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平安保险公司的李总找我喝酒,话题自然从保险业务谈起,确实现在保险的业务不好做。不同于往前,随便小张小李,怀里夹着一个公文包,头发弄个“三七四六”的,绑上一条“红领巾”,大街小巷到处去“拉风”,只要还有人“活”着的地方,都有机会签合同。现在这种“打法”好象不怎么管用,经过总结分析,主要原因有三点:第一.“活”着的人还没死完,“死”掉的人来投胎不多;第二.“洋鬼子”也来凑热闹,分着吃这锅饭,竞争更加白炽化;第三.保险业的口碑形象不好,“谈险色变”的人太多。
面对这种情况,现在很多营业部的主任们,目前惯用的大都是人海战术。人拉人,男人拉女人,女人拉老人,老人拉老人,形式多样化,就不具体介绍;只要是健康的,没有拐手跌脚的都要,会点思维的就OK,拉进去再说,没有底薪制,行不行主要看对方造化。所以据不完的统计,中国的老百姓15人里面,基本都有一个或多或少接触过保险的,“敢死队”的保险分子也不在于少数,“狗仔队”的居多,不管行的或是不行的,大家都有一个梦想,一起来分吃保险这块蛋糕,分享其中的快乐,这叫团队精神。不过有一点要特别提到,保险的公司的服务精神确实值得国人好好学习。
但是,保险的业务是否真的像现在这样做下去,我想直接电话的推销,搞人海战术,批量COPY,很多时候会伤了我们国人们的心,顾客心灵大多的都很粹弱,经不起大家的折腾。道理很简单,谁也不想死,谁也不想出事故;可想而知,当一个顾客一天接到同样的电话有N个,心情肯定是很糟糕的。所以我觉得保险业,一样需要渠道创新。
渠道创新,应该讲究营销的策略性。平安保险现在收购深发展,走金融综合性业务的平台,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特别是最近推出的平安银行卡,全世界免费取款,而且卡里面送保险,这是个什么概念,只要平安网点分布足够多,四大国有银行我看都要下岗了,跪求“平安大哥”卡下留情。问题是光有这种增值服务内容还不行,还得有专门的渠道才行的通。
因此,在这个基础上,我建议李总找门店和各种商体进行联姻,搞批发运作模式,通过简单归纳,大体方案内容如下:
一.门店老板办卡、办险可以拿到提成,增加门店附加收入;
二.提供平安公司小礼品赠送客户,让门店老板有面子,进一步增加对方的客户源;
三.对于赠送礼物的客户,要登记客户档案,形成潜在客户目标客人群,到时可以有针对性的电话咨询。
四.对于会所中的一些高端客户,通过分类别、分区域的开办小型联谊会活动,突出“平安金融理财会”为主题,不以保险为目的。
五.广告一定吸引人,不要与人雷同,要体现个性化的服务。
六.营业部的保险员分2种工作性质,利益共享;一队做门店客户和跟踪服务,一队做终端客户服务,分区域管理。
如此,通过以上一系列的业务整合,渠道整合,保险员工作的分工合作,自然就生成了一条有效的业务生态链,保险业不再是个摆地摊,一个吐口水的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