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汇率的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汇市的“人气”状况 。然而,政治由经济决定,政治对汇率的发言权归根到底受制于一国的经济实力和资本控制力,心理预期虽然能在短期内引起汇率波动,但不能决定汇率的长期走势,随着经济条件的恶化,人们的信心指数会逐渐减弱直至消失。这一点可以从东南亚金融危机中得到证实。因此,基于经济基本面的物价、投资收益率、经济增长、科技实力才是决定汇率长期走势最基本的因素。
1 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思考 1.1 东南亚金融危机概述20世纪80年代,东南亚经济起飞,这些国家大都采取了出口加工为导向的贸易发展战略,经济一度飞速增长。期间,该地区丰厚的投资回报率吸引了国际资本的纷纷涌入,从而使经济增长带有很强的投资驱动性。然而,东南亚国家在加速发展时,忽视了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增长是以大量资金和资源投入拉动的,而不是靠技术创新推动的。因而在逐渐失去劳动力成本优势资源供给不足时,东南亚产业结构的脆弱性暴露无疑。以泰国为例,1992-1995年GDP增长率为8.1%,1997年为2%;出口增长率由1995年的22%猛跌到1996年的0.1%。经济的不景气造成了生产性资本对该市场的冷落,于是巨额贸易逆差出现。1996年经常项目逆差达160亿美元,占GDP的8%左右。(相当于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爆发时的水平)。
然而,房地产市场上却有大量的短期资本注入,直到金融危机爆发前。原因是,泰国从1992年开始开放金融项目,允许国内投资者海外融资。1997年,外债总额已达到700亿美元。大量资本流入引起了区内货币升值,使外债成本低于国内利率,加速了低成本的外资向投机性极强的房地产行业流入。货币资金的流动具有盲目性和集中性,不能引导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创造价值或财富。从而引起区内普遍通货膨胀与虚假泡沫。经济增长放缓,居民收入水平就会减少,消费需求也就减弱,房地产市场便会出现“相对过剩”。房地产收益率大大缩水,呆账、坏帐涌现。投资者的信心受到很大冲击。在国际游资的引导下,东南亚货币很快陷入贬值的泥潭 [17] 。
1.2 东南亚金融危机思考日本著名经济学家岗崎哲二指出“经济问题的本质,无论过去和现在都没有改变,克服危机的钥匙在于历史之中。” [5] 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启示有:
(1)实体经济的不稳定和缺乏竞争性是导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根源 [ 1 ] 。建立不稳定的实体经济基础上的汇率高估和所谓“信心”,可能会在短期内得到维持,但最终会因投资者的“无利可图”而陷入坍塌。实际收益率的缩水和物价水平的相对走高最终导致该地区商品需求和投资需求减弱,从而导致本区货币需求的下降,表现为货币贬值。
(2)长期来看,决定一国汇率水平的根本因素是该国的经济实力 [ 2 ] 。包括别国对其商品的需求强度、该国的科技水平、资本盈利能力等等。这些因素通过影响物价、利润率、利率、劳动生产率、边际进口倾向等经济变量而影响了贸易与资本流动,从而决定了国际收支的差额,进而决定了外汇供求的变化及汇率的变动。
(3)开放经济条件下,引进外资要适度,将着眼点放在经济实力的提升上,而不要使外资成为维持泡沫经济的工具;出口也要适度,避免利润驱动的短视行为。贸易顺差可能会持续一段较长的时间,期间汇率往往被高估。
(4)我国国际收支保持 “ 双顺差 ” 格局,反映了国内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一些不平衡问题正在加剧。我们要尽量避免步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后尘。为实现 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奠定经济基本面支持。使人民币汇率朝着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
2 双缺口模型与外资战略 2.1 双缺口模型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经济发展可以获得国内和国外两种资源。当国内资源瓶颈制约经济增长时,国外资源可以补充,基于这一理论基础,钱纳里和斯特劳斯提出了双缺口模型。从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恒等式出发有:总收入:Y=C+S+M;总支出:E=C+I+X ;经济均衡时S+M=I+X ,即S-I=X-M。其中S-I为储蓄缺口,X-M为外汇缺口。也就是说如果一国的储蓄不足以弥补民间投资和政府购买,就需要借助外部资源或资金,通过增加进口或引进外资来支持。在1994年以前,我国储蓄和外汇存在双缺口,当时国内资金供应和实物供应都紧张,引进外资无疑能缓解供需矛盾,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但近年来,虽然我国投资需求增长较快,但国民储蓄增长更快,导致储蓄与投资的剩余进一步扩大,据测算,我国投资率(国内资本形成 /GDP )从 2001 年的 38% 提高到 46% ,而同期国民储蓄率(国民总储蓄 /GDP )从 40% 上升到接近 50% 。 同时除 1993 年外,中国的进出口连年顺差,目前我国外汇储备已达8000多亿美元。 因而,双缺口模型实际上变成了双剩余模型。
2.2 树立正确的出口观和资金观出口、投资、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出口的过度增长必然损害国内资源利用效率,阻碍竞争力提升。投资增长虽快,但缺乏供需协调,造成利润驱动的短视效应,除造成相对过剩外,还有大量重复建设导致的绝对过剩。这其中不乏外资的推动,甚至炒作。
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不完善,而外国在长期的资本运做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外资企业还会带来管理、技术、制度等方面的先进经验,这是我国持续吸引外资的主要考虑因素。但是外资在本国高效率是否就意味着在中国也同样高效率?外资是否真会带来先进技术、设备?利润最大化是否就意味着资源-产出最大化?事实是,长期以来我国贸易品的大量出口并未带动非贸易部门的迅速发展及产业和产品结构的明显升级和优化。作为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生产商,跨国公司努力维持自己在某一生产领域的技术优势取得竞争优势,很难想象外来投资者以真正的致力于提高我国生产技术水平为目标。 出口 至上的发展战略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其他经济目标为代价的。比如内需增长、持久的产业竞争链、资源环境保护、自主创新能力等等。
2.3 调整经济发展战略我国应努力调整外贸战略,由关注贸易顺差走向关注贸易平衡,将多余的生产能力投放到国内市场上来并将扩大内需增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作为长期战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也表示:“经济增长方式应转为更多地着眼于国内经济效率的提高,从这点出发,中国高高举起内需的发展战略,发展中国的大市场、大消费,发展有核心技术的大企业。”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现有的产业结构进行重新调整,加快出口行业的结构升级,将剩余劳动力转移到潜力巨大的国内市场上来。
3 改善供需关系,积极扩大内需3.1 改善供需关系
当前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有效需求不足 [20] 。例如,现在有很多楼房别墅在空闲,而又有许多市民在持币待购经济适用住房;企业生产的大量产品、设备卖不出去,然而农民急需的机械、医疗和基础教育急需的设施却又得不到供给。这就是所谓的“相对过剩”。长期下去必然导致投资者找不到利润空间,消费者找不到产品市场。这样的资金必然是毫无价值的和低效率的。而汇率归根到底是一个货币价值问题,更确切的说是资金运行效率问题。东南亚在爆发金融危机之前也曾有很高的资金利润率,但那毕竟是短暂的,因为没有坚实的需求基础,也就是没有足够的购买力。
3.2 积极扩大内需扩大内需,不是指扩大需求,而是在现有的需求结构下,下大气力来搞好供给的改善,使供给适应需求,不是需求追赶供给 [3] 。
先要立足民生问题,诸如:医疗,住房、基础教育,拉近购买力与生产力的距离。其次要积极寻找新的消费热点,如饮食消费、保健消费、高等教育消费、旅游消费等。再次要改变人们不敢消费的观念,还要从解决人们的后顾之忧做起,也就是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使那些准备满足未来消费的储蓄尽快运行起来。这样才能既保证投资又保证消费,另外,投资也是内需的一部分,应积极拓展投资领域,鼓励民间投资。
有着巨大的消费需求没有释放。问题是农村储蓄率大大高于城镇,不仅消费不足,投资也不足。在我国目前情况下,有必要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农田水利设施、农村基础教育等领域的投资。同时支持农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尽快实现农业产业化。对农村的投资一方面扩大了消费需求,例如可以大大缓解机器设备销售难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引导投资方向,转移对房地产等行业的过度投资。另外,把农副产品或初级产品经过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后出口也是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应该为之努力的目标之一。据统计,我国作为农产品生产大国的出口仅占世界农产品贸易的3.3 % ,而美国则为11.3%。可见,扩大内需与投资、与出口都不矛盾,而是相互促进。
3.3 鼓励民间投资一般而言,投资可分为民间投资,政府投资、外商投资、海外投资。四个方面各取所长,应该均衡发展,不可偏废。相对于政府投资的垄断性、外商投资的短视性、海外投资的风险性,民间投资更具灵活性、长效性、安全性。
现阶段我国公民所拥有的私人财产已占整个社会财富的 57% ,这也为民间投资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对于高收入者来说,如何让他们把钱拿出来,用于投资项目中去。这里涉及的根本性问题就是就业问题。国债发行不能解决就业问题,也不足以刺激投资和消费,并且对其他投资有 “挤出”效应;国有企业正处于改革之中也是自身难保;民间投资却不同,高收入者有一定的投资的欲望,如果用适当的政策加以引导和扶植,就能增加就业,使低收入者具备一定购买力,中等收入者增强消费信心,从而又能使高收入者看到活跃的消费市场,而把剩余的钱用来投资,由此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即民间投资—产出增加—消费增加—民间投资增加—就业增加—消费增加,从而彻底改变内需不足状况,提高我国整体经济实力、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4 ] 。
随着“内需”这一拉动因素的壮大,我国面临的消费低迷、相对过剩、出口过度等现象会得到进一步改善,我国整体经济实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基于这一经济基本面,人民币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不会出现东南亚各国那样的贬值危机。人民币汇率将朝着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 1 ] 论东南亚货币危机及其对中国的启示.徐忆琳.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7(4):80-85.
[ 2 ] 赵秀臣.汇率的决定及相关的几个问题.国际贸易问题,1995(12):35-38.
[ 3 ] 孟祥莲 ,任会福. 试论有效需求不足与坚持扩大内需方针.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19(5):15-17.
[ 4 ] 胡岳岷.激活民间资本,促进经济发展.中央财经大学报,2004(5): 60-65.
[ 5 ] 张松峰.日本房地产泡沫的经济史鉴.宏观经济管理,2005(6): 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