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寻找成为富人的理由:穷人到底缺什么》
卡纳利从在自家的杂货店对面开第一家比萨饼店起,19年以后,他的比萨饼店遍布美国,共计达到3100家,总值3亿多美元。
![第44节:有胆有识去冒险(11)](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0011254890202.jpeg)
卡纳利说:“我每到一个城市开一家新店,十分之九是失败的,但最后都成功了。原因是我在失败以后,从来就没有退缩的念头,而是积极思考失败的原因,努力想出新的办法。因为你根本不能确定你什么时候才能成功,所以你必须先学会失败。” 创造财富理应如此。要想获得成功,必须首先学会失败。只要我们持续不断地去敲门,成功之门最后总是会被打开的。 成败转化定律 生活经验教育我们:只要我们持续地用力敲门,它最后总会开的。 英国作家萧伯纳曾经说过这样充满哲理的话:“多走一步,就可以缩短一步接近成功的距离。胜利就在前方,你的任务就是坚持,就是再多走一步!” 对于富人来说,成功只是在多次失败后和对失败进行反省后才能取得。事实上,成功只代表你的工作的1%,而99%意味着失败。有1%的希望,就应该坚持! 如何将失败转化为成功呢?读完下面的故事,你也许会找到答案。 在新墨西哥州的高原地区,有一位种植苹果的果农。这年夏天,一场冰雹把已长得七八成熟的苹果打得遍体鳞伤、坑坑洼洼,令丰收在望的果农大惊失色,心痛不已。他不甘心就这样失去一年的收成,冥思苦想着怎么才能把这些伤痕累累的苹果名正言顺地推销出去。 大约又过了一个月的时间,虽然这些苹果的“伤口”渐渐愈合,却变得面目全非,一个个像雕琢过的“工艺品”。果农随手摘下一个一尝,意外地发现这些被冰雹打击过的苹果反而变得清脆异常、酸甜可口。他的心情一下子变得豁然开朗,胸有成竹。 苹果有了新的说法和卖法,他在发给每一个客户的订单上写道:“今年的苹果终于有了高原地区的特有标志——冰雹打击过的明显痕迹。这些苹果不光从外表上而且从口味上更加体现了高原苹果的独特风味,实属难得的佳品。数量有限,欲购从速……” 人们纷纷前来欣赏和品尝这种具有“高原特征”的苹果,苹果很快销售一空。 苹果被冰雹打得遍体鳞伤,坑坑洼洼,这对果农而言,无疑是一场意外的灾难。然而,精明的他却独具慧眼,在苹果的“伤痕”上大做文章,宣扬自己的苹果是地道正宗的“高原苹果”,实现了由劣势向优势的转化,使自己的“高原苹果”成为畅销品。 这一故事告诉我们,难与易、劣势与优势、失败与成功等矛盾着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能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但这种转化是现实的、有条件的,而不是虚幻的、任意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胜不骄,败不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善于将劣势转化为优势,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 一只盛水的瓦盆,一不小心被摔在地上,摔出了一条长长的裂缝。如果你用它来养花,那花长得一定特别艳丽。这是为什么呢?瓦罐有了裂缝,如果花盆里的雨水一旦多了,水就会顺着裂缝自动地渗透出来,使花盆不至于积水,花也就有了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花长得姣美也就不稀奇了。 一次失误、一次失足就好比不小心摔破了罐子,你可千万别“破罐子破摔”,只要用心珍惜,扬长避短,“破罐子”照样可以盛开美丽的花。 成败转化的关键是你的能力,林肯曾经说过,“我年纪愈大,愈能深切体会到世界上只有一种财富,一种可信赖的东西,那就是你自己的能力。” 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离成功常常只是一步之遥。只是,在离成功这一步之遥处败下的人最多。所谓成功就是失败后的坚持。人的体力与心力成正比,当你决心很大抱负很高的时候,好像永远不觉得累。坚持下去不要气馁,成功就要来临。用失败可以很好地解释幸运:命运让我跌倒100次,我却在101次中站起来。 许多富人起初并不比穷人幸运多少,关键是他们的眼光比我们远大,他们深信眼前的不利是暂时的,所以他们耐住了性子,不急不躁、不卑不亢,不断调整前行的方向,锲而不舍终于跃身财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