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目前中国企业的学习现状,也基于对企业学习本质的认识,我们寻找了中国企业四个值得学习的老师,亦称之为企业经营管理的四大智慧源泉。 品中华古韵 认识到经营管理是一门哲学,对进一步审视企业经营管理具有全新的意义。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之间的差异,不仅取决于企业发展水平、管理者之间的差异,而且受制于民族、国家之间的宗教、文化差异。国民性深深地影响着企业管理:德国企业精于制造与德国国民的严谨性相关;日本企业善于精工与日本资源短缺及国民的敬业精神有关;美国企业能“执世界潮流之牛耳”与美国文化倡导科学、民主、自由及国民的创新精神有关。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和国民禀赋差异会导致企业经营管理的差异。 企业生存环境的民族性特点,决定了企业家应该且必须从民族传统中去挖掘经营管理的智慧。改造国民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企业的任务是巧借和利用国民特点为经营管理服务,而不是利用一种理念去塑造和改造国民性,否则必然付出高昂的代价。 辨西方智慧 西方经营管理智慧不能不学,它是智慧来源的另一个方面。西方智慧造就了另一种文明,一种比中国更先进、更发达的现代文明。不学习古代文化就没有自己的根,不学习西方智慧就不能真正进入现代化。 西方管理科学源于工业经济时代,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不断成熟。西方经营管理科学的成果,对于刚步入市场经济国度的企业,有非常宝贵的知识和经验可供学习借鉴。我们向西方学习,要学习西方经营管理的内在精神。西方经营管理的内在精神是什么呢?是其科学精神。即“探索、创新、怀疑、实证、理性、独立”精神相互促进,这些造就了西方近代的科学精神。 借他山之石 对当代中国企业的研究发现,很多企业勤于埋头做事,而忽略抬头看路。如何抬头看路呢?企业抬头看路,就是要看别人的经验,善于“取他山之石”。 如何借“他山之石”呢?我们发现至少有四个方面可供学习借鉴,即当代最成功的五种经营模式、标杆学习、当代中国最具活力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以及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的比较学习。 人类社会在工商业活动实践中,一些典型的成功经验,如流水线生产、精益生产、虚拟组织、直销、连锁特许经营等作为人类社会工商业文明逐渐被复制、普及并广为流传,工商业文明作为人类社会的共同财富,是我们可资借鉴的宝贵财富。 标杆就是企业前进中的参照物,企业没有标杆,就不容易知道自己绩效哪些地方有问题,那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做到什么程度。要通过寻找标杆,对比与标杆之间的差距,比较客观地定位自己的目标。通过标杆学习,直接借助别人成功经验,借鉴别人最佳实践,主动地寻找差距,使目标和实践更加具体。 悟自己的实践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高手指路,高手指路不如自己感悟。在实践中感悟经营管理之道是最高的学习境界,在实践中悟出的智慧是最高智慧。

经营管理是一项实践活动,实践是经营管理智慧的最根本来源。任何别人的智慧,只可以学习和借鉴,而不能盲目照抄照搬。因为别人的智慧是对特定范围内经验的总结、提炼、升华,不同的企业具体情况各不相同。对别人的智慧,企业在学习和借鉴过程中要进行创造性的应用,才能真正变成自己的智慧。经营管理理论知识源于实践,实践常常走在理论前面,实践包含理论所有元素。经营管理本身是实践性科学,因此实践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如何在实践中悟出智慧呢?不但要将理论转化为实践,而且要将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摒弃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在实践中学会思考,所谓“行须思,思见于行”,要做实践的有心人,掌握方法,学会观察,勤于观察,让观察与思考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