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和大众对于反垄断的误区之一,就是一谈到反垄断,就好像是针对微软、英特尔等极少数几个公司。好像反垄断法就是打击微软、英特尔的专利。这个误区明显把反垄断法狭隘化了。即使我是一直被人视为反微软的斗士,我也忍不住要说几句。言必微软是非常片面的。
的确,垄断者只是极少数企业的“荣誉”。而放眼全球IT,微软和英特尔是最大的两个垄断企业。枪打出头鸟,这是很自然的。但是,反垄断法的作用远远超越了这一两家公司。而是适用于很多细分领域,很多企业的一部大法。否则,反垄断法怎么能够称得上是“市场经济的宪法”这样高大的称号。
市场经济的核心当然是市场竞争,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活力源泉。而这里有一个悖论:市场经济是建立在自由、公平的竞争之上,而有时候竞争造成的集中又会让竞争失效,形成垄断,形成死结。尤其是滥用垄断,更多竞争环境造成极大伤害。所以,根本上来说,反垄断法是为了打开竞争造成的死结。或者说,它是清除竞争造成的一些“癌细胞”,使得市场这个肌体始终保持健康。
所以,一切利用市场主导能力妨碍竞争、谋取超额利润、窒息弱小创新、损害消费者的行为,都可能成为反垄断法制裁的目标。所以,在互联网实验室即将发布的《中国高科技领域垄断状况调查报告》(简称《垄断报告》)中,微软和英特尔是两个重要调查对象,但是我们的重点不是两个企业,而是放眼整个高科技产业的各大领域,各个细分市场。所以,我们的报告中还可以看到很多大家此前都没有意识到的垄断者:比如IBM在IT服务,尤其是金融等领域的绝对垄断地位;又比如国外互联网领域的Google,国内的腾讯、百度和支付宝;比如通信领域的高通,手机领域的Nokia;软件领域的Oracle、SAP、Adobe等。《垄断报告》对50家左右涉及垄断问题的中外高科技企业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当然,这项工作需要不断深入。
所以,反垄断法不需要言必微软。我们应该放开视野,让这部“市场经济的宪法”真正发挥巨大作用,帮助每一个领域的大小垄断者增强自律,规范各个领域的合理竞争,帮助激活我们中国的各大产业的竞争力,最终为了中国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