拟经济的特点,研究虚拟经济统计核算方法,开展虚拟经济统计核算,为判断虚拟经济发展状况,认识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评价和防范金融风险服务。
关键词:统计;核算;虚拟经济
一、虚拟经济的涵义
虚拟经济是与实体经济相对应的概念。所谓“虚拟经济”,一般是指在债券、股票、金融衍生品等虚拟资本的交易活动基础上形成的相对脱离实体经济的一种经济活动。与之相对的是“实体经济”,一般是指物质资料生产、销售以及直接为此提供劳务所形成的经济活动,其主要构成部分包括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邮电业等产业部门。
20世纪80年代以来,虚拟经济得到迅猛发展,并由此推动了整个世界经济的增长和进步。当今世界财富体系结构的“倒金字塔”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经济“倒金字塔”是德国经济学家乔纳森·特南鲍姆(Jonathan Tenenbaum)最早提出的一个概念。特南鲍姆认为,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全部经济金融化的价值都可以构成倒置的金字塔结构,该结构分成四个层面。第一层面为金字塔底部,以实物形态存在的物质产品;第二层是商品和真实的服务贸易;第三层是股票、债券、商品期货等;第四层是完全虚拟的金融衍生品。特南鲍姆的倒金字塔结构,说明了在当今经济发展过程中,虚拟资产呈现出越来越丰富的趋势,由虚拟资产形成的虚拟经济在整个经济价值体系中占有越来越大的份额。传统形式的实体经济与在其基础上发展生成的虚拟经济,共同构成了现代经济的现实状态。
我国虚拟经济的快速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经过这短短的十几年的发展,我国已经逐渐形成了一个由货币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和期货市场等构成的,具有交易场所多层次、交易品种多样化和交易机制多元化等特征的金融市场体系。参与交易的产品主要包括票据、债券、股票、基金、外汇和黄金等,基本涵盖了现货、回购、远期与期货等重要交易机制。虚拟经济的发展提高了资金的利用效率,对社会经济发展、推动改革开放、扩大就业、增加税收和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为什么要研究虚拟经济
“虚拟经济”一词是由中国学者提出的。中国学者主要是根据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的“虚拟资本”衍生出虚拟经济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全球化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经济中出现了大量的虚拟资产,金融资产膨胀、房地产膨胀,它们的增长量数十倍于实际资产的增长量。人们持有的资产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货币已不仅仅是用来购买生活消费品,而是开始用一定比例在股票、债券、基金、房地产等项目上进行投资。相对于拥有自行车、手表、缝纫机等都是实物产品而言,人们购买证券、期权等金融产品具有资产形式却没有资本的内容。随着经济虚拟化的加剧,各类虚拟资产的价值运动形态越来越具有独立性,构成了与实体经济相对应的另一种经济形态。从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看,虚拟经济突出反映为货币资本不经过实体经济循环就可以取得盈利,简单地说,就是直接以钱生钱的活动(成思危,2003)。对于虚拟资产大量出现并独立运行这一现象,中国学者提出了“虚拟经济”的概念。国外学者则以“符号经济”(Symbol Economy)、“非真实经济”(Unreal Economy)等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来论证巨额虚拟资产的存在对整个经济系统的运行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国内主要从1998年开始研究虚拟经济,当时主要针对亚洲金融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又相继出现了巴西和墨西哥等多个国家的金融危机,这些以金融部门脆弱性和危机性为代表的经济波动,导致了实体经济的巨大损失,促使人们广泛而深入地研究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途径和反馈机制。2002年10月,中共16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正确处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此后,虚拟经济研究进一步引起了较广泛的关注。虚拟经济一度成为一个研究热点。在有关虚拟经济的研究中,有相当部分是从防范金融危机的角度来分析虚拟经济的发展对实体经济产生负面冲击,其目的是防止虚拟经济发展对经济产生的消极作用。
对于是否要研究虚拟经济,目前国内学者还存在不同的看法。有的学者认为,虚拟经济就是金融,因此没有在研究虚拟经济的必要。我们认为,虚拟经济与金融是有联系的,虚拟经济的主体是金融,但二者是不同的。虚拟经济活动中有一部分是金融活动,但金融活动并不完全是虚拟经济活动,有一部分是实体经济活动,例如许多企业的财务活动;而虚拟经济有一部分活动并不属于金融(成思危,2005)。因此,不能将虚拟经济与金融等同起来,把虚拟经济作为一种与实体经济相对应的经济活动方式来研究,有其独特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虚拟经济已经成为当代的一种经济现象、一种客观的状态和一种新的发展趋势。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金融、房地产等价值化财富积累越来越大,并大大超过以固定资产形式表现的实物财富的积累,虚拟资产的大量存在对经济运行产生巨大的影响。由于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与实际生产过程的分离,虚拟资本在全球范围内追逐货币利润,并导致虚拟资产超过实物资产,甚至出现金融危机的频繁爆发、财富结构发生变化等现象。所以,从理论上看,需要新的理论来解释当代经济的新现象。因此,研究虚拟经济,有助于关注经济增长的新因素,并正确处理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性。
此外,虚拟经济规模正在迅速发展壮大,我国的虚拟经济发展与国外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同时我国在如何驾驭虚拟经济,认识和处理虚拟经济的风险方面还缺乏经验。因此,研究虚拟经济是非常必要的。
三、对虚拟经济进行统计核算的意义
当代经济发展的趋势之一就是经济的虚拟化,虚拟经济越来越脱离实体经济而日益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活动领域,虚拟经济不再是实体经济的附属品,作为虚拟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一)对虚拟经济进行统计核算可以反映现代财富构成和经济地位
现代社会中虚拟资产已占财富总额的绝大部分。人们持有的财富形式越来越与物质财富相脱离,在发达国家家庭持有财富中,金融财富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在美国,2001~2006年间,住户和非营利组织的资产中,金融资产占61~65%,房地产占29~33%。随着经济发展,整个社会中虚拟资产的比重越来越大,虚拟资产的交易量也越来越大。在当代,一国所拥有的国际金融中心的数量及规模,一国金融从业人员的数量,一国金融机构在国际金融市场中业务所占份额,成为体现一国国际地位和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指标。可见,虚拟经济发展规模已经成为体现一国国际地位的重要指标。
(二)对虚拟经济进行统计核算可以提供宏观调控的依据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业、房地产业不断发展,各国的虚拟经济部分日趋加大,经济虚拟化进程加快,虚拟经济的健康发展对国家经济安全的稳定作用越来越大。实体经济的发展、经济机制运行效率的提高,均与虚拟经济的扩张发展密切相关,合理健康的虚拟经济发展会对实体经济产生有利的影响,起到“润滑剂”的作用,但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又会引致泡沫经济,损害实体经济的发展。如何防止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引致泡沫经济,已成为国际经济学界的热点。虚拟经济的稳定性日益成为经济稳定的核心,虚拟经济的稳定性和风险防范成为经济安全监控的首要对象。
货币政策失误与金融监管不利会导致虚拟经济的不稳定。在金融监管不利的情况下低利率和超量的货币供给以及人们的“从众预期”会使大量资金流入股票、房地产等容易产生泡沫经济的领域,导致投机活动猖獗,引发泡沫经济。当虚拟资产的持有者预期其所持有的虚拟资产将贬值时,他会将其持有的虚拟资产转换成实体财富的意愿。如果市场上足够多的持有者都有意愿将其持有的虚拟资产转换成实体财富,将会引起虚拟资产的大量抛售,从而引起金融指标的恶化,导致金融危机。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过度偏离是金融危机产生的必要条件,也可以说是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
大量国际游资的存在也是导致虚拟经济不稳定的重要因素。国际资本流动是虚拟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特征,它是指一国居民向另一国居民贷款或购买资产所有权的活动。一般来说,长期资本流动有助于缓解资金流入国建设资金的不足和保持外汇市场的稳定,而短期资本流动则主要以证券和票据等信用工具的形式进行转移,因此具有流动性强、投机性大的特点。大规模的国际资本流动脱离实体部门,涌入金融市场,不仅使实际生产性投资减少,虚拟资本扩张,金融资产价格暴涨,导致泡沫扩大,而且一旦投机资本获利后突然抽逃,必然造成股票、债券等价格的暴跌,资产缩水,甚至泡沫破裂。国际游资属于短期投机资本。从新兴工业化国家泡沫经济的形成及其破裂过程看,国际游资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由于新兴工业化国家经济增长较快,金融市场开放度较高,且在金融监管方面经验不足,给国际游资大肆投机牟利创造了机会。
因此,对经济运行进行监管,特别是对虚拟经济的发展状况进行跟踪观测,是宏观经济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对虚拟经济的观测研究不能是单纯的理论逻辑分析,应该是现实数量上的描述,因而需要从统计核算的角度开展对虚拟经济的研究。
(三)对虚拟经济进行统计核算可以宏观经济分析提供依据
通过对虚拟经济进行统计核算,可以衡量一个国家虚拟经济的规模、结构、变动以及与实体经济的比例等,从而为宏观经济分析与研究提供信息。具体来说,(1)反映虚拟资产的总量以及在各部门、各交易市场的分布情况;(2)反映虚拟资产交易总规模,及其各部门、各种交易工具的交易流量结构;(3)反映虚拟经济总体及各部门资产交易与实体经济交易的关系,包括规模与强度;(4)反映虚拟经济运行过程及其变动趋势;(5)为建立虚拟经济相关的数量分析模型以及确定相关参数提供基础。
四、虚拟经济统计核算的现状
目前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以及各国(包括中国、美国、加拿大和英国等)经济统计中也没有虚拟经济的统计内容、类别和项目。但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编制的《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MFS)、《政府财政统计手册》(GFS)和联合国等编制的《国民账户体系》(SNA),其中包含的金融资产、金融统计以及资金流量核算,属于与虚拟经济统计核算相关的方法。特别是《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目的是为货币与金融统计提供准则,为识别、划分和登录金融资产和负债的存量和流量提供一套工具,为建立评估金融部门稳定性的统计框架提供了基础。
20世纪90年代,一些区域性金融危机频繁爆发。由于没有及时掌握危机发生国的经济统计数据,对危机爆发前金融市场出现的危险征兆未能察觉,因此无法对危机发生国的经济现状进行准确的判断。频繁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为国际统计机构提出了新的课题——金融体系安全与稳定性的监测与预防。为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2001年颁发了一部专门的货币与金融统计的国际准则——《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这是关于货币与金融统计表述方式的国际准则,范围覆盖了广义金融的各个方面及相关经济活动,内容包括货币与金融统计的定义、分类、指标、方法和表式等。它为世界各国建立和健全金融统计体系、有效地组织金融计量与分析、加强金融管理和进行金融国际比较提供了一整套指导性国际标准。但是这套国际统计标准并不是针对虚拟经济而设计的,无法反映虚拟经济的状况以及对虚拟经济监测预警的需要。
在中国的统计实践中,中国人民银行开展的金融市场统计的内容包括同业拆借市场统计、票据市场统计、债券市场统计、股票市场统计、外汇市场统计和保险市场统计等内容。但是这种统计只是就各种金融工具进行的分散统计,没有关于整个虚拟经济的宏观整体统计与核算。
可见,在现有的统计核算方法制度之外,有必要针对虚拟经济的特点,进行虚拟经济统计核算方法研究,开展虚拟经济统计核算,以判断虚拟经济发展状况,认识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为评价和防范金融风险服务。
参考文献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M],2000
[2]联合国等.国民经济核算体系(199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5
[3]蒋萍,杨仲山.货币与金融统计学 [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
[4]成思危,刘骏民.开放的中国经济安全和世界经济稳定——第三届全国虚拟经济研讨会论文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5]成思危.虚拟经济论丛 [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3
[6]李晓西,杨琳.虚拟经济、泡沫经济与实体经济[J],财贸经济,2000(6)
[7]刘晓欣.虚拟经济与价值化积累——经济虚拟化的历史与逻辑[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8]高敏雪.国民经济核算仍然面临变革[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6(6)
[9]刘骏民.财富本质属性与虚拟经济[J],南开经济研究,2002(5)
[10]王千.中国虚拟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经济纵横,2006(1)
[11]王爱俭.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12]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13]Board of Governors of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2007),Flow of Funds Accounts of the United States, Flows and Outstandings, Second Quarter 2007, Washington DC 20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