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学做一个生活的智者:愚者与智者的48个差距》
最有趣的是,最后他在一家餐厅找到一份刷盘子的工作,干了四个小时后,老板把他叫来,跟他结账。老板对他说:“可怜的老头,你刷盘子太慢了,你被解雇了。” “可怜的老头”重新回到哈佛,回到自己熟悉的工作环境后,却觉着以往再熟悉不过的东西都变得新鲜有趣起来,工作成为一种全新的享受。这三个月的经历,像一个淘气的孩子搞了一次恶作剧一样,新鲜而有趣。更重要的是,回到一种原始状态以后,就如同儿童眼中的世界,一切都那么有趣,也不自觉地清理了原来心中积攒多年的“垃圾”。他通过这种定期给自己的心理清污的方式,更好地享受到了工作和生活的乐趣。他的做法可谓别具一格。 生活赋予人们的内容是平等的、成功、快乐、健康,每个人都具有拥有它们的条件,但是智者在成功的同时,能自己减轻压力,在轻松自在中享受到快乐、健康,心灵像自由自在的小鸟,任意飞翔;而愚者在成功的背后,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他们像飞转的车轮,无法停止转动,像陀螺,承受着压力的鞭打,使原本应该美好的生活,变得枯燥、压抑、紧张毫无乐趣,失去了生活的意义。 46.智者驾驭金钱,愚者被金钱束缚 在古代,士大夫们耻于谈钱,“君子固穷”成了许多知识分子信奉的准则。而今,那个时代已成明日黄花,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汹涌而来,大家几乎一切都在向钱看,每日忙忙碌碌,四处奔波,都是为了挣钱,人们为金钱而狂热,为金钱而兴奋难眠,为金钱而泪流满面。这是一种疯狂得近乎歇斯底里的时代病。金钱似乎已经成了评价一个人的价值的唯一尺度。 对于金钱,智者保持着冷静的头脑,他们知道,金钱既可以把人们带进天堂,也能把人们推进地狱,它既能救人,也能害人,只有合理地利用它,驾驭它,做金钱的主人,才能使它发挥出对人的重要意义;而愚者却在金钱面前迷失了自我,他们只看到金钱能给自己带来豪宅、名车、美女和俗人眼中透出的羡慕,因此便不顾一切,甚至不择手段地掘取金钱,不知不觉地做了金钱的奴隶,被金钱所束缚,直到弄得自己身败名裂,走进地狱。 慈禧一生为了权和钱处心积虑,没想到死后,却遭到了金钱的残酷报复。
![第79节:享受生活,享受快乐(3)](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0012051309614.jpeg)
慈禧太后生前享尽了荣华富贵,平日用餐有100多种菜肴,权力、金钱、情欲,她都不缺,但她满足了吗?幸福吗?她生前受到比常人更多的煎熬,死后更没有得到安眠。 民国时期,军阀孙殿英炸开她的陵墓东陵,盗走了陪葬珠宝等物品。东陵被盗后,地宫内到处是残棺烂木碎衣破衫,珍宝被洗劫而空,慈禧的尸首被扔在地宫的西北角,伏在破棺盖上,脸朝下,双手反扭,搭在肩上,长发披散开了,遍体霉变生了白毛,因含了夜明珠,被盗宝的人硬挖狠扯,口角已被撕烂,简直惨不忍睹。慈禧口中含的这颗硕大的夜明珠,分开是两块,合拢是一个圆球;分开的时候透明无光,合拢时则透出一道碧绿的寒光,夜里在百步之内可以照见头发。 这位生前统治了中国半个世纪之久,只要跺一跺脚,大地就要抖三抖的女独裁者,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死后会被践踏到如此地步。不过这场劫难完全是慈禧自己穷奢极欲引起的。根据她的贴身太监李莲英后来的记录,慈禧尸首入棺之前,棺底、棺头、棺尾以及慈禧身上佩戴的珍宝不计其数,仅用于填补尸身与棺材之间的空隙而倒入的珍珠就足足有4升,红、蓝宝石2000多块。据盗墓贼孙殿英说,棺盖一打开,满棺珍珠宝贝大放异彩,夺去了手电筒的亮光。 金钱,必须为我所用,而千万不可做了它的奴隶。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首先必须摆正人与金钱之间的主仆关系。钱是人挣的,人是钱的主人。无钱时,不为金钱所动,靠自己双手去创造财富;有钱时,不为金钱所累,用之为自己、为社会和他人造福。否则,因无钱而杀人越货,因有钱而荒淫无度,或者有了一百万,还想一千万,有了一千万,还在苦恼如何上亿的时候,人就是钱的奴隶了,同时,钱也不是钱了,而成了束缚,成了紧箍咒。