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当今世界重要的贸易大国,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必然会对中国经济产生影响。表面上看,价格上涨后,中国进口大宗商品成本和出口大宗商品收入都会增加。这种朴素的看法并没有什么不对,但我们在实际工作上看问题却不能局限于此。假使仅仅某一种或者个别几种商品价格上涨,进口过程中遇上了涨价自然就会吃亏,出口过程中遇到了涨价自然也会占些便宜。可是,现在的情况却是涨价“扎堆”,不仅少数商品涨价,几乎所有大宗商品价格都在上涨,只不过程度上有所差异罢了。因此,在当今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扎堆”上涨的走势之下,看问题也就要复杂一些了。
应当看到,大宗商品价格普涨与在局部范围内涨价有一个最大的差别就是前者有可能影响到居民的购买力而后者却不能。也就是说,一旦所有的商品价格都涨了,作为价值尺度的货币含金量就会发生变化。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扎堆”式上涨最可能导致的结果就是:用更多贬了值的美元才能买到同样多涨了价的商品。事实上,进入21世纪以来,美元对其他西方主要货币已经大幅度贬值。例如,1欧元在2000年只能兑换0.83美元,而前几天1欧元已经能够兑换1.6美元。其实,即使剔除汇率变动因素,美元也在贬值,因为通货膨胀因素本身也导致欧元在对外升值过程中对内贬值,客观上造成了美元币值的贬上加贬。
既然作为商品“度量衡”的美元都贬了值,那么,对中国来说,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扎堆”上涨导致的进口“吃亏”与出口“占便宜”都只不过式名义上的。在看清了其中的美元贬值因素的作用之后,就有必要看一看实际进出口收益的损溢情况。为此,有必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比较一下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扎堆”上涨对中国所带来的正面影响多一些,还是负面影响多一些。由此,可作为对贸易政策加以校正的参考依据。
第一的方面是要从贸易条件变化上看问题,也就是要看一看进出口商品的比价波动情况是否对我有利。既然美元贬值,那么,进口大宗商品所支出的美元和出口大宗商品所获取的美元都一样贬值,并没有“此美元”贬值幅度不同于“彼美元”贬值幅度的情况出现。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的贸易条件变化趋势,也就是说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扎堆”上涨到底是不是有利于中国的股民福利提高。如果贸易条件提高,则说明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扎堆”上涨使中国在出口过程中“占大便宜”而在进口过程中“吃小亏”。反之,如果贸易条件降低,则说明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扎堆”上涨使中国在出口过程中“占小便宜”而在进口过程中“吃大亏”。显然,中国所要争取的是前一种情况。
第二个方面是要从货币含金量季度看商品价格的变化,也就是要比较一下大宗商品价格变动速率与美元币制的变动速率。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扎堆”上涨,有些涨得多,有些涨得少。不妨拿美元贬值的速度作为一把尺子,如果某种商品涨价幅度大于美元贬值幅度,对中国来说,则认为是有利于出口而不利于进口。反之,如果某种商品涨价幅度小于美元贬值幅度,对中国来说,则认为是不利于出口儿女有利于进口。显然,对于前一种情况,中国应当尽可能多出口而少进口,而在后一种情况下,中国应当尽可能少出口而多进口。
第三个方面是要从市场价格联动性角度看问题,也就是还要比较一下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幅度与国内同类商品价格上涨的幅度。在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扎堆”上涨的情况下,如果国际市场某种商品价格上涨幅度超过了国内市场同类商品涨价幅度,说明国内外市场的比较优势变化不利于进口而有利于出口。在这种情况下,理论上贸易政策应当倾向于少进多出。相反,如果国际市场某种商品价格上涨幅度滞后于国内市场同类商品涨价幅度,说明国内外市场的比较优势变化有利于进口而不利于出口。在这种情况下,理论上贸易政策应当倾向于多进少出。
对于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扎堆”上涨来说,从上述三个方面的确能否判断出中国在对外贸易过程中的利益得失,而据此来校正现行贸易政策也的确合理。当然,影响贸易政策的因素还有很多,如在抑制国内通货膨胀、对经济过热加以宏观调控、调整产业结构、平衡贸易收支等方面的考虑也都是校正贸易政策过程中不可回避要素,不能够仅仅从上述三个方面就判断出对外贸易政策应当向何方调整。即使仅就上述三个方面的考虑而言,也有一个政策取向上的相互照应问题,不能顾东不顾西。
现在,让我们将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普涨对中国经济所能够带来的影响再看得范围大一些,显然,除了进出口贸易,国际市场“扎堆”涨价客观上会对中国的经济结构带来新的冲击。客观上,无论中国经济的结构是否存在扭曲,这种结构之所以能够存在,本身就说明对某种经济增长方式存在着路径依赖。过去,中国经济是封闭的,国际市场价格涨跌与中国几乎没有说明关系,而现在中国已经完全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国际市场大宗商品“扎堆”涨价有可能改变国内有些行业的比较优势,至少是对现有格局的动摇。应当看到,有些行业虽然并不直接与国际市场发生接触,但其上游产业或者下游产业与国际市场关系紧密,这些行业有可能受到国际市场大宗商品“扎堆”涨价的影响更大,因为国际市场某些商品的涨价在中国进行行业传导会遇到许多不确定性因素。比如说,建筑行业承揽的项目大多数面向国内,用的钢材也基本上从国内购买,但国际市场铁矿石价格大幅度上涨肯定也会影响到国内钢材市场,而面对着国内钢材涨价,建筑企业难道都吃得消?从这个意义上讲,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普涨最终会影响到中国的相关产业发展,不同产业间的利益格局也会做出相应调整。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不仅要从进出口贸易环节做出相应的反应,而且更要从贸易背后的产业环节来积极需求应对之策,使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趋势相匹配。
对于在经济全球化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中国来说,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普涨所带来的影响并不能简单用“好”或者用“坏”来判断,而是挑战与机遇的并存、交织、互动乃至相互制约。就中国经济发展而言,如果一定要分出个青红皂白来,我看这些影响是一个动态过程,时而利好多一些,时而利空多一些。总之,国际市场大宗商品“扎堆”涨价对于正在崛起的中国来说是一出悲喜剧。既然是悲喜剧,我看还是要泰然处之。当然,应对国际市场大宗商品“扎堆”涨价的办法很多,毋需赘述。果真能够做到“不以物喜与不以己悲”,却也能够说得上是难能可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