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障目:IT产业的隐性垄断



  随着中国反垄断法即将在中国的实施,垄断问题再次引发了业内的关注。提起IT产业的垄断,相信很多人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微软、英特尔。理由似乎很简单,英特尔目前占据着X86处理器市场80%以上的市场份额,而微软则占据操作系统市场的90%左右的市场。由此笔者在想,为何这两家公司在垄断的问题上如此引人注目,并时常会认为他们垄断,说来道理很简单,就是他们的产品最直接贴近普通的消费者,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换句话说,他们在产品价格上的波动会直接影响我们这些普通消费者的利益,加上英特尔和微软都是世界级的IT公司,也有树大招风的因素。但笔者通过对于IT行业的了解发现,在IT产业中,有一些公司的技术、产品、某些业务规模和市场影响力并不亚于微软和英特尔公司,在垄断的问题上并不引人注目,甚至让人们很少想到他们会垄断。为何呢?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Google。众所周知,Google目前占据着搜索引擎及搜索广告市场的大部。尤其是近期与雅虎在搜索广告方面的协议。根据协议,雅虎将在主站及美国和加拿大合作网站的搜索结果中投放Google的广告,雅虎有权决定Google广告的投放位置和方式。为此业内担心这一协议将有可能使Google进一步扩大在搜索广告市场上的优势。甚至有报道称,美国司法部已对Google和雅虎之间的广告交易展开反垄断调查。尽管如此,作为普通的消费者对于Google垄断的嫌疑远远没有像对于微软和英特尔那样敏感。笔者认为这正是Google商业模式聪明和巧妙的一面。众所周知,Google目前的主要收入和利润来源仍旧是搜索广告。当然这些花钱投放广告的是企业用户,对于广大的消费者,Google的搜索引擎是免费的。正是这种面向多数消费者的免费,使得Google在多数人心目中的形象远远高于唯利是图的微软和英特尔,因为微软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无论是面向企业还是个人用户都是要收Copy费用的,而英特尔的处理器就在我们每个人的PC中,而且其评估效果(价格、性能)是非常直观的。反观Google,其搜索广告的效果究竟如何?即企业在Google投钱做了广告,从中得到的收益到底有多大?这种效果恐怕很难有系统给与比较准确的评估,到是多数Google的广告用户只是因为Google搜索引擎的流量,利用概率的方法来衡量自己投放广告的效果。此外,Google每推出一项服务的时候总是打着免费的旗号,也给普通的用户造成Google乐善好施的企业形象。但这背后隐藏的隐性垄断(对于企业用户)使得Google获取了大量的收入和利润,而与雅虎的合作,如果进一步提升其搜作引擎市场份额的话,Google便可以随意上调广告费用,并有可能使得在搜索引擎的使用让普通的用户最终也没有第二种选择。Google的这种在前端(大众面前的搜索引擎)的免费掩盖了其后端(面向企业用户的搜索广告)收费造成的搜索广告市场的隐性垄断逃避了多数人的垄断指责,并很不容易引起反垄断监管部门的注意,但如果任其发展,其实也是一种变相地阻碍公平竞争和产业的发展。

 除了Google外,IBM在大型机市场也占有绝对的优势,但似乎从来也不像英特尔和微软那样引来如此多的垄断嫌疑。为何?因为首先是大型机市场离普通的消费者很远,自然少了很多的关注。但事实是,全世界超过80%的公司和政府的数据都存储于这些大型机上。在中国的金融行业IBM的大型机也占据着绝对优势的地位。虽然近些年,大型机本身的销量在下降(这也间接掩盖了IBM在大型机市场的优势地位),但对于IBM,大型主机带动相关的软硬件、服务业务,仍为其贡献了25%的收入,大型主机带来的间接利润为IBM公司带来大约50%的运营利润。机器的价格不断下滑,大型主机的使用却在增长,利润也在增加。从上述可以看出,IBM的大型机其实已经处在了一个隐性垄断的状态,更令业内担心的是,大型机上的运行的主要软件和服务都只能是IBM提供,这无疑绑定了用户,让用户非万不得已不可能放弃IBM的大型机,从而给IBM在大型机、相关软件和服务的定价以极大的自主权,那IBM大型机带给IBM的可观收入也就不足为奇了。此外,和Google一样,IBM在主机的操作系统上除了自家的系统,也开始采用开源的方式,IBM的这个做法很聪明,这在表面上做了掩盖的同时,还间接打击了微软的操作系统(即间接提醒人们微软的操作系统是收费的)。即便如此,IBM近日并购软件厂商PSI还是引起了IT界很多反托拉斯组织方面的关注。对此,计算机和通信工业委员会(CCIA)称,这笔收购会让IBM在大型机市场吞并它最主要的竞争对手,这是一次不良的收购,它会让市场失去生机,并且会毁掉整个市场。IBM的这次收购很有可能已经触动底线,会受到美国以及欧盟反托拉斯组织的强制审查,但是贸易组织督促两个地区的负责组织详细查看该交易潜在的、对大型机市场的影响。由此看来,IBM大型机存在着隐性垄断是毫无疑问的。

 一叶障目:IT产业的隐性垄断
  最后笔者要提及的是在手机芯片市场占有90%份额的ARM公司。由于普通的用户并不关心手机的芯片采用的是哪家的,他们只在乎手机的品牌、外观和功能,这个和在PC市场的情况有所不同。在PC市场,人们在采购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要购买的PC采用的是哪家的芯片。此外,ARM独特的IP授权模式也让其始终躲在幕后,在获得收入和利润的同时免去了人们对于它是否垄断的关注,同时又控制着众多手机生产厂商的议价权。这种隐性的垄断其实之前就产生过威力,还记得当年英特尔也曾进军手机芯片市场,最后却无功而返吗?因为当时英特尔采用的也是ARM的IP授权,自然命运掌握在了ARM的手里。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IT产业中,有些公司或因为商业模式的独特,或因为市场策略上的聪明,加上他们的收入和利润来源对普通的多数消费者来讲并不直接(或者说是很隐蔽),从而少有人们对于其是否存在市场垄断嫌疑提出质疑和指责,但如果这种一叶障目式的隐性的垄断不引起相关部门注意并任其发展的话,最终也会阻碍市场的公平竞争和产业的健康发展,受到损害的也会是用户(企业用户)。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08719.html

更多阅读

第三只眼软件多少钱 第三只眼看旅游业的“隐性垄断”

  6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以下简称“反垄断法”)草案正式由国务院提请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历经20多年的波折和反复,《反垄断法》的出台终于盼到了曙光。但在旅游行业,《反垄断法》的阳光是否也能透射到那些不正当的竞争或

江南春:无聊产业的新商机

 当大家把“无聊”的眼球兑换成现金的时候,就成了一个产业,叫“无聊产业”。   新兴的SNS(社交网络)和植入式广告,其实都是“无聊产业”的一部分。   文/江南春   很多人说分众是传媒业、服务业等,我并不认同。在我的脑海里面,没

《27%的获利奇迹:绿色产业的致富真相》第三章

系列专题:《27%的获利奇迹:绿色产业的致富真相》第3章从二氧化碳到无碳2003年,我们在伦敦德里市的酸奶工厂的房顶安装了新罕布什尔州最大的太阳能电池阵,我们很清楚此举的象征意义要大于实际用处。怀疑论者对此嗤之以鼻。投入了成千上

《27%的获利奇迹:绿色产业的致富真相》第二章

系列专题:《27%的获利奇迹:绿色产业的致富真相》第2章绿 色 使 命到1982年,我在新炼金术机构的生活紧张得喘不过气来,每年都要筹集75万美元,这个数目在罗纳德·里根执政之后几乎是天方夜谭。不仅是因为里根的追随者立即砍掉联邦政府对环

《27%的获利奇迹:绿色产业的致富真相》第一章

系列专题:《27%的获利奇迹:绿色产业的致富真相》第1章大自然受益 25年来,我一直忙着将绿色环保的创意转变为绿色的钞票,如果你觉着这种说法有些牵强附会,那么我要告诉你,大自然与商业是天生的伙伴,而且可能是资本主义有史以来最深厚的伙伴

声明:《一叶障目:IT产业的隐性垄断》为网友爺丶独手毁天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